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下我国比较教育的发展探析

2021-06-02 11:58欧芳町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9期
关键词:教育学互联网+教育学者

欧芳町

[摘           要]  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当今教育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互联网+教育”给我国比较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机遇,如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泛在学习;优化资源均衡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研究方法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等。但同时在知识的辨识能力方面、培养专业人才方面、经验借鉴方面也存在一些挑战。

[关    键   词]  “互联网+教育”;比较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9-0168-02

受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互联网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2015年11月,刘延东副总理在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了“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之后,“互联网+”快速融入教育行业,给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促进了以跨文化和跨地域为特点的比较教育的发展。但同时也给比较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如何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促进比较教育的发展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互联网+教育”的提出及内涵界定

“互联网+”是“互联网+教育”形成的前提条件。2014年,腾讯总裁马化腾第一次公开提出“互联网+”这一词语,并在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呼吁把“互联网+”提升为国家战略。其后,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家也不断强调“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促进教育的开放共享。为此,国内学者对“互联网+教育”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如,王磊等人认为,“互联网+教育”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基础上的教育,它以学习者为主体,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主要运用多种媒体和多种交互手段进行系统教育和通信联系”[1]。余胜泉等人认为,“互联网+教育”既能够实现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公平,又能够实现跟每个人能力相匹配的高质量的服务。[2]

综上,笔者认为“互联网+教育”是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的一种新型教育。通过互联网和教育的高度融合,促进教育的不断优化发展。

二、“互联网+教育”下我国比较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教育”是国家战略“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先行者,是加速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强劲推手。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以国际化视野为研究取向的比较教育学,在面对时代赋予的使命的同时,也迎来了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一)“互联网+教育”给我国比较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

“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形态给我国比较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机遇。

1.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泛在学习

比较教育是通过对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世界教育发展动向进行研究比较的一门学科。正如金世柏在《中国的比较教育》一文中写道:“比较教育学通过对各国教育的比较和分析可以使我们了解国际上发展教育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从中找出共同性的、规律性的东西。”[3]由此可见,比较教育学具有显著的跨地域性、跨文化性。正是由于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世界各国之间孤立隔绝的状态,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得比较教育学者在进行国别研究时能够快速地获取第一手资料,通过资源的共享来借鉴并促进本国教育的发展。总之,“互联网+教育”突破了传统比较教育学者共同面对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这一难关,拓宽了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使得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采取更加便捷的方式进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真正的泛在学习。

2.优化资源均衡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一直存在,即使在教育高度发达的美国,也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买不起他们所需要的课本。由此可见,“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课本或教材的数字化、电子化将成为一种常态。而要想获取这些教育资源,信息技术则成为重要的制约力量。当前,网络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在线教学平台,如:MOOCS(慕课)、微课、手机课堂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不同地区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从而促进教育公平發展。2016年的督导报告表明,“全国6.4万个教学点全面完成‘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任务,实现设备配备到位和资源配送、教学应用基本到位。”[4]这为我国比较教育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提供了较好的物质保障。正是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创新,比较教育学者可以更加高效、便捷地获取别国的教育资源,对数字化时代的教育发展趋势进行客观、科学的预测。这正好符合比较教育的研究目的。因此,“互联网+教育”为我国比较教育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驱动力量。

3.研究方法上呈现科学性和客观性

一直以来,比较教育学都是以比较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但由于时间、空间和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学者所获取的资料存在一些滞后性,对于资料的分析也或多或少会受到自身主观意识的影响,使得研究成果带有主观性的特点。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进入数据化时代,学者也更加倾向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对国外的教育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进行比较研究。互联网技术具有显著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学者通过互联网技术对教育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使得获得的数据更加真实,统计的方法更加准确,研究的结果更加公正、客观、令人信服。

(二)“互联网+教育”给我国比较教育发展带来的挑战

“互联网+教育”在给比较教育带来上述机遇的同时也对比较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挑战。

1.在知识的辨识能力方面面临挑战

传统教育下,比较教育学者所获取和接收的知识是相对固定的,信息面较狭窄,知识的复杂程度也不高,他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对这些固定的知识进行反复的思考、挖掘和提炼。而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且不断融合,逐渐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这对于传统的比较教育学者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给比较教育这门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比较教育更多的是研究外国的教育,而我们在研究这些国家、地区的教育时,很多时候是不具备直接去这些国家进行长期、深入的实地调查的条件。因此,我们更加需要通过网络、大数据平台来获取研究对象国、对象地区的学者参与研究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虽然这种方式很便捷,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亟待解决,即学者应该如何在众多的资料中筛选出最相关、最有效的资料,避免陷入误区呢?为此,就需要学者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信息辨识能力,从而快速地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2.在着力培养专业人才方面面临挑战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大数据等的出现,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不仅表现在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表现为更加强调技术能力的掌握。因此,在“互联网+教育”时代,培养熟练运用数字技术的人才就显得极其重要。这也就意味着比较教育学这门学科应该更加重视发挥互联网这一新技术在学科中的作用,学者也应该学习并运用该工具深入挖掘世界各国的教育信息,结合相应的社会背景,实现信息的更新和完善。因此,学校更应该重视并加强对比较教育学者进行互联网工具使用的培训。除此之外,还需要不断提高我国人才在国际组织中的百分比,促进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增强学科自信。

3.在经验借鉴方面存在挑战

一直以来,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都是以发达国家为主,且由于受到语言能力的限制,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着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进行,具有强烈的借鉴取向。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比较教育研究者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可视化工具等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国内外的教育研究热点,观察各国教育教学发展动态,并充分利用比较教育学的专业优势收集真实有效的教育数据信息,促进本国教育的发展完善,同时也为世界教育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顾明远先生曾说过:“比较教育研究者需要胸中有中国,不能只埋头于外国文献资料之中,需要与我国教育联系起来进行思考。”[5]这段话也告诉我们,比较教育研究者在吸收借鉴国外经验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手中所获取的资料,还应该立足于中国当前的教育实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6]”。只有将外国教育成功经验与我国本土教育实践相结合,才能使比较教育学者获得对本土教育实践和教育问题的深刻理解,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增强比较教育研究对我国本土教育的服务力,使比较教育研究真正成为教育决策咨询、理论指导、实践探索的科学依据。总之,只有准确地理解与把握外国教育经验,并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才有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创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理论体系。

三、结语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知识的更新速度与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知识获取的手段与途径越来越多,学习方式也更加自由、自主。这给比较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这也就意味着比较教育学既要关注国内外的重大教育变化,也要借助工具预测本国及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从而更好地为本国及世界教育发展服务。除此之外,比较教育学也应该在培养人才方面做出适当的调整。既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又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比较教育学学科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本国与世界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磊,周冀.无边界:互联网+教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9-20.

[2]余胜泉,王阿习.“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1-9.

[3]金世柏.中國的比较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4(3):3-8.

[4]教育部.2016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报告[EB/OL].[2016-10-31].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610/t20161031_287128.html.

[5]顾明远.新时代比较教育的新使命: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J].比较教育研究,2018(8):3-4.

[6]周树志.毛泽东哲学思想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351.

编辑 刘莉琴

猜你喜欢
教育学互联网+教育学者
浅析我国当代教育学改革的策略
教育学信条
Analysis of the activation strateg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English language potential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程门立雪
大学者
寻找把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