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组共读中提升学生能力

2021-05-31 16:39王怀玉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1年4期
关键词:学科育人班级建设能力提升

【摘 要】作为任教小学语文学科的班主任,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栏目,以“小组共读”为载体,将教育与教学、课内与课外、个人与小组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共读计划制定、阶段性阅读分享以及共读成果总结展示三个环节,促进学生自主策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关键词】学科育人;能力提升;班级建设;小组共读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2-0041-03

【作者简介】王怀玉,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实验学校(广东深圳,518052)教师,高级教师,广东省名班主任。

语文学科因其人文育人价值的独特性,在教学过程中更容易实现与班级建设的链接。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要求,在班级开展阅读主题教育活动,是小学班主任将班级建设与学科教学进行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拟以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栏目为例,阐述如何以小组共读为载体,将教育与教学、课内与课外、个人与小组等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在自主策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一、共商小组共读计划,提升学生自主策划能力

我所带班级学生的阅读习惯在低年段基本养成,进入四年级,在开展阅读兴趣和家庭藏书类型调查后,我了解到多数学生家庭藏书中都有神话系列,学生们对神话故事非常感兴趣,有一定阅读积累,这为本学期神话主题的《快乐读书吧》栏目的阅读教学奠定了基础。为此,我决定在本班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以“共读共议共演”方式开展神话故事阅读系列活动。

在策划阶段,我首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部自由畅想心目中小组共读神话故事活动的样态,并引导他们作为“问题的提出者和解决者”开展组内头脑风暴,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小组商议完毕,学生们需要先在班内展示小组观点,然后我会引导他们梳理出小组共读活动策划期所涉及的问题,如书目确定、书源组织、组内漂流计划、小组展示形式等。鉴于学生们有小组共读经验,这些问题他们基本都能考虑到。最终,我们形成了“神话故事”小组共读活动计划表(见下页表1)。

在这个阶段,我主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策划活动,让学生成为策划的主体,将小组共读活动变成几个阶段性小组交往性活动。有了整体计划后,在每个阶段的阅读交流活动中,我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根据不同阶段的阅读任务讨论出本小组的实施计划。策划期间,我密切关注每个小组内部的互动情况,指导人人参与策划,引导分析策划方案的可行性。各组策划完毕后,组长要在全班进行每个小组的策划方案分享,引导小组之间相互学习,讨论并改进之前本组没有考虑周全之处,从而让学生在策划活动中学会策划。

二、引导群体交流互动,提升学生沟通协调能力

本次“快乐读书吧”活动共分为四个阶段(见表1),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活动目标,涉及个人自由读、小组交换读、全组精读、剧本创编与展演四个方面内容。

第一阶段,四人小组中两名成员读《中国古代神话》,另外两名成员读《希腊神话故事》。在此过程中,我指导组内读同本书的两个学生定期分享故事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和鼓励对方,奠定和谐沟通的心理基础。

第二阶段,四人小组内部进行图书交换,为后续的中外神话比较工作做准备。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开展比较阅读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要重视阅读方法指导。首先,我着重了解不同学生的阅读水平、困惑点以及交流障碍点,上好“导读课”,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我组织学生归纳比较阅读的方法,澄清以下几个问题:当双方对故事的看法不一致时,如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如何从别人的观点中找到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双方的意见无法达成一致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解决方式;等等。通过对学生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科学引导,我将四人小组内部换书和比较阅读的过程变成了一个提升沟通协调能力的过程。这样的小组共读方式使得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也得以提升。

第三阶段的班级读书会,分两个部分进行:一是各组分别展示本组的阅读成果,帮助学生形成集体荣誉感;二是开展组间对话,让学生对其他组员的观点进行总结、提炼、反思,在此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

就这样,通过几个阶段不同阅读目标的达成,小组共读变成了多元互动分享的交往体验过程。第一阶段“换书、交流心得”属于初级交往,第二阶段“聚焦中外创世神话异同”的主题交流则有了观点碰撞,此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对他人的观点做出恰当回应。如此定位,小组主题阅读活动就不同于简单的阅读内容交流和阅读效果展示,而是一种促进彼此认同和精神链接的交往方式。

三、创新成果展示方式,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以舞台剧作为本次“快乐读书吧”阅读活动的成果展示方式,其实属于班级学期阅读特色传统项目,但是在不同年段,学生们在舞台剧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是不一样的。

低年段主要在家长和教师指导下组织排练舞台剧,学生参与创编部分动作和小情景设计建议,以此提高学生参与展演的兴趣和主动创作的意识。

三年级时,我们班级共演了《木偶奇遇记》的集体舞台剧,故事分为上下两幕,主要角色都是双人制,旨在实现全员参与,深化角色饰演效果,指导学生深入阅读,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深刻理解,侧重于动作创编、人物心理揣摩和情感表达。在同一场大型舞台剧中,与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如何做到自然妥当,在排练过程中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如何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是此阶段的重要目标。

四年级上学期的神话故事舞台剧,则增加了“不确定性”和对故事表现形式的创意性要求。具体做法是先由各组学生提交本组感兴趣的故事,我权衡表演效果后,从学生提交的故事中精选出10个,由10个小组抽签选取一个神话故事。之后,组内成员围绕这个故事再展开对不同版本的同一故事的系列阅读,集体创编剧本,做好组员分工、道具准备、日常排练等工作,以此增加组员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从文本性故事到舞台剧的编排和展演,这个转化过程对小学四年级学生而言,挑战性可想而知,因为每个环节都面临着不同的问题、矛盾和冲突。在此过程中,学生采取何种态度应对问题,采用何种方式解决问题,学生需要思考、需要妥协。这样,学生们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在整个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小组舞台剧属于小组共读后的成果展示,但最终目标则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因此,在各小组进行舞台剧展示时,班主任要注意评价的导向性。我不仅组织学生讨论,还设置了多个不同的奖项,如团结协作奖、审美创意奖、最佳风采奖、最佳编剧奖等。每个阅读小组都是一个小小的学习共同體,全班分组展示的是不同的学习共同体的风采,成果展示不为分出高低,而是寻找不同小组的特色和亮点。当然,各组的展示效果自然会有差异,因此展示结束后,我还引导学生参与复盘式反思重构,将“各组差异”变成新的学习资源。在一次次的“复盘”过程中,学生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语文学科(教学)与班级建设融合的途径有很多,本文探讨的是我借助《快乐读书吧》栏目内容,开展小组共读活动,以此促进学生自主策划、沟通协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该项实践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与我在班级持之以恒地推动小组建设也不无关联。可见,在学科教学与班级建设融通主题探讨中,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坚守“一切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这一根本目标,选择合适的策略推动,对学科教学和班级建设工作都有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学科育人班级建设能力提升
关于协同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学科育人的思考
以审美的方式教学历史
“家文化”班级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研究生团组织与班级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探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小学数学学科育人探微
论小学语文结构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