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灰雀》与《司马光》 《掌声》 《手术台就是阵地》四篇构成了三上第八单元的阅读篇目,共同演绎“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的人文主题。
初看课文题目《灰雀》,似乎容易让人以为这是一篇写动物的文章。但通篇读后,“灰雀”的确是全文的关键角色,联结着列宁与小男孩,推动着故事的进展。简明流畅的情节中,满溢着列宁与小男孩对灰雀发自内心的喜爱;充满智慧的对话中,更有列宁对小男孩满满的关爱和呵护。
1. 列宁对灰雀的爱“浅藏”在文本的多处。“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这是灰雀让人喜爱之处。每天来公园散步的列宁,对它们早就喜欢在心,已然成了亲人一般。于是“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列宁“每天”“每次”“都要”“经常”的表现,已不是一般性的认识,而是十分关切的朋友。只要走进公园,见上灰雀已经成了列宁的必备动作。一旦发现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便“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一个寻常词语“找遍了”,那该是怎么样地找寻啊?应是不放过每棵树、每根树枝、每簇花丛、每片草地;应是从树下找到花丛里,找到石缝中,甚至找到河边……可依然还是没有找到。在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中,“天气严寒,它怕冷”“多好的灰雀呀”,百般惋惜与无奈中,我们分明能感触到列宁对灰雀的浓浓喜爱和真切关心。
2. 小男孩对灰雀的爱稍稍有些“隐藏”。语言是最容易暴露出一个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当列宁询问小男孩有没有看见过红色胸脯的灰雀时,小男孩的回答“没……我没看见”,一处省略号形象地表现出小男孩吞吞吐吐、犹犹豫豫、欲说还休的模样。男孩“看看”列宁,不是“看着”“看到”“打量”,这是有话想说,但又不敢直说。于是就很肯定地回答“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这是生怕列宁为灰雀而担心,因为他知道列宁和他一样是多么地喜爱灰雀,甚至比他更加喜欢。“第二天……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这是小男孩放回灰雀之后的情形,他没有立即“逃离”列宁的视线,明知事情即将“败露”,可还是舍不得离开白桦树,其实是离不开树上“欢蹦乱跳的在枝头唱歌”的那只灰雀。即使被列宁看穿,冒着被列宁批评的可能,依然不舍得离开灰雀。这不是喜爱到极致,还能是什么?
如果说列宁对灰雀的爱是“一眼”便能读出的,那小男孩对灰雀的爱是要“多看了几眼”才能读出的,还有列宁对小男孩的爱就不是用“平常眼”能够读得出的了。当小男孩吞吞吐吐“没……我没看见”时,列宁是何等心细,怎会不有所察觉?细节中见伟大,列宁没有立即点破,更没有大加斥责,而是表现出对活泼可爱的灰雀的高度担心:“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一句“它怕冷”道出了“真切担忧”,但灰雀真怕冷吗?这里更见列宁的智慧了。灰雀,常见于海拔1500~4000米的高山带,显然,灰雀不怕冷,列宁怎会不知道这个常识呢?紧接着列宁表达出极度的惋惜:“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这是在欲擒故纵,用强大的反差表达内心的喜爱与见不到的痛苦。当男孩告诉他“一定会飞回来的”,列宁却故作诧异:“会飞回来?”依然沉浸在对灰雀浓烈的期盼中,期待着小男孩快些行动。明明早有察觉,却不捅破尴尬,这是对小男孩的友善呵护,更是通过推心置腹的感人话语,使小男孩内心受到震动、感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列宁的一句疑问,看似不够肯定,恰恰很好地给了小男孩回转的时空余地。再读读“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那个画面充满诙谐,极富喜剧味儿,再品品列宁望着归来灰雀说出的那句意味深长的话语:“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略带一丝调侃,恰似给犯错男孩一粒糖果,该是何等宽容与等待啊,这份爱,至深且绵长。平实的对话中,满是列宁给小男孩带来的温暖阳光。
3. 阅读原文,还能感受到灰雀对小男孩“爱”得真挚。“灰雀张开了自己的短嘴,从白桦树上朝叶戈尔卡看了一眼。叶戈尔卡心里战兢兢的。灰雀会出卖他,眼看着就要把一切告诉列宁。但是灰雀并没作声。它明白了:叶戈尔卡不是那种讨人厌的孩子。干吗出卖他呢。”灰雀的“看了一眼”“并没作声”,鸟通人情,因为小男孩喜欢灰雀,才捕捉回去笼养的,只为了时刻在身边,如影相随,并无丝毫要伤害的意图。当然,这是本文中没有展现出的内容,权作补充,但作者之用意是显然的。
有些故事,并非得矛盾重重,抑或意外屡屡,有的只是彼此都为同一目标,殊途同归。列宁、小男孩、灰雀之间,真情也好,误会也罢;谅解也好,期待也罢……注释着人世间千百种的爱。有真情表达的爱,有弄巧成拙的爱,有守望转身的爱,有心有灵犀的爱……
《灰雀》一文中描写列宁的笔墨显然多些,但教学中是否就以列宁为中心人物,笔者以为不尽然。文中對列宁言行的细致描写都在为小男孩的出场做铺垫,一次次对话就是一个小孩儿由撒谎到自我改正的心路历程。像这样把大人物和小人物放一起写、相互烘托的文章并不少,如《爱迪生和小女孩》 《杨氏之子》等,这样的文章常常是既表达了大人物的亲和与智慧,也表达了小人物的率真与善良。笔者以为,此类文章主角不妨设为“双主体”。这篇文章因灰雀丢失而起,也因灰雀回归而收,充满情趣,爱意交融。
通读几遍,唯有一处疑虑。课文开头便提及的共有“三只灰雀”,可除了开头部分提及两只胸脯粉红的灰雀之外,文中再也没有提及,一直到最后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归林时,也没有提及。是原文作者本就没有提及,是译者疏忽而漏掉,还是编者误删?当然,两只灰雀本就一直在,只是没有写出来罢了,无伤创作意图。
读读,品品,想想,真有意思。
(姜树华,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教育家培养对象、江苏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书记兼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