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翌妍 孟宪生
摘 要:“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重要论断,体现习近平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本质理念,是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金钥匙”。结合经典文本,立足时代之需,对这个重要论断进行内涵把握,揭示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人民立场和本质观念,进而明确贯彻落实这个重要论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践使命,为推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提供学理支撑,是对这个重要论断展开深入解析的意涵追求。
關键词:习近平;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思想政治教育
DOI:10.15938/j.cnki.iper.2021.02.009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1)02-0043-05
自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1](以下简称“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以来,学界从相关论述、思想脉络、时代背景、现实问题、根本任务、战略战术等多个维度做了诸多阐释。这些学术阐释深化了人们对“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的认识和领会,同时也使得这样三个基本理论问题突显出来:“人民有信仰”是指“何种信仰”?这种信仰同“国家力量”和“民族希望”之间“有何关系”?以及应当“如何确立”这种“人民信仰”?为了推进对这三个问题的讨论,本文尝试解析“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通过挖掘深刻内涵、剖析立场观点、揭示本质追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观上深化对习近平关于“人民有信仰”“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重要论述思想的认识和把握,为新时代“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2]提供理论参考。
一、“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的深刻内涵
在精神实质上看,“人民有信仰”重要表述是一个经典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断。一方面是因为这个重要论断所述及“人民——国家——民族”和“信仰——力量——希望”两个逻辑链条足够宏大而根本,提出了一个极富话题性、融涵着哲思与现实感的重要理论课题,给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共同提出了一个指向时代精神状况的总体方向问题,即“我们在这个时代信仰什么?如何信仰?”,说到底还是要回答“中国向何处?”“人类向何处?”另一方面,是因为“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本身就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命题,“人民信仰”“国家力量”“民族希望”无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核心范畴,也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观,反映出习近平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精神,揭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追求。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解读,有助于把“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具体实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精神,贯彻落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学科内涵和理论谱系。摆在这些工作面前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挖掘“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的深刻内涵和思想逻辑。
理论起点:“人民有信仰”。作为理论起点,需要明确这里所说的“信仰”是指“什么信仰”?回答这个问题,应当根据具体文本。习近平第一次提出“人民有信仰”是2015年2月28日,他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3]这是面向全国民众,立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提出的总体要求。考虑到历史和现实,这里所说的“人民有信仰”显然是个广义范畴,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核心、多元信仰并存的“人民信仰”,是信仰的复数。而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样是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部分强调“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并把“民族有希望”和“国家有力量”换了先后顺序。可见,“人民信仰”并不是要求人民必须都信仰马克思主义,也不是要求人民必须信仰某种宗教,而是尊重宪法赋予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不过,联系这两次重要讲话的前后文来看,“人民有信仰”中的关键信仰、主导信仰、核心信仰,亦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所要着力培植和铸育的,只能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重申这个重要论断后,紧接着就明确指出:“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4]这里所说的“理想信念教育”显然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也是为了在全社会培植和坚定理想信念,根本旨归还是要引导人民群众确立并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作为“此岸世界的真理”[5]“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6],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科学的信仰”,有助于强基固本、凝心聚力,完成“两个巩固”根本任务。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具体内涵,在2018年12月18日举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明确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7]在此意义上讲,“人民有信仰”的核心内涵应当包括三个层次,根据程度和层次的由低到高,分别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因此,构筑“人民有信仰”作为理论起点,包括两层工作:一是用马克思主义信仰引领其他社会信仰或不信仰,包括宗教信仰或不信仰;二是在构筑马克思主义信仰过程中要把“信心”“信念”“信仰”统合起来,既要整体推进又要区分层次,循序渐进、体现差异、遵循规律,最终指向“让人民有信仰”这个教育固本目标。
中间环节:“国家有力量”。作为中间环节的“国家有力量”,是指什么力量?这些力量源自哪里?谁的力量?何以凝聚?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8]有意识有生命力的人才是主体,既是创造思想的主体,也是转化和实现思想的主体。“信仰要靠行动来表达:不能带来行动的信仰是不存在的,行动也必须表现出构成行动的信仰的特征。”[9]思想只有被实现,才能创生力量,信仰只有被践行,才能创造奇迹。“人民有信仰”作为理论起点,仅仅表明观念认同和思想确立,不可能人民信仰什么就立即拥有什么。科学的信仰从来就不是变戏法,而是要付诸实干和意志,经过“国家有力量”这个中间环节,用“革命的理论”指导“革命的实践”,使理论掌握群众变成物质力量,组织和凝聚广大民众在践行信仰、转化思想过程中转化磅礴“国家力量”。人民群众是“国家有力量”的主体来源。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10]这个“中国力量”是以“中国道路”为核心的,聚合了思想力量、道路力量、物质力量、制度力量、文化力量等多方面能量的“磅礴力量”。作为承载“中国精神”、支撑“中国梦想”、彰显“中国价值”的“中国力量”,既是合力,也是原力,既是民族力量,也是世界力量,不仅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生不竭动力、强大意志,也为全球治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11]。
