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环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的效果

2021-06-01 09:09:02徐珊罗芳
关键词:院感抗菌消毒

徐珊, 罗芳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放疗科,广东 广州,510060)

医院感染(简称“院感”)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指住院患者和医院工作人员[1]。医院是病患的集中地,病原体可通过各种载体进行传播。患者因免疫功能下降,极易发生伤口感染、交叉感染等,进而加重病情,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院感的预防、控制和整改是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关键性工作内容。有学者[2]指出,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无法实现院感管控工作的全覆盖是导致院感人数逐年递增的主要原因。戴明环(PDCA)管理模式包括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4个阶段,其具有动态、循环和递进的特点,且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3]。本研究将PDCA管理模式应用于院感管控工作中,探讨其对院感管理工作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经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216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 年龄>20岁,且病历资料完整;② 发病至就诊时间≤15 h;③ 生存期>2个月;④ 知晓研究目的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 合并免疫系统功能障碍;② 就诊前患有严重感染;③ 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状态异常;④ 就诊前有长期应用抗菌药物史;⑤ 同期参与多项护理试验研究。按照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108例)和对照组(108例)。2组间基线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基线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常规管理模式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具体护理内容包括:① 完善院感管理制度,明确感染控制标准规程;② 告知护理人员消毒管理细则,落实病区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③ 严格控制环境病原菌,加强无菌物品管理,落实病区环境中的病原菌监测[4];④ 护理人员日常做好个人清洁工作,加强手部卫生清洁,严格规范着装,做好消毒隔离工作;⑤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伤口、手术切口进行科学的消毒和清洁处理,一旦出现感染,立即遵医嘱采取对症护理措施。

1.2.2 PDCA管理模式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采用PDCA管理模式。

1.2.2.1 计划(Plan)阶段 由医院9名具有3年及以上感染防护经验的护士构建PDCA质控小组,护士长为组长。护士长于每周周会组织全员学习医院感染学、医院消毒操作规范等相关医院管理指南,加强学习医院内部感染控制标准规程、无菌操作指导原则等;全员通过组内讨论分析院感发生现状,明确本院感染护理管理的薄弱环节,探讨风险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预防措施和具体实施计划,包括优化医院感染护理管理制度、护理人员培训考核、实施情况检查整改等内容。

1.2.2.2 执行(Do)阶段 ① 理论与技能培训:组长定期组织开展感染防控知识与技能培训讲座,邀请感染科主任医师作为主讲人,为医护人员讲解院感防控相关知识、措施及PDCA管理模式,加强其对院感管理制度的学习,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控意识。② 护理行为规范:组长按照接触频率、感染风险等级等,对全院环境进行分级管理,规范护理人员日常护理行为,包括严格执行手卫生清洗流程,佩戴口罩和手套,及时处理一次性医疗器械等,尽可能控制感染途径,同时对护理人员的行为规范执行情况进行考核。③ 隔离管理:小组成员针对高危感染患者做好重点管控,一旦发现感染者,尽快查明病原菌,并严格实施床边隔离、单间隔离和行为隔离等措施。④ 清洁消毒工作:小组成员根据感染风险等级对医院各区域进行分级,强调环境清洁与消毒操作标准规程,规范医院医疗资源的合理摆放、固定存储位置,监督医用废弃物的处理,预防交叉感染。

1.2.2.3 检查(Check)阶段 小组成员落实院感防控措施和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管工作,包括每日检查病区环境卫生、无菌物品的使用和归位,以及消毒液和注射用试剂的使用效期等。组员根据环境监察表、消毒隔离监察表、护理人员行为规范监察表等内容评估护理人员对感染防控措施计划的执行情况,评估结果与护理人员的月度绩效挂钩。

1.2.2.4 处理(Action)阶段 组长根据院感实际情况,每月组织开展监察评审小组会,评估科室及护理人员的考核结果,及时通报评审结果并公示考核结果排名。小组成员分析各科室中发现的问题,总结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督促各科室负责人进行相应整改。每季度汇总1次月度监察结果,分析管理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整理并总结应对方案,以此优化干预措施和计划,实现PDCA循环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开展。

1.3 观察指标

① 2组各抽检80例患者,将其使用过的医疗器械表面及其空气培养样品进行检测,统计2组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5];② 比较2组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③ 比较2组患者干预1个月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伤口感染和侵入性操作感染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卫生学监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的医疗器械表面、空气培养样品的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卫生学监测合格率 [例(%)]

2.2 2组抗菌药物用药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单一抗菌药使用率高于对照组(P<0.05),3种及以上抗菌药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例(%)]

2.3 2组院感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伤口感染等的总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13.89%(P<0.05),见表4。

表4 2组院感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医院是病患集中的场所,极易发生人为感染、操作感染和交叉感染等。院感是指患者于就诊和住院期间在医院获得的感染。有研究[6]发现,超过30%的院感事件与护理管理工作有关,尤其是院内环境洁净度,包括病区环境空气质量、医疗器械的清洁度与消毒合格情况等。感染类型包括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胃肠道感染、侵入性感染和手术切口感染等。近年来,医院内部和社会各界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控制感染作为医院的基础工作,引起了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有研究[7]表明,院感护理管理制度与感染发生率密切相关,制度的不完善易引发院感事件的发生,尤其是缺乏对护理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行为规范。因此,采取科学且有效的院感防控管理措施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降低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PDCA管理模式是一种系统化、科学化的新型管理模式,主要以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4个阶段为管理工作重点,进而控制院感,实现护理管理工作的闭环操作,提升护理管理工作质量[8]。PDCA管理模式具有科学性、动态性和循环性。谢继庆等[9]的研究发现,将PDCA护理管理应用于护理管理工作中,可以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本研究通过组建PDCA质控小组、制定院感防控措施和计划、落实措施和计划的执行情况、纠正违规行为等,实现护理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和护理管理工作的动态优化。郑永军等[10]的研究发现,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改善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实施前后的抗菌药物应用率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中,观察组的空气培养样品、医疗器械表面的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单一抗菌药使用率高于对照组(P<0.05),3种及以上抗菌药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科学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院内环境洁净度,规范并改善院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提高预防院感的工作水平。究其原因为,小组成员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感染防控措施知识技能培训和考核,一方面通过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可加强护理人员对防控工作制度的了解,提高其防控意识;另一方面通过考核、监察和公示评审结果可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加强手卫生、就诊区和病区环境清洁、物品消毒和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等责任意识,确保护理措施工作有效落实。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伤口感染等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PDCA管理模式可有效减少院感的发生。分析其原因,本研究通过人员培训、行为规范、隔离管理、清洁消毒等工作,实现院感源头可控,尽可能地切断感染的发生途径;质控小组通过月度、季度的工作总结,分析院感的风险因素,纠正和预防不良行为和事件,不断优化院感防控措施和计划,实现PDCA循环管理的良性发展,有效控制院感的发生。

综上所述,PDCA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院内环境洁净度,改善院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降低感染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和实践价值。

猜你喜欢
院感抗菌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11-25 14:45:02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02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拯救了无数人的抗菌制剂
消毒攻略大派送
学生天地(2020年32期)2020-06-09 02:58:08
消毒,大头有话说
院感防控 警钟长鸣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院感控制 进入大数据时代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54
院感防控有两种作用力
中国卫生(2014年5期)2014-11-10 02: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