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在胃脘痛中的应用价值*

2021-06-02 10:16曾冬萍欧阳琼
光明中医 2021年9期
关键词:胃脘情志脾胃

曾冬萍 欧阳琼

胃脘痛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疾病之一,患者主诉近心窝的上腹部出现剧烈疼痛。胃脘痛可能导致咯血、呕血,还会引发胸部疾病、食管胃疾病、全身疾病和各种胃肠疾病等,给患者正常生活学习带来巨大困扰。中医将胃脘痛归于“心胃痛”“心痛”范畴,以胃脘部疼痛为典型特征。因饮食不节、忧思恼怒、情绪不畅导致脾气的运化功能失常,气机不畅,病变主要位于胃部,与肝脾有关[1]。中医将胃脘痛的类型分为肝气犯胃、寒邪犯胃、脾胃虚寒、脾胃气虚等多种证候,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对症治疗。中医特色护理以多种形式、多方位、多层面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防疾意识和方法。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个人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维系人体的阴阳平衡、调养正气,提高机体内在的防病、抗病能力,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疾病预防目的和维护“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精神内守,病从安来”的健康状态[2]。本次研究就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的方法及在胃脘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旨在分析其内在作用机制,促进我地区中医特色护理在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的运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万载县中医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60例胃脘痛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21例,女9例;年龄14~77岁,平均年龄(54.8±4.1)岁;病程2~23 d,平均病程(7.5±2.8)d。干预组30例患者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6~94岁,平均年龄(53.4±4.0)岁;病程2~24 d,平均病程(9.6±2.7)d。2组患者的病程、性别、年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内科学》关于胃脘痛的诊断标准;②患者有反酸嗳气、食少纳呆、胃脘胀痛等症状;③均接受正规治疗;④本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会审批,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心、肾、脑、大血管病变者;②孕妇;③急慢性疾病;④恶性肿瘤;⑤精神疾病、交流障碍患者。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严格按照医嘱执行护理,密切关注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叮嘱患者按时按量用药。询问患者感受,告知患者饮食注意事项。加强巡视,有异常症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1.3.2 干预组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具体方法:①热盐敷包:取500 g粗盐加适量食醋搅拌成糊状,装入相应规格的棉布袋内。在微波炉内加热至50~70 ℃后取出摇晃均匀,引导患者取仰卧位,对关元穴、胃脘部消毒后垫一毛巾,防止烫伤皮肤。将棉布袋敷贴在胃脘处,2次/d,每次贴敷20~30 min。热敷期间室内温度维持24 ℃,护理人员定期巡视,观察热敷部位皮肤有无红肿类异常现象,及时处理;②穴位贴敷与按摩:将清胃散、温胃散调和成药丸,用医用胶布敷贴固定在上脘、中脘、足三里及双侧内关及天枢,1次/d,每次贴敷20~30 min。选用穴位包括中脘、足三里、内关,拇指指腹轮流逆时针按摩上述穴位,以局部皮肤有酸、麻、胀、痛感为度。每个穴位按摩1 min,2次/d;③情志护理:护理人员注重对患者的沟通,明确影响患者心情的原因,了解患者心理状态,通过心理疏导、语言安慰让患者意识到情绪对疾病的影响作用。通过深呼吸、听音乐、看书、放松全身肌肉等情志转移方法正确宣泄压力,缓解紧张、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对疾病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指导家属多陪伴、关心患者,陪同患者做感兴趣的事情,通过顺情从欲法让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缓解精神压力、身体上的痛苦;④饮食指导:胃脘痛脾胃虚寒证者建议多食用性温味甘辛,具有补气健脾、温中散寒的食物,如牛肉、山药、鲢鱼、肉桂、黄芪等。禁食寒凉性食物水果,如黄瓜、香蕉、绿豆、番茄、苦瓜等;肝胃郁热者选用具有疏肝理气、清热健脾功效的食材,如莲藕、萝卜等;脾胃气虚者选用补中健脾的食材,如花生、绿豆、糯米、山药等;脾胃湿热者选用具有清热除湿功效的食材,如薏苡仁、红豆。

1.4 观察指标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存质量评定量表(WHO-QOL)评分。

1.4.1 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评分范围0~100分,低于60分为不满意,60~85分为满意,85分以上为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2 生存质量评定量表(WHO-QOL)评分WHO-QOL量表分为3个领域的得分,分别是生理职能、精神健康和社会功能,各领域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功能越好[3]。

2 结果

2.1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2.2 2组患者WHO-QOL量表评分比较2组干预前WHO-QOL量表中的生理职能、精神健康和社会功能三项指标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各项WHO-QOL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WHO-QOL量表评分比较 (例,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大和各种不良饮食习惯的养成,胃脘痛患者发病率持续上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并耗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目前,针对胃脘痛的临床治疗方案,西医以增强胃动力、抑制胃酸分泌、胃底舒张等各种西药为主,虽短期内疗效显著,但长期服用则不良反应表现明显,且易反复[4]。

中医认为胃脘痛主要与情志不畅、脾胃气虚、饮食不节、外邪犯胃有关,脾胃气机不畅,不通则痛。中医护理作为现代中医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各种中医手段,为患者从中医理论机制出发调理躯体,从而获得更为理想的疗效[5]。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中,热盐包敷具有温补脾胃、辛温驱寒的功效,热气通过体表渗入体内,可以驱除毒素,改善血液循环,提升机体抵抗力。血液循环流畅后新陈代谢加快,体内废物、乳酸也会加快排出,胃痛症状也会明显减轻。穴位贴敷选用温中和胃的药材贴敷于胃脘部对应的穴位,刺激经络,发挥平衡阴阳、调节脏腑的作用,操作简单,是一种无创、安全的辅助治疗方法[6]。情志护理是中医特色护理方法,怒喜思悲恐惊忧是人对外界事物产生的负面情感,与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情志过激会导致气机紊乱、脏腑失养。情志护理根据患者心理特点、性格通过开导、情志转移法帮助患者正视情绪对疾病转归的作用,学会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稳定情绪[7]。穴位按摩可疏通经络,饮食护理可发挥食补的功效,调和脾胃[8]。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WHO-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在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补益脾胃、扶正祛邪,有效改善患者胃脘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的满意度高,护理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胃脘情志脾胃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小儿推拿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八十二)——小儿胃脘痛的推拿治疗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脾胃升降平衡才健康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