校外民族器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

2021-06-02 15:26谢娟卢红常尚斌孙乐多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1年2期
关键词:民族器乐校外教育民族精神

谢娟 卢红 常尚斌 孙乐多

摘  要:民族器乐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美育和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然而,目前校外民乐教育中普遍缺乏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民乐的文化浸润价值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本文结合教学经验,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融合两个维度,较为系统地梳理了民族器乐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以便将儿童的民乐学习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和艺术等内容联结起来。在具体实施上,教师应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探索情境体验、关联想象、对比分析与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家长的参与性,通过文化浸润更大程度地发挥民族器乐的德育价值。

关键词:民族器乐;校外教育;传统文化;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502(2021)02-0030-06

作者简介:谢娟,中国儿童中心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儿童校外教育;卢红,中国儿童中心教师,中学(校外教育)高级教师,从事儿童柳琴、中阮教学;常尚斌,中国儿童中心教师,从事儿童竹笛教学;孙乐多,中国儿童中心教师,从事儿童古筝教学。

民族器乐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德育价值,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美育和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17年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教育各领域。教育部在2017年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指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民族器乐文化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丰沃的土壤之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透视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在儿童民族器乐教学中,应发挥音乐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扩展儿童的文化视野,使其从音乐审美中获得美的享受与教育,促进其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与传承,[1]从而发挥民乐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

当前,以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为代表的校外教育机构是儿童学习民族器乐的主要场所,组织开展了古筝、琵琶、二胡、竹笛、扬琴、柳琴、阮等种类繁多的项目。通过兴趣小组活动的形式营造良好的集体学习氛围,经过专业教师指导以及各种形式的演奏训练,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民族音乐素养,开阔他们的音乐文化视野。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应试教育的需求,当前民族器乐教育普遍存在功利化、形式化的现象,有的甚至逐渐变成“培训+考级”的教育。此外,民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缺乏挖掘传统文化的意识,往往依据自己儿时学习乐器的经验来教学生,这就导致大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越来越注重技能技巧的重复训练,注重考级,偏离了音乐教育“以乐教人,以美育人”的宗旨。学习民乐的儿童尽管在演奏技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在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国家认同等必备品格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这与音乐的育人目标还有差距。因此,笔者尝试在儿童民族器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并在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实施路径等方面逐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发现了一些比较有效的做法,探索出了一些教学思路和方法。

一、校外民族器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思考

目前,校外民乐教育中普遍缺乏文化教育的内容,较少深入挖掘民族器乐的文化内涵。教师在挖掘民乐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时,普遍存在片面化、碎片化的问题。因此,笔者结合教学经验,从历史渊源、民俗民风、民族精神等方面,试图较为系统地梳理民族器乐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努力将儿童的民乐学习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等内容联结起来,避免陷入简单、重复的演奏技能训练,激发儿童学习民乐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同时,使民族器乐教学达到文化浸润的目的。

(一)追寻历史渊源

我国的民族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乐器和乐曲中我们能够窥见古代先民的社会生活与精神风貌,有助于儿童了解中国音乐历史,加深他们对民族器乐文化内涵的理解,激发儿童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在教學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与乐器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从乐器的历史溯源及演变、与乐器有关的历史名人、器乐表演与古代人民生活等主题中搜寻信息,并从中筛选出积极向上、富有教育价值的内容。

例如学习竹笛时,引导儿童了解中国最早的笛子是距今8000余年的贾湖骨笛,能够吹奏出完整的五声音阶,并进一步带领儿童探索骨笛的材质、吹奏方式、孔洞数量等;还可以给儿童介绍古代的吹笛高手,如东汉时期的马融和蔡邕,他们既能吹笛,又有文学才华,被称为“吹笛文化人”……学习阮时,让儿童了解阮是一件中国本土乐器。早在秦朝,人们在修建长城时为了传递信号,会使用一种类似拨浪鼓的器具,后来为其安装琴弦和品,这就是阮的前身。汉武帝在乌孙公主出嫁前,命人参考琴、筝、卧箜篌等创制了一种能在马上弹奏且便于携带的乐器,这就是阮。此外,教师还可给儿童介绍与阮有关的古代人物,比如汉代王昭君出塞时弹奏的乐器正是阮,因为阮的琴身像天上的圆月,寓意“揽月入怀,思念家乡”;西晋时期“竹林七贤”中的阮咸善弹阮,故用其名字来命名这种乐器为“阮咸琵琶” ……这些有趣的历史文化知识不仅能拓展儿童的视野,使他们产生文化自信,而且还能通过历史名人的经历影响儿童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了解民俗民风

