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单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单元。说特殊,是因为这一单元以“走近鲁迅”为主题,选择、编排了相关的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说重要,是因为这一单元紧紧依托着特殊的主题及相应的文本,安排的“语文要素”其中之一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笔者认为这里有两种考量:其一,这是对第八单元选文特点、特质的回应和观照。因为鲁迅生活、写作的年代离同学们遥远,当年的时代背景与同学们的生活已经相去甚远,当时的语言表达也与现在的语言表达有一定的差异,同学们需要选择并借助一定的资料,才能真正读懂课文、理解人物。其二,这是对五年级上册学习的“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语文要素”的延续与推进,针对不同难度的文本,发挥资料的不同作用,同时体现了语文素养的衔接与深入。两相结合,为“语文要素”的落地、落实提供了实现的可行路径:学会选择资料,共同理解人物。
一、基于不同的文本:学会选择资料
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结合“走近鲁迅”主题的学习,结合相关“语文要素”的落实,和同学们一起学会选择并借助相关资料,既是共同理解人物形象、领会文章主旨的重要支撑,更是和学生一起进行挑战性的学习与实践。
基于共同的主题,学习不同的文本,要学会选择关联度高的资料。“走近鲁迅”主题单元中,编者为我们选取了《少年闰土》 《好的故事》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四篇课文,前两篇精读课文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后两篇略读课文是别人写鲁迅的作品。面对不同的表现视角,面对小说、散文、现代诗歌等不同的表达形式,学会选择相应的资料来支撑同学们的语文学习过程,支持他们理解人物形象、领会文章主旨,显得尤为重要。
选择写作背景等资料,更好地理解闰土这一人物形象,并在一定程度上领会文章的主旨。《少年闰土》一文节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文本以“我”的回忆为线索,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表达了“我”和他之间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笔者和同学们一起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初次相识时的闰土是纯朴的,讲新鲜事的闰土是能干的、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是鲜活的、可爱的。但如果能够借助于《故乡》部分章节以及鲁迅写作《故乡》的背景等相关资料,我们对“闰土”这一形象及文章主旨将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选择《故乡》中精彩的细节,理解长大之后的闰土。在笔者和同学们共同阅读的《故乡》原文中,有这样一些关于闰土的细节描写,与《少年闰土》中关于闰土的描写形成了强烈而深刻的对比。“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少年闰土机智而勇敢,中年闰土凄凉而黯然;少年闰土见多而识广,中年的闰土木讷而遵从;少年的闰土无拘无束、无忧无虑,中年闰土规规矩矩、穷困潦倒。
当同学们无法理解“闰土”这一形象的巨大变化时,选择《故乡》写作的背景资料来支持学生们的学习,也就能更好地理解鲁迅生活的时代和当时中国的农村。小说《故乡》的选材,是鲁迅先生1919年从北京返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借助于闰土这一形象的变化,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三十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以闰土为代表的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准确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正如《故乡》中的那句“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所概括的那样,亦如闰土所讲述的那样,“农村做人总是难,一点东西拿出去总是要捐三四回”的悲惨处境。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中年闰土变得木讷无言、尊卑有序、生活潦倒,就有了现实的支撑。同学们了解了写作背景,也就能够理解《故乡》,理解闰土了,更能够理解《少年闰土》所表达的情感与《故乡》整篇小说所表现的主旨之间的明显差异,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和《少年闰土》的学习有所不同的是,选择作品评价等资料,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好的故事》这一主旨,体会梦境的美好,更感受到稍纵即逝的怅惘和失望。选择时代背景等资料,更好地理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爱憎分明以及“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情怀。选择前面三篇课文的相关资料以及其他关于鲁迅的资料,我们才能真正读懂作家臧克家笔下的《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真正理解作者笔下那个为人民无私奉献的鲁迅、那个做真正有价值的事情的鲁迅。
二、链接相关的资料:领会文章主旨
宁波大学郑东辉教授在《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评价:内涵与路径》一文中,认为同学们的学习应该呈现出这种样态:“学生运用各种高阶思维去解决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经历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进而掌握学科核心知识及其思维方式,建构具有迁移意义的知识图谱,发展具有批判性与创造性的学习品质。”结合“走近鲁迅”主题单元的学习,让同学们在学会选择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方法,领会文章所表达的主旨。
在链接中,把所选择的资料用活、用足、用到位。《好的故事》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创作于1925年。当时鲁迅先生生活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深感社会的黑暗,就像处于异常“昏沉的夜”。但这一切,对于当下的同学们而言,要理解、领会文章的主旨,的的确确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如果在同学们学习文本的过程中,实现文本与资料的有效链接,那么学习的难度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
在充分品味、朗读文中所描绘梦境的语段,感受梦境的美好基础上,链接文艺理论家冯雪峰、鲁迅研究奠基者李何林等两位作者关于《好的故事》一文的论述及注解,对于同学们理解、领会文本中的真实情感是有很大帮助的。
