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兰 张佩 王若维
[摘 要] 目的:观察基于岗位需求的实践教学方案对护理职业能力培养的运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级1班93名护理学本科生为对照组,2016级2班89名护理学本科生为试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使用基于岗位需求的实践教学方案。试验结束后比较两组成绩、岗位胜任力、有关教学方案的质量评测以及对教学方案的满意程度。结果:在教学前,两组有关理论与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并没有太大的不同)(P>0.05);教学后,试验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教学后试验组专业建设发展能力、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人格特质、护理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岗位需求的实践教学方案能有效提高护理学学生理论,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关 键 词] 岗位需求;实践教学;护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9-0020-02
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护理学专业人才是各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1]。护理学是应用型学科,传统教学模式中护理学生被动学习、缺乏思考,重心在理论课,教学成果不佳,因此科学高效的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主要方法[2]。现分析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我们在A学院16级一班选取100名学习护理学的本科生作为对照组,选取16级二班100名学习护理学科的本科生作为试验组。在两组具体数据中,对照组中的男女比例为1∶9,平均年龄控制在22岁左右。同时,对照组中的学生平均成绩在80分上下;试验组中的男女比例也为1∶9,平均年龄控制在22岁左右,学生成绩在82分上下。
(二)方法
两个班均由同一位老师上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策略,运用以老师讲课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讲授理论知识后进行实训。试验组使用基于岗位需求的实践教学方案,教学内容以泌尿结石患者护理为例。
(三)评价指标
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教学结束后两组护理学生采取理论操作考核,理论考核题部分的试题主要来源是本院以往试题材料,操作题考试标准依据我院的操作考核标准执行。
岗位胜任力情况: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评价教学后两组护理学生岗位胜任力,该调查表包含专业建设发展能力、与人沟通的水平、思维拓展水平、学生性格特点、护理能力5项,计分为0~5分,所评分数越高,则说明该工作人员越能胜任该岗位。发放200份,回收200份,最终有效问卷200份。
学生有关教学方法的评测,我们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教学目标的评价,调查问卷中答案选项分为否定与肯定两个选项,在每节课结束后采用不记名调查的方式上交负责人。本次实验,我们下发200份调查问卷,最终收回200份调查问卷。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统计分析,学生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岗位胜任力情况资料以 (x? ±s)形式表示,用t进行检验,学生对教学方法评价、学生教学满意度资料比较用卡方进行检验,P<0.05表示对比分析得出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两组学生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教学前两组护生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数据对比分析后未见显著差异(P>0.05);教学后,试验组两组护生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成绩(P<0.05)(见表1)。
(二)两组学生岗位胜任力情况比较
详细结果见表2。
(三)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评价
教学后试验组护理学生在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职业道德、提高学习效率、更喜歡的教学方式方面肯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三、讨论
职业教育突出学生个人学习能力的培养,满足社会岗位的需求。护理学专业岗位需求应以满足医院、社区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为基础,进而明确护理人员岗位的胜任力因素,综合体现出专业的理论、操作技能、敏捷的思维能力和职业素养[3]。传统护理职业教育秉持“知识为本位”的观念,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教学内容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起主导作用,护理学生在老师授课过程中被动学习知识、技能,缺少自我学习意识和能力。传统模式对培养护理学生实践能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同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缺乏创意,基于岗位需求的实践教学方案恰能有效解决这些弊端。基于岗位需求的实践教学方案中,教师提前给学生设定有关教学内容的案例并提出问题,给予学生相应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并将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提问解决。教学时,学生根据设定的案例真实情境,参与并体验到较真实的氛围,发挥护理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达到培养护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最终目的[4]。参与情境后给予学生时间交流、分享各自心得体会,提升护理学生协同、沟通能力,同时巩固知识,调动护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护理学生通过参与、体验、交流、分享等方式学习,能显著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护理学生临床思维和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教学后试验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较好,可知基于岗位需求的实践教学方案能提高护理学生学习效率,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巩固知识和操作训练从而提升成绩。教学后试验组学生专业建设发展能力、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人格特质、护理能力表现均比对照组好,表明基于岗位需求的实践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中掌握技能、巩固知识、获得职业能力、构建自身思维和知识体系,有效提高了护理学生的岗位胜任力。试验组护生对教学方案的肯定率以及满意度都较高,可知护理学生较能接受基于岗位需求的实践教学方案,提示基于岗位需求的实践教学方案能激发护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进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5]。
综上所述,基于岗位需求的实践教学方案能有效提高护理学生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提升岗位胜任力,培养创新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郑硕,苗茂云,杨志丽,等.临床护理专家对高职护生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的看法与建议[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3):70-71.
[2]赵滨,王晓路,刘捷,等.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护理管理人才库构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7,33(1):63-65.
[3]Murdoch N L,Epp S,Vinek J.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to educate nursing students for interprofessional collaboration:A scoping review[J]. Journal of Interprofessional Care,2017,31(2):1-10.
[4]胡敏,房兆,马晓飞,等.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实习护生核心能力框架的初步研究[J].护理研究,2017,31(13):40-42.
[5]田甜,庄榕霞.KOMET护理专业职业能力测评方案的有效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6(15):32-37.
编辑 司 楠
①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基于岗位需求的护理职业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BJA140058)。
作者简介:陈松兰(1958—),女,汉族,山东泰安人,本科,教授,教师,就职于山东协和学院(护理学院),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张佩(1983—),女,汉族,山东泰安人,本科,副教授,教师,教学秘书,就职于山东协和学院(护理学院),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王若维(1983—),女,汉族,山东青岛人,硕士,副教授,教师,教研室主任,就职于山东协和学院(护理学院),研究方向:护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