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楠:《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2021-05-30 10:48郑楠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1年1期
关键词:折枝李树王戎

郑楠

一、聊天导入

1.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齐读课题)同学们课前都进行预习了吧?那你们有没有发现,今天的课文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称这样的文章为—文言文。(板书:文言文)

2. 通过课题,你知道这篇文言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吗?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古代人是如何讲述这个故事的。

二、初读感知,读通读顺

咱们今天要进行一个文言文大闯关,闯关秘诀就是—认真倾听、认真思考。

第一关—听故事

1. 出示要求:

(1) 第一遍听:听字音,注意红色的字。(戎 诸 竞)听完后,你有什么提醒大家的?

(2) 第二遍听:听停顿。边听边画小斜线。(师示范)总结:文言文要想读正确,就一定要读出停顿。出示标好分隔号的课文)。

【设计意图】由“听”进入文言文,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也无形中指导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读音和停顿很重要,也为后面的“读”奠定了基础。

第二关—读故事

1. 出示要求:自读两遍课文,同桌互读一遍。读好字音和停顿。

2. 指名读课文。带拼音和停顿号读、去掉拼音读、去掉停顿号读。

【设计意图】文言文的学习,首先要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尤其要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三、精读思考,感悟文意

1. 同学们,这个故事选自哪里?你怎么知道的?(引出注释)

2. 请同学到前面演示:先看到文中序号,再去注释中找到同样的序号,最后把注释中的意思带入文中就可以了。

3. 默读课文,借助文后注释试试能不能读懂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此处主要是对学习文言文方法的渗透,有了前面的说和读,这时候将注释引入,学生方法的习得稳扎稳打,文意的理解也水到渠成。

第三关—讲故事

1. 通过注释我们知道,故事里的主人公王戎从小就很聪慧,长大后还是“竹林七贤”之一呢,在他七岁的时候—

(1) 出示第一句,他在干什么?

(2) 同学们猜一猜,“诸”是什么意思?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3) 一群小朋友外出游玩,他们会做些什么呀?他们的心情如何?(指名说)

2. 王戎那天和小朋友游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呢?下面的故事我想请同学们来接着讲。

(1) 出示: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指名读)

这棵李树长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道边就是路边。(提示把话说完整)你看到了一棵怎样的李树?(生答略)这句话中哪个词写出了李子多?(多子折枝)你还从哪里看出李子多的?(课文插图:图上的李子多得都把树枝压弯了,这就是—多子折枝。齐读。)

总结:这就是故事的起因了。那经过呢?

(2) 出示:“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如果是你站在这棵树下,你望着这满树又红又大的李子,你想做点什么?(指名说)文中的孩子跟你一样,这就是“诸小儿_______取之”,你能换一个你觉得也合适的词语吗?(争先恐后、你追我赶)这就是文中“竞走”的意思,“走”在文言文中是“跑”的意思,我们一起读这一句。

他们争着抢着去干什么呀?(摘李子)文中哪有“李子”这两个字?(之)非常好,文言文中会出现很多“之”字,它通常是指文中出现过的人或物,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文来了解它的意思。

(3) 接着“人问之”,小伙伴们会问什么?你来问问。(指名答)孩子们问了这么长一句话,在文中用一个字就概括了,哪个字?(之)是的,“之”还可以用来指代句子。你现在就是王戎,你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不动”吗?

生答:“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此必苦李”。

师引导填空:“王戎刚想上前,却看到这棵李树_______,他想,这棵李子树长在路边,如果李子甜的话,就应该_______,可这棵李树却_______,所以_______。” (相机补充“什么是苦李”)引导理解“此”—这棵李树上的李子一定是苦李。

所以王戎说“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此必苦李”,王戎对自己的判断非常自信,哪个字告诉你的?(“必”字)

总结:这就是故事的经过了。

(4) 小伙伴听了王戎的话,会怎么说怎么做呢?“取之,信然。”“之”指的就是李子。“然”是“这样、如此”的意思,在文中指什么?孩子们相信了王戎说的“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此必苦李”是对的。

总结:我们在读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把作者省略的内容读出来、讲出来。

(5) 如果你是王戎的小伙伴,你这时候会对王戎说什么呢?(引出“善于观察”并思考)

3. 让我们再次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一会会我找两位同学上来讲这个故事;一个用文言文讲,一个用自己的话讲。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讲故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并与理解课文时的说故事大意不同,不仅要求学生将文言文转化为现代语言,还要能按一定顺序完整讲述。参考注释、联系上下文、看图等方法都可以用上来。

第四关—演故事关

1. 出示要求:“天小童星选拔赛”。

内容:王戎不取道旁李。

角色:王戎、小伙伴二人、旁白一人。

流程:四人一组准备,旁白可以用文言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說。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价。

2. 选两组上台演。

【设计意图】对于文言文这一陌生的文学体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较重要。本文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演一演”让学生动了起来,在演的过程中,既考察了前面所学,又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四、回归到读、背课文

1. 同学们对这个故事的意思都理解了,那你们能这样读吗?咱们古代的文言文可是竖着读的,还没有标点呢!(出示并齐读)

2. 总结:今天的文言文大闯关,同学们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吗?(板书:看注释、多读、多想)

3. 最后,我们来写一写今天的生字。(出示“戎”字)这是一个会意字,一个人左手拿铠甲,右手拿刀戈,两部分合在一起代表“武器”,可以组词“兵戎相见”。请大家伸出手,跟老师写一写,横、竖撇、短横、斜钩、撇、点。

【设计意图】再次回归全文的阅读,读中开始,读中结束。同时,字的教学不可忽略,因此设计教学了“戎”字,从字形、字理上着手,教写的同时,也渗透了汉字文化。

(作者单位:南京市天景山小学)

猜你喜欢
折枝李树王戎
神童王戎
神童王戎
江城
王戎识李
王戎识李
李树的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分析
我的芙蓉李树
金缕衣
爱打电话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