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起步阶段教学指导研究

2021-05-30 10:48:04王慧敏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1年9期
关键词:童话重点习作

王慧敏

习作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是人生又一次学话,是用笔学说书面语言。心理学上强调人的成长学习存在关键期,习作的关键期无疑在小学中年级,那么三年级上学期就是重中之重的起笔阶段。怎样让学生在提笔下文时,不过于恐慌,怎样让陌生的书面语从心里自然而然流淌至笔尖,让学生从心里悦纳习作,可能是三年级上学期习作指导的首要问题。

统编版语文教材重视阅读与习作的关联,单元语文学习目标也多是从阅读和习作角度联合提出。教材每册都置有习作单元,其课文和习作例文的要义不言而喻。但即便课文典范可学,很多三年级学生依然习不得法,写不成章。笔者认为还是那“步”没有起好。

从内容到主题,从文题到篇章结构,这些习作要素三年级学生根本顾不过来,也没法顾得过来。为走稳第一步,开好第一笔,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梯子,这个梯子就是模式。笔者把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八次习作做了一次模式上的实践尝试。

一、让习作起步立根固本

习作一是“猜猜他是谁”。习作指导中有个思维导图,从“他”的外貌到性格特点再到兴趣爱好,多角度引导,提示得非常好。这个思维导图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聊起来,但问题是在下笔成文时,学生往往不知道怎样把外貌写出特点,把性格写得真实可感,不知道怎样谋篇布局。基于此,笔者设计了一份专属的“固话模式”。

习作一:猜猜他是谁

一、为他(她)画张相

请仔细观察班上的某位同学,把他(她)的样貌画下来,相信你一定能抓住他(她)外貌的独特之处。

二、习作锦囊

1.外貌篇。从他(她)的眼睛、鼻子、嘴巴、发型、身材等方面,选择两三处,用上一两个贴切的词语进行描述,尝试连起来并用上比喻或想象等手法,把外貌写有趣。

他(她)的_______,好像_______。他(她)的_______,就像_______。他(她)有着_______,整个人看起来好像_______。(此段可以作为习作第一段)

2.性格篇。(略)

3.爱好篇。(略)

这样细致到每一段的人物观察卡,相信大部分学生不是感觉在习作,而是在玩识人游戏,画中识人,话中识人。“外貌篇”“性格篇”“爱好篇”的细致分解,不仅让人物特点更加鲜明,还让学生有了组织语言的构段概念。

习作二是学写一篇简单日记。很多学生初写日记,都像是流水账一样。其实学生一天会发生很多事,只是不会选择。有些孩子即使选了其中一件事来写,也写得干巴巴,不知道怎样写具体。于是,一份表格式的日记记录卡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习作二:写日记

1.我已经认真预习语文书第24页,并思考书中问题。

2.根据今天的实际情况,完成填空。

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星期_______ 天气_______

3.回忆一下今天有意思的事。我做到的:_______ ;我听到的:_______ ;我想到的:_______。

4.发表点評。用几句话点评一下今天你的所见所闻吧!

作文中最不可缺失的,就是真情实感。那么,怎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呢?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以及种种喜怒哀乐,从而表现出最大的真实和可信。三年级的学生尽管缺乏生活的阅历,生活场景也较简单。但每天的回顾与反思都在唤醒心灵。每一天都在日记中沉淀下来,凝结成他们童年美好的回忆。

习作三是要从所给词语中选择编写一篇童话故事。读童话那可是学生的最爱,编童话也难不住孩子,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但是想要在规定角色中编出有趣味、有逻辑的童话那可是太难了。于是,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份童话构思导图。

习作三:我来编童话

一、为你的故事圈画出一两个角色,并选择时间、地点,还可以添加你喜欢的角色。

角色:国王  啄木鸟  玫瑰花

时间:黄昏  冬天  星期天

地点:厨房  森林超市  小河边

二、我的童话故事题目是_______,故事中主人公的特点是_______。(用一两个关键词概括品质特点)

三、我的故事一波三折,充满想象。理清思路,简要写清起因、结果,故事的发展要围绕角色特点,写出两三个波折。

起因:_______;波折1:_______;波折2:_______;结果:_______ 。

这样一篇童话构思导图,一波三折的要求看似拔高了学段要求,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此框架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例如有学生写孔雀比美的故事,如果没有框框的限制,他们笔下的孔雀比美可能只是比谁的羽毛鲜艳。有了情节波折的模式限制后,他们想到孔雀的美除了羽毛的外形美,还有谁飞得高、谁捉虫的本领强,甚至想到孵化小孔雀,没有艳丽的羽毛却充满母爱的雌孔雀的心灵美。故事在波折中有了耐人寻味的童话美感。