民乐的创作多来源于民间,来源于人们的生活,乐曲常常展现着民族风情习俗与地域文化。汉族的民乐既反映了民间的各种节日和习俗,又呈现出地域文化上的差异,而少数民族乐曲则反映了本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与情感特征。了解这些民俗民风,有助于儿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乐曲的情感,提升其音乐审美能力和演奏能力。

例如民乐经典曲目《金蛇狂舞》就展现了端午节赛龙舟时欢腾的场面,在欣赏和弹奏这首乐曲时,教师可引导儿童了解端午节的更多民间习俗。儿歌《小黄鹂鸟》则带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歌词中的“马靴”描述了蒙古族的服饰特点,而优美流畅、速度稍慢的旋律,则表现出蒙古族人细腻、爽朗的情感特征。教师可以此为基点,通过图片、视频和实物等引导儿童发现蒙古族服饰的更多特点,并欣赏其他蒙古族歌曲,深入了解蒙古族人民的情感与性格特征。

由于我国地域、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态。这种地域文化在民乐上也有明显的体现。以古筝为例,受地理环境及方言等影响,各地筝乐的韵味、风格、演奏技法特点和旋法规律等也有所不同,形成陕西、河南、浙江、潮州等流派,总体上呈现出北“硬”南“软”的风格差异。在欣赏和弹奏古筝曲时,结合各地的风土人情、语言习惯和自然环境等,教师可引导儿童品味陕西派的悲壮凄凉、河南派的深沉内敛与慷慨激昂、浙江派的节奏明快与流畅秀丽、潮州派的细腻微妙……教师还可引导儿童从欣赏各地乐曲中了解地域文化。如结合当地地理和人文环境,欣赏江苏、东北与河北版的民歌《茉莉花》,分别感受乐曲中委婉秀丽、粗狂豪放与爽朗明快的风格;陕北民歌《绣金匾》、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东北民歌《绣罗裙》等,都是了解地域文化的有效载体。

(三)传承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整体凝聚力的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和民族意识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在历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远大理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具有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2]中国民族音乐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而形成,是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优秀的民族音乐可以使人们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助于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培养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给人以真、善、美的启迪和陶冶。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教师要将家国情怀、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渗透在民乐教学中,充分发挥音乐的熏陶感染作用,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情感,以及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爱好和平等精神品质。民乐弹奏曲目中有不少歌曲可以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素材。如《绣金匾》抒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毛主席、朱总司令和周总理的热爱,以及对人民子弟兵的深厚情意,是传承红色基因的载体;《在北京的金山上》表现了藏族儿女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爱我中华》抒发了民族团结、热爱中华的美好情感,也表达了中华儿女携手建设祖国的坚定决心。教师在教学中也可加入《我和我的祖国》《红旗颂》《红旗飘飘》等爱国主义乐曲,通过引导儿童欣赏、弹奏和演唱,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此外,结合与乐器有关的歌曲、影视作品等将民族精神植根于儿童心中。比如“土琵琶”是柳琴的俗称,教师可以为学习柳琴的儿童推荐曲目《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即电影《铁道游击队》的主题曲。在欣赏这首乐曲时,教师可以结合电影内容和时代背景,引导儿童感受游击队员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感受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感。

二、校外民族器乐教学中注重与其他艺术形式融合的思考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生活及自然的感受和体验。音乐、文学、绘画、舞蹈等是不同的艺术形式。儿童学习民乐时,可以与我国的诗歌、美术作品、舞蹈、戏曲以及西方音乐艺术等结合起来,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共通性和差异性。通过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融合,加深了儿童对其他艺术作品内涵的理解,拓宽了他们的文化视野,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也提升了他們学习民乐的兴趣。

(一)民族器乐与经典诗歌相融合

诗歌中不乏对音乐和乐器的描述,诗人借助音乐表现自身的处境和情感,将音乐文学化。在学习民乐时,教师可结合与乐器有关的诗歌,引导儿童体会诗歌中的音乐之美,并尝试用民乐演奏来表现诗歌的意境,感受不同艺术之间的相通。如在学习琵琶时,品读唐诗《琵琶行》,既可以引导儿童体味“转轴拨弦三两声”“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曲终收拨当心画”等诗句中蕴含的琵琶弹奏动作之美,又可以引导儿童通过琵琶弹奏,再现诗歌中所描述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在学习笛子时,欣赏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江上何人夜吹笛,声声似忆故园春”等含有“笛”的诗歌,引导儿童用笛声表现诗人思念家乡、悲伤落寞等情感。在学习古筝时,欣赏古诗“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从诗歌中感受古筝弹奏之美妙。