价值追求:“民族有希望”。习近平多次谈到民族有没有希望这个话题,比如他在谈及“英雄”时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12],在谈及青年成长时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3]等。民族的希望就是民族存续发展的前途命运和未来出路,“有希望”的民族就是具有光明前景和美好未来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希望”就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最伟大的共同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14]“中国梦”作为“民族希望”的精神实质,实现了国家发展目标、民族前进方向、人民奋斗追求的高度统一,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谋求民族复兴、追求美好生活的根本宗旨和奋斗初心。在此意义上,“民族有希望”构成“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的价值追求。事实上,围绕“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所谋划和实施的新时代铸魂育人工程、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使命,并不把建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作为根本目的和终极价值,而是把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民族复兴和追求人民美好生活作为根本目的和终极价值。用习近平的经典表述来说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15],这是习近平提出“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谋划当代中国铸魂育人战略工程的深刻用意和根本追求,实质在于让理想照进现实,让信仰落地生根,让力量汇合凝聚,让希望成就美好。
二、“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
“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坚持和发展,是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的集中体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立场和观点。
“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哲学立场。马克思主义把“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作为出发点,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6],强调人的意识、思想、精神、信仰,既根源于人的现实生命活动又服务于人的现实生命活动,因为人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种生命活动同时就是“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17]。人的思想、精神和信仰,并不满足于“成为自身”,而是追求“实现自身”。马克思说过:“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8]正是由于把“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作为“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19],把“现实的个人”及其历史展开着的“有意识的生活活动”作为考察的“第一个前提”,马克思主义才真正解决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使“信仰”在“现实生活面前”“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获得了此岸性和现实性,消解“真理的彼岸世界”而“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20],让思想的闪电彻底击中素朴的人民园地和精神家园,“使现存世界革命化”[21]。因此,正如习近平所说:“辩证唯物主义虽然强调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但并不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而是认为这种反作用有时是十分巨大的。我们党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第一位,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就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22]“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在强调培植和堅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于凝聚和创生强大“中国力量”、变现民族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所具有精神灵魂意义的同时,又强调如果不经过“国家有力量”这个“使用有实践力量的人”这个中间环节,不落实为“民族有希望”这个价值理想,“人民有信仰”就会变成“乌托邦式”的空想。因此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这个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集中体现,示范性地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立场。
“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坚持了“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的人民立场。习近平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让人民获得解放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23]马克思主义是“为人类求解放”的科学理论,致力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自由解放、幸福生活,不仅把“人民”当成目的追求,而且把“人民”作为实现过程,坚信人民自己创造历史和美好生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着真挚的人民情怀,具有坚定的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价值追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追求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人民幸福论”[24]。“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把动员、组织和凝聚人民群众的伟大智慧与磅礴力量作为中间环节,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价值理想,强调“只要人民成为自己的主人、社会的主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人,共产主义理想就一定能够在不断改变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中一步一步实现”[25],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根本政治立场和人民情怀。
“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坚持了“理论掌握群众变成物质力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观念。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功能和根本任务,马克思有两段非常经典的表述:“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6]“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學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27]前者揭示出了习近平所说的“精神变物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功能,这个本质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发展的真实根据[28]。正是因为可以“让理论掌握于群众”“让理想照进现实”“让信仰指引人生”“让人民铸牢同心圆”,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成为“思想力求成为现实”和“现实力求趋向思想”的关键环节,才能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的各项工作中始终居于中心环节,发挥“生命线”作用。后者揭示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的,即用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来指导革命实践,使之成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精神武器和行动指南,推进政治启蒙和思想解放,引导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理解、认同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坚定起追求和实现美好生活和共产主义的崇高信念。“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的提出和贯彻,正是对这个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功能与根本任务的坚持和遵循,从“人民”到“国家”和“民族”,从“信仰”到“力量”和“希望”,从“精神”到“主体”和“现实”,是习近平立足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信仰状况、精神运动规律和事业推进客观需要,所提出的致力于新时代强基固本、培根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观念,回答了我们在新时代“信仰什么”“如何确立信仰”这个“观念的整体”基本问题。
