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研究

2021-05-31 20:57赵丽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8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教材课文

赵丽

[摘           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共同形成了我国的中华文化,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过程中实施多元文化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潮流,并且也符合我国的教育发展形势。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还促进了社会和谐,使教育更加公平化。小学语文是启蒙教育,是基础教学,因此语文在实施多元文化的教学中任重道远,意义重大。针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老师的实践教学有所帮助。

[关    键   词]  多元文化背景;小学语文;语文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8-0066-02

文化是教育的内容,教育是文化传承的方式和手段,因此文化与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多元文化的发展对教育的发展和变革有很重要的影响。多元文化意味着的是广泛的、多层次的文化,它不仅包含广义的人类文明和劳动成果,还包含不同区域、社会、人类群体中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知识内容。老师如何理解多元文化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体现多元文化,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来突出多元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对多元文化教学实施后的评价等都是教师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

一、新时期语文课程改革实践的现状

新时期的语文课程教学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实际过程中获得了很多成就。首先,语文课程逐步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原有的教学体系和课程结构被打破,学生的积极性被大大提高,语文并不单纯地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将人文情怀与生命意蕴融入语文教学中,因此语文课程教学目标逐步被扩充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的三维目标。其次是在语文课程教学中逐步体现了学生的主导地位,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一定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效率被大大提高,老师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最后是新时期的语文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还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和宽广的眼界。语文学科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但在改革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语文教学理念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例如在教学方法上,老师虽然重视学生的主导地位,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但是老师讲得太少了,课堂上出现了乱哄哄的无主题式的讨论,学生很容易在课上学不到任何知识,这使语文的教学目标更加模糊,使学生的语文水平不断降低。除此之外,部分学校和老师对新课改的理解不够充分,例如在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方面,在这种理念的语文教学中出现了对课外资源的生搬硬套,而没有深刻地把握课文,只是局限于现代化科技的表面形式。最后,新课改在实践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一方面是由于物质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是自身文化素质的反思和觉悟能力,在大城市的语文教学中这两个因素基本都能满足,但是在落后的农村地区,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解决,更不用说文化上的交流和沟通,老师的少讲、精讲虽然给学生提供了表达的机会,但是沉默寡言的學生处于不思考、不准备的状态,收获反倒不如改革以前,因此班级的整体语文水平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1]。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程研究

(一)多元文化在语文教材中的体现

我国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版本,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尝试,出现了很多的教材版本,这也标志着语文教材开始进入“多元化”时代。以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为例,教材分为《文言读本》《文学读本》《文化读本》,培养学生的语文训练,“三文一线”打破了传统语文教材的格局,具有划时代的创新意义,还出了上海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教材、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编写的语文教材,出现了“一纲多本”的发展格局。语文教材在内容编制上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例如刘翔夺冠被列入上海市小学语文五年级的教材中,《泰坦尼克号》的经典对白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语文教材的初三课本。当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被都有很多纳入教材,例如舒婷、梁实秋、贾平凹等当代作家的作品被纳入课本教材,不论是社会主义文化还是资本主义文化,不论是传统精英文化还是大众文化都被纳入了语文的教材中。除此之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语文教材的载体也出现了不断创新,由纸质版的书籍向网络电子文本扩充,语文教材的感知形式由单一向多元化,由间接向直接,由平面向立体的方向发展,学生对语文教材感知不仅可以靠文字和图画,还可以依靠视觉和听觉来获得更加直观的感知能力,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和升华[1]。

(二)教师对多元文化的理解

据调查显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多元文化还不够了解,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实际的情况而言,很多教师对多元文化只是字面上的理解,而没有将多元文化落实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主要表现为三点:(1)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有很大的区别;(2)多元文化是多层次、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文化;(3)对多元文化还处在比较陌生的状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首先部分小学语文老师的自身素质还有待提高,其次是学校对语文老师的要求不高,只需要认真备课、讲课,将学生的作业和试卷进行批阅和讲解即可,老师对教学工作的研究性不大,语文老师缺乏充实自己的意识和机会,没有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作为语文老师,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宽广的视野,只是具备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不能对新的理论知识作出详细而全面的解读,导致老师在对多元化的理解上太过片面化[2]。

(三)小学语文多元化教学中的教学方法研究

在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下,出现了数不胜数的教学方法,比如自学指导教学法推崇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的教学中,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老师可以让学生对这篇课文进行自主学习,这篇课文主要以情感为纽带,来帮助学生诠释“国际理解”的内涵,让学生通读课文,研词析句,想象体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救援活动进行口述,老师运用图片进行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想象。“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完美地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以《三打白骨精》为例,这篇课文选自我国的古典名著《西游记》,这篇课文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将故事情节描述得扣人心弦,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领悟人物的形象,体会经典的魅力。学习这篇课文之后,老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课外延伸和拓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古典名著,让学生课外展开《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片段的学习,学习这些文章中表现人物、烘托气氛的表现手法,给学生科学地设置实践任务,比如章节的朗读、角色的扮演、影片的观看以及读后感的写作等,在这些实践的任务中促使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相融合,让学生以读促写,以写带读,不断地深化阅读与写作实践。“比较教学法”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语文因素的比较、分析和探索,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古诗时,课文一般都是以《古诗两首》的形式出现,但是老师可以打破常规运用比较的策略“并行”教学,比如杜牧的《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与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形成对比,同样都是描绘秋天,却是一喜一愁,各有各的情怀,各有各的意境;刘禹锡的《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与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相比较,同样是描写的秋天的山、水、月,却因为诗人不同的手法,让山水寄托了刘禹锡的浪漫,寄予了李白的思念。通过学生对二者的比较学习,让学生明显地感受到文字的异曲同工之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3]。

(四)语文教学中评价体系多元化尝试

对语文教学中多元文化主题效果的评价不应该是单一的、片面的,而应该是全面的、多元的、有弹性的[4]。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成为唯一的评价主体,而应该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二是语文教学评价应该突破以“分数”唯一的评价维度,从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来综合评价,不断增强评价体系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三是语文教学评价方式正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式发展,考试只是评价方式的一种,给学生的评价也不是学生的最终结果,还应该有学生的成长记录和改善计划,让学生逐步作出改善,达到进步结果[5]。

综上所述,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母语教育课程,对于每个小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它不仅是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训和学习,还是对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是一门陶冶情操、构建情感世界的学科,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究意义非凡,老师应该创新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在教学目的上,使学生达到知识、情感、态度方面的提升;在教学方法上要对课文主题进行把握,联系实际生活,做好教学设计;在教学效果方面,要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摒弃绝对的量化评价,进一步推动小学语文课程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肖.多元文化背景下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策略[J].新课程(综合),2019(9):66-67.

[2]沈玉琦.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研究[J].新校园(学习),2018(2):63.

[3]张宏.多元文化背景下初中语文的人文精神渗透研究[J].考试周刊,2019(33):64.

[4]杨杰棻.多元文化背景下语文教学中審美能力的培养[J].天津教育(下半月),2019(19):169-170.

[5]孙相会.试析生活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8(7):102.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教材课文
教材精读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端午节的来历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背课文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