(二)民族器乐与美术作品相融合

视觉艺术的美术与听觉艺术的民乐具有两种融合形式:一是画出来的“乐”,将音乐之美可视化;另一种是唱出来的“画”,将绘画作品用声音呈现出来。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儿童结合美术作品,欣赏民族乐器所呈现出来的诗情画意。例如敦煌壁画有许多古代乐器和伎乐形象,囊括了琵琶、阮、箜篌、琴、筝、笛、箫、笙、埙、鼓等乐器。通过欣赏《反弹琵琶图》等经典艺术形象,感受画面中的音乐之美。其次,教师还可引导儿童欣赏富有画面感尤其是受美术作品启发而创作的曲子,从音乐中领略如诗如画的意境。比如,宋代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以色彩勾勒出秀美壮丽的江山景象,而歌曲《丹青千里》则用现代的旋律以及笛子、古筝、琵琶等乐器,“唱”出了传世画作中的江山之壮美。乐曲《青花瓷》以笛子、古琴、古筝等乐器以及弹拨、打击、管乐等中国化演奏手段,呈现青花瓷图案淡雅脱俗的气质,还原出一幅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画。儿童在倾听这种富有画面感的曲子时,能感受到音乐与美术的融合之美,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也会油然而生。

(三)民族器乐与舞蹈艺术相融合

音乐与舞蹈艺术也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可将民族器乐与舞蹈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茉莉花》《浏阳河》《彩云追月》《绣金匾》和《在北京的金山上》等民乐演奏曲都有相应的舞蹈作品,教师引导儿童通过欣赏舞蹈作品,在舞蹈画面中被感染,从而理解音乐所表现的情景与情感。在学习《爱我中华》《赞歌》《在北京的金山上》等曲目演奏时,引导儿童结合乐曲编排舞蹈动作,在音乐感知中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爱党、爱国的情感,使儿童的思想得到升华。

(四)民族器乐与戏曲艺术相融合

民族器乐与戏曲艺术密切相关:一方面民族乐器为戏剧伴奏;另一方面民乐演奏曲也从戏曲中汲取了不少营养。比如二胡长期作为戏曲伴奏乐器,以戏曲音乐为素材是二胡音乐创作的重要手段。从《秦腔主题随想曲》《河南小曲》《二泉映月》《一枝花》等二胡曲目中,分别能够找到秦腔、河南曲剧、锡剧、山东梆子等戏曲元素。戏曲音乐也影响二胡的演奏技巧和风格。因此,在欣赏、弹奏与戏曲有关的民乐曲时,教师可引导儿童发现对应戏曲的声腔、行腔特点,并在演奏中借鉴戏曲的主奏乐器坠胡的演奏技巧。此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柳琴戏,用柳琴伴奏,曲调流畅活泼,节奏明快,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与柳琴悦耳、清脆、高亢、动听的音色以及浓厚的乡土气息有关。通过柳琴戏的熏染,有助于更多儿童了解和发扬地方的音乐文化。

(五)民族器乐与外国音乐相融合

民族音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得到传承,并在与外来音乐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在民族器乐乐曲中接受外来音乐元素,汇集成新的音乐文化。这不仅弥补了民族音乐音域和表现力的不足,也将民族乐器推向世界,受到更多国外听众的喜爱。比如新民乐的代表作之一《五部二胡随想曲》,其旋律和节奏既保留了民乐的特点,又吸收了爵士乐、华尔兹、美洲打击乐等外国音乐元素以及爱尔兰踢踏舞的节奏。在演奏中,既保留了二胡原有的细腻、委婉、感人至深的声腔色彩,也赋予了二胡质感和力量、热情和神秘等更多样的表达方式。在欣赏和演奏这种中外融合的民乐作品时,教师可引导儿童感受中外音乐文化的特点,有助于他们对民族传统器乐产生强烈的自豪感。

三、校外民族器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路径

在校外民族器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方面,教师在选择历史文化知识、民俗民风、民族乐曲和其他艺术作品时,应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从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筛选出积极向上、优美经典的内容,给儿童美的熏陶,激发儿童对传统文化的欣赏和热爱。实施路径方面,教师需要从自身做起,不断提升文化素养,在教学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并积极调动家长课下参与,达到家庭、校外教育机构协同育人的效果。