三、贯彻落实“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所担负的理论实践使命
一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恩格斯曾经说过:“任何意识形态一经产生,就同现有的观念材料相结合而发展起来,并对这些材料作进一步的加工”[29],揭示出了意识形态的生成发展规律和对社会成员的思想塑造规律。之所以是这样,不单单是因为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总是力求调节一定时代的精神分配、总是力求上升为一定时代的思想认同,而且也是因为人作为“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渴求着这样那样的精神信仰,因而是“意识形态的个体化”和“个体的意识形态化”构成了这个意识形态生成发展及其立心铸魂规律的内在机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理应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特别是人民精神生活、民族家园构建的观念灵魂和根本指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蕴涵着关于“我们时代信仰什么”“如何信仰”“中国向何处去”“世界向何处去”的科学阐述,是指引中国人民追求和实现美好生活,谋求民族振兴,引领世界人民追求和实现根本福祉谋求天下大同的科学信仰。这就意味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化行致用,理直气壮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二是围绕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构筑科学信仰。信仰既是个人的独特精神生活,也是群体的共同精神事业,“个人灵魂只是群体的集体灵魂的一份”[30]。信仰从来就不是纯粹私人事务,尽管人们总是在自我意义上理解信仰自由。信仰建构着人们的意义世界和精神家园,指引着人们的思想理念和行动实践。只有科学的信仰才能赋予人的生命活动以真实意义、光明前景和强大动力,才能构筑起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存在发展和同心同德的文化之魂和精神之华。习近平明确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31]坚定当代中国文化自信,铸牢党魂国魂民魂,根本在于让“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人民有信仰”作为一个总体性的精神范畴,要树立和坚定全国各族人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这里,从“信心”到“信念”再到“信仰”,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增强信心是初衷,笃定信念是原则,构筑信仰是升华,最终指向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全面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社会成员倍加信任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倍加认同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倍加期待和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倍加理解和笃信马克思主义。
三是以“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为本质理念贯穿并深化对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学习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理论发展和实践推进,需要在思想中把握新时代,需要吸收和转化“时代精神的精华”,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原则和行动指南,实现自身理念突破和形态创新。我们知道,“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32]抓住了这把“金钥匙”,也就抓住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红线,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立场、家国情怀、崇高信念和科学体系。同样,“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也集中体现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这把“金钥匙”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只有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不断笃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才能同心同德、凝魂聚气,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进,让中国梦想、中国道路、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价值、中国方案为世界人民谋求大同幸福注入科学信仰和强劲动力。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坚持和发展,贯穿于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和内在构成的全方面,是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理论整体”和“精神具体”的本质理念和理论基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要想将自己始终保持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高度上,就要把“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理解和把握为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并围绕“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这个本质理念和理论基石来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学习研究。
参考文献
[1][2][4][1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3] 习近平.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N].人民日报,2015-03-01(1).
[5][8][16][17][18][19][20][21][26][2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20,525,162,500,502,4,27,11,17-18.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5.
[7][11] 习近平.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2).
[9] [法] 爱弥尔·涂尔干.实用主义与社会学[M].渠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8-9.
[10] 习近平.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7(1).
[12] 习近平讲故事: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8-06-27(1).
[14] 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1).
[15] 习近平谈初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07-04(2).
[22] 习近平.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J].前线,2019(5):4-7.
[23][25] 习近平.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2).
[24]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8.
[28] 钟启东,李忠军.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论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12):28-33.
[2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9.
[30] [法]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95.
[31] 习近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J].前线,2019(5):4-7.
[3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10.
[责任编辑:杨小扬]
收稿日期:2020-06-22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习近平关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20JZD003)
作者简介:赵翌妍(1992—),女,吉林吉林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孟宪生(1970—),男,黑龙江海伦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