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磊
糖尿病是老年群体中常见的慢性疾病[1]。环境、饮食、体型以及遗传等多种因素是糖尿病的发病因素,糖尿病并非急性疾病需要患者长期用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包括头晕、乏力等,随着糖尿病的发展患者的身体健康会受到严重影响,导致肾病、眼疾等各种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的重要因素,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会影响患者周围感觉和运动神经。有研究表明约15%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DPN,主要表现为四肢麻木、疼痛,发展严重会导致患者下肢溃疡、截肢[2]。临床治疗手段主要以药物控制为主。的发病率随着近年来糖尿病患者的增多逐渐升高。病程越长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越大,生活质量会随之下降,明显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本次研究主要对比常规治疗方式与二仙地黄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自佳木斯市中医院糖尿病科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接收并给予治疗的100例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27例;年龄49~74岁,平均年龄为(61.59±5.25)岁;病程2~11年,平均(6.13±1.63)年。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26例;年龄50~74岁,平均年龄为(61.67±5.82)岁;病程2~10年,平均(6.08±1.35)年。2组患者年龄、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具有DPN的典型特征,包括神经电生理检查表示神经传导速度缓慢,四肢感觉神经障碍或异常,关节反射能力减弱。符合中医对糖尿病患者的判断标准,包括:口渴、多食多饮、尿急、乏力气短等症状。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患者在实施本次研究治疗方案前14 d血糖稳定;年龄≤79岁;无全身性疾病或器质性疾病;符合DPN诊断标准。排除标准:自我意识良好;临床资料符合本次研究;非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由于其他疾病导致神经病变者;依从性较差不能正常交流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甲钴胺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107,规格0.5 mg/片),口服用药,每日3次,3片/次,治疗1个疗程(4周)。观察组:给予患者二仙地黄汤进行治疗。药方为:黄芪30 g,威灵仙、淫羊藿、山药、川芎、当归、山萸肉各18 g,熟地黄、鸡血藤各25 g,牡丹皮、茯苓、西洋参各6 g。根据患者情况可增添药剂,加入800 ml水煎煮至400 ml,取药液每日1剂,2次/d。所有患者均经过4周(一个疗程)的治疗。
1.4.2 观察指标对比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高低;对比治疗前后2组患者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变化。
1.4.3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中医证候积分评定,将患者症状分为针刺样痛、冷热异常、割痛等,患者有1种明显临床症状为1分,夜间加重为2分,比较总积分分值,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病情越严重[4]。采用肌电图测定患者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变化。总疗效判定:显效为疼痛症状消失,反射等情况明显恢复正常,神经传导增加>4 m/s;有效为临床症状减轻,反射等情况有所恢复,神经传导增加但不足4 m/s;无效为症状变化不明显,神经传导速度无变化。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8.00%)明显优于对照组(8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2.2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治疗前2组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例,
2.3 2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对比对比肌电图检查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4。
表3 2组患者SNCV对比 (例,
表4 2组患者MNCV对比 (例,
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尽早控制血糖能够降低慢性高血糖带来的并发症。避免患者血管、肾脏等并发症[5]。而DPN的发病机制不明确,可能为血管损伤、代谢异常等共同作用导致,西医治疗不具有针对性。在中医研究中,认为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先天条件、劳欲过度等因素,把糖尿病的治疗归于“消渴”范畴,把DPN归于“痹证”范畴[6]。有研究表示,糖尿病疾病本身是由于阴虚伤津,周围神经病变则为阴虚热盛、热灼阻络。身体气血阻滞,无法到达四肢,导致麻木疼痛感产生[7]。属于糖尿病带来的血管并发症,治疗时需要以补气通脉为主,按照消渴、痹证的治疗原则进行。二仙地黄汤可有效达到补肾滋阴、活血通脉的效果。主要取六味地黄汤和四物汤的精华所在,针对DPN患者的临床症状优化药方。其中鸡血藤具有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对DPN患者的四肢麻木疼痛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意义[8]。黄芪、西洋参等多味药,能够益气养肾、具有控制血糖的作用,川芎、当归具有活血行气的效果。山药、山萸肉具有清热降火、养肾补气的作用。可见,二仙地黄汤能够帮助患者生血补气,通过通络益精的方式疏通恢复患者四肢的神经传导功能,加快传导速度。中医药治疗DPN能够有效弥补西药的局限性,治疗方式简单,产生费用少,不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并且安全性高。
本次研究对比甲钴胺片和二仙地黄汤2种方案对DPN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二仙地黄汤能够在短期内有效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比甲钴胺片治疗效果好。中医证候积分越低说明患者恢复状况越好,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二仙地黄汤能够明显减轻糖尿病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减轻周围神经病变的程度。对比SNCV、MNCV在1个疗程治疗前后的变化,观察组给予二仙地黄汤神经传导速度增快,并且幅度较对照组大。二仙地黄汤能够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缓并发症的发生,避免患者四肢神经受到影响而降低生活能力,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