“这一幅美丽的生活图画也绝不是模糊的,而是十分清楚和真实的,它像记忆中的江南农村的美丽景色那样实在,像河岸美景倒映在澄碧的河水中那样分明……作者希望着这样美丽的生活,是这篇作品的主要精神。” (冯雪峰《论〈野草〉》)
“在黑暗的现实中,他(鲁迅)强烈地追求美好的事物,把美好的事物描绘得非常‘美丽,幽雅,有趣,艳绚多姿;表面是在描写风景,眷恋故乡的景物,实际是有所象征或寄托……” (李何林《鲁迅〈野草〉注解》)
当同学们和笔者一起阅读、一起品味过这两段文字之后,关于《好的故事》中“美的人和美的事”“美好的梦境”等理解,就可以有一定的深度了;对于《好的故事》中美好的梦境所寄托的深意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读懂了,那就是鲁迅先生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在领会了《好的故事》中鲁迅先生那份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之后,再深度链接《野草》创作的时代背景等资料,同学们对鲁迅先生的向往就更能感同身受。
《野草》中有23篇作品,是鲁迅先生创作于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而这期间,鲁迅先生正经受着一系列的持久、广泛、深刻而严峻的考验:1925年1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开展以驱逐校长杨荫榆为中心的斗争风潮。1926年3月,“三一八惨案”等。这中间贯穿始终的是鲁迅先生同反动军阀及其形形色色走狗们的持久而不懈的斗争。所有这些,恰似一股风暴,旋转、升腾、呐喊,化作了《野草》,自然也充满了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希望与绝望的矛盾,光明与黑暗的矛盾,更有一种指向黑暗的硬骨头精神。正如著名哲学家胡绳先生在《鲁迅思想发展的道路》一文中所评价的那样:“ 《野草》这一散文诗的结集最深刻地表现着他(鲁迅)在大革命过程中的悲观、绝望、矛盾、愤慨和苦痛的追求的心情……鲁迅的伟大就在于他能够通过大悲观而走向真实的大希望,通过绝望而开始去学习‘别种方法的战斗。”有了这些重要的资料支撑,著名书画艺术家夏明钊在《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题解》中关于《野草》的评价—“洋溢着作家的人格力量,激荡着批判的浪花,磅礴着无畏的气概,闪耀着希望的光芒,充满着向上的精神,响动着战斗的鼓点……”等资料,与同学们的语文学习就有更近的距离,并发生了联系。
当然,基于不同的文本、不同的主旨,链接的相关资料也应有所侧重。《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链接的资料可以是鲁迅先生逝世前后一些情况的介绍、别人写的有关鲁迅先生的文章、鲁迅先生自己写的文章等,比如,巴金先生写的《悼鲁迅先生》,学生们就能从中真切感受到鲁迅先生的深刻影响。《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链接的资料则要更为多元、更为丰富,如鲁迅先生《自嘲》中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再如鲁迅先生《野草》中“题辞”的话,再如鲁迅的经典名言等,还有作者臧克家在《臧克家全集》中关于《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創作背景的介绍:“所以,它的思想内容是深厚的,耐人寻思回味的。两种人、两种人生观的鲜明对比,使它有着永恒的意义,所以受到读者欢迎,反应强烈。”有了详实的资料支撑,同学们对《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首诗的理解、对鲁迅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也许会深入许多、深刻许多。
三、聚焦共性的主旨:培育人文精神
诸如“走近鲁迅”这样的主题单元,就是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最优作品、最好载体、最佳路径。借助文本,聚焦鲁迅先生的忧国忧民。正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最后一小节所表述的那样:“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文本中详实描述的“伯父在笑谈‘碰壁中抨击旧社会”“伯父热情地救护和帮助黄包车车夫”“伯父关心女佣阿三”等。再如文本一些关键处的表达:“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样的表达在文中还有很多很多,在“走近鲁迅”单元的文本里还有很多很多。面对身世的遭遇、当时社会的黑暗、与反动派斗争时屡屡遭遇的挫折和迫害,鲁迅先生表现出轻蔑、自信和乐观;当面对贫苦百姓,鲁迅先生充满了同情与关心,他为天下穷人的出路而忧虑,又为自己无力解救苦难中的穷人而叹息。正如《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里所描写的那样:“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这样的鲁迅先生,一定能打动并深深烙印在学生灵魂的最深处,成为同学们一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借助资料,聚焦鲁迅先生的爱憎分明。如果说同学们能够从“走近鲁迅”主题单元的四篇选文《少年闰土》 《好的故事》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能够感受一个童年伙伴的形象、一份象征美好的梦境、一个爱憎分明的鲁迅、一个鞠躬尽瘁的鲁迅,那么同学们一定能借助更多的、有选择性的关于鲁迅的资料、作品,感受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更感受作者鲁迅先生无比分明的立场与爱憎。借助资料,聚焦鲁迅先生的爱憎,其实也在影响、培育、锻铸我们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这样的人文精神及其影响不仅仅在今天,更在未来,一定会伴随同学们今后的语文学习、人文阅读。试想:当我们读到《呐喊》 《彷徨》时,当我们读到《狂人日记》 《孔乙己》 《药》 《风波》 《祝福》时,当我们读到孔乙己、阿Q、祥林嫂、狂人等经典的人物形象时,鲁迅先生作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其作品中寄予的爱与恨,饱含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定会在我们的血液中流淌、传承、发扬,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评价鲁迅时说的那样:“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学会选择资料,领会文章主旨,既是一个“语文要素”,更是一份学习能力,还是涵养人文精神的重要方式、路径与目的。正是因为选择了关于鲁迅的重要资料作为支撑,鲁迅的形象、品质与精神才会与文字、语言相伴相随,潜移默化于同学们的灵魂与血液之中,正如毛泽东所评价的那样:“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 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张国宝,南京市力学小学副校长兼副书记、中小学高级教师、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