(一)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拓宽民族音乐视野

在民乐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儿童更好地了解与传承传统文化,自身就必须积极学习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音乐文化,了解与所教乐器相关的诗歌、绘画、书法作品及舞蹈作品等,理解其精髓和内涵,从而更好地与民族器乐教学建立联结。教师要通过学习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内容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修养,并以此情怀润泽儿童的传统文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儿童学习、感知与体验传统文化的主动性。

(二)引入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儿童更好地认同与欣赏传统文化

1.创设情境体验

民族音乐源于生活。儿童要理解民族音乐的精髓,就必须走近乐曲所产生的生活情境。[3]情境体验法包括“创设情境—感知体验—表达表现”这三个环节。首先是创设情境,教师通过呈现图片、视频、实物、诗歌等,为儿童呈现乐曲所描绘的情境,使儿童仿佛身临其境,初步感受乐曲。其次是感知体验,以情境作为载体,儿童通过眼、耳、脑、手、脚等身体器官的参与,形象地感知、理解、体验乐曲,建构新的经验。最后是表达表现,这是情境体验的展示部分,儿童将从乐曲情境中体验到的情感以口语、文字或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并在演奏和歌唱中表现这种情感。

2.引导关联想象

在民乐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应使儿童成为学习与感知的主体,发挥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引导儿童通过关联和想象,将儿童已有的经验与民乐相关的历史文化、时代背景、人文和地理环境等建立联系,促进儿童主动地建构经验。比如在学习不同地区筝乐流派特点时,引导儿童主动联想当地的音乐、饮食、方言、地理和民俗等,将儿童对相关事物的感受迁移到对筝乐的认识中,从而加深对筝乐流派特点的理解。

3.进行对比分析

把有关联的两个对象放在一起,找出二者的异同或联系,从而发现其中的特点和规律。在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民乐课堂上,对比法有助于儿童了解不同时代器乐演奏的异同、不同民族和地域民乐的特点、不同乐曲所表达的民族精神、不同诗歌和美术作品所传递的意境特点等,从而充分体会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比如,在学习笛子起源时,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方式引导儿童观察和聆听几千年前的贾湖骨笛,比较它与现代笛子在外形、吹奏方法、音色等方面的异同,从而激发儿童对古代先民的智慧产生钦佩之情,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自豪之情。

4.开展合作学习

对民乐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能完全依靠教师的引导,还需要儿童积极主动地进行深入探索和交流。教师根据需要设定一些主题,供儿童以小组的形式在课上和课下进行探究。这些主题要兼具教育价值和文化内涵,内容开放,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需要查找和收集相关资料,小组讨论和交流各自的想法,形成一致的认识,并向全班同学进行表达和展示。由于器乐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可引导儿童在课下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和分享,最終筛选出优秀的成果在课堂上展示和交流。

(三)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帮助儿童理解与积累民乐传统文化

家庭是儿童传统文化浸润的重要场所。家长理解和配合民乐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计划,对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关于民乐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除了教师课堂演示和讲解之外,还可请家长在课后引导孩子进行拓展和延伸,以便进一步开阔儿童的视野。此外,家长还可以在生活中引导儿童观察、体验与民族音乐有关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象,阅读相关读物,参观相关的文博场所、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从而更深地理解民族音乐的内涵,感受民族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在儿童校外民族器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既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也是一次积极的尝试,对民族器乐教育的创新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这种方式为儿童打开一扇窗,以小见大,从民族器乐中透视中华文化的大千世界。同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儿童的心田,有助于培养儿童的人文积淀、审美情感和家国情怀,有助于激发儿童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将在此次探索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并梳理民族器乐艺术的相关传统文化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实验,以期更好发挥民族器乐教育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宋瑞兰.浅谈音乐核心素养及其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3):60-61.

[2]陈松林.论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2003(10):65-67.

[3]李晓菲.传统音乐校园传承的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J].中国音乐,2019 (4):150-156.

猜你喜欢
民族器乐校外教育民族精神
校外教育管理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试论当代中国民族器乐作品的旋律创作
探讨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民族器乐教学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校外教育中关于生命教育的探讨
浅析古诗文中蕴涵的儒家文化精髓
中美比较视角下的美国校外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
作曲技术理论在民族乐器及钢琴伴奏教学中的应用
简析民族器乐的历史进程及音乐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