“固话模式”虽然看起来较为呆板,可能有落入模式化的嫌疑,但“固话”不是固定了学生习作的话语,而是固化了学生习作的根,立根才能固本,就像盖楼打地基一样要扎扎实实,方方正正。“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学生语言图式建构的黄金时期,模仿、记忆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

二、让习作起步扶放有度

习作到了第四篇可以尝试慢慢放手。续写故事被安排在了连续两个单元的童话故事学习之后,学生联想与想象的细胞已经被激活。虽然是续写故事,但并非天马行空完全自由想象。习作指导页的插图已经有了明确的导向,帮助李晓明度过一个特别的生日。插图语义明确,但三年级学生容易思维定式,看到插图就想到“看图写话”,而对于习作训练的重点“想象续编”却容易置之脑后。为避免习作“头重脚轻”,更为预防“喧宾夺主”,在设计习作单时笔者直接给定故事起因,让学生直奔重点,迅速进入主题。

习作四:续写故事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一天,下课了,同桌小红和小华讲起了家人给自己过生日的事。小红说:“我上个星期过生日,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很大的生日蛋糕,全家给我庆祝生日,那一天我非常快乐。”小华说:“我也刚满九岁,全家人一起给我庆祝了生日,我觉得无比幸福。”他们的谈话被周围的同学听到了,大家都围在他俩的周围,七嘴八舌地讲起自己的生日。

李晓明看着同学们一脸幸福的样子……

作文起步,学生容易抓不住重点。怎样教给学生抓住重点去写,帮助他们省掉开头和结尾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让中间部分更加突出,让习作要求领跑全文。

习作五写的是“我眼中的缤纷世界”,习作六写的是“这儿真美”,都和观察密切相关。但细究下来,发现两篇习作也是有区别的:习作五要写“物”——植物、动物及人物都可以,重点是写出自己观察后的发现。习作六要写“景”——自然景、人文景都可以,重点是写出这个地方的变化之美。

为更好引导学生能抓重点,不至偏颇,以习作五为例,笔者设计了习作对话卡。

习作五: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常规要求:(略)

本次习作要求(1~4颗星):

1.你有一颗好奇的心,善于发现,留心观察。(☆☆☆☆)

2.观察细致,加入自己的想法,描写具体生动。(☆☆☆☆)

3.注意事物或场景的变化,调动多种感官,写出真实的感受。(☆☆☆☆)

4.尝试用改正、增补、删除3种修改符号修改作文。(☆☆☆☆)

读了你的文章,老师想对你说____________。

这样的训练不仅让学生明确习作重点和要求,还有效内省,培养作后自主修改的习惯。“移动模式”倡导学生自由表达的同时,更注重加强老师的指导,这个“导”要导得恰到好处,要“导”在关键处,突出一个重点,那就是学段习作教学目标,同时也是单元习作学习目标。

三、让习作起步有法可依

習作七是“我有一个想法”,这与单元口语交际联系特别紧密。在习作之前,笔者设计了一份预习单,用口语交际学到的观察生活视角选材定点。

习作七:我有一个想法

1.热身准备。你所选的现象是什么?写你发现的现象,可以是令人称赞的行为,让人温暖的事件,也可以是生活中不文明的现象。

2.学习单。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个现象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你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从观察的现象到现象的成因分析,从现象造成的结果到给予改进的建议,思路一目了然,习作条理清晰可操作。这个简单的习作提示,给了学生明确的导向。给定不是限定,是让文笔在规定航线里自由飞行。教师的指导作用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巧在点拨,妙在开窍。

经过以上七篇习作的训练,从模式填空起步到半给半足的扶放结合,已为学生习作起航给了足量的加速度。接下来可以开启“飞行模式”了。习作八是一篇要求写事的文章,文题范围是“那次玩得真高兴”,重点在于突出高兴心情,事情叙述有条理即可。这与前面习作二有相似之处,不宜给定形式范式,应从内容要求入手,以事写情,情融于事。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技巧总结

1.要交代事情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2.玩的过程可以用“先”“接着”“然后”等词语突出层次性。

3.加上动作和神态描写使文字更生动。

4.心理描写突出高兴的心情。

这两篇习作笔者都没有给学生设计过多的条条框框,而是创设了贴近生活、宽松自由的习作环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表达的需要。

由此,习作起步经历了一个从固话模式到移动模式再到飞行模式的一次试航。固化模式是习作起步的基础,移动模式为习作起步引领方向,飞行模式给定习作重点则是自由飞行的保证,真正实现由“授人以鱼”变为“授人以渔”。

猜你喜欢
童话重点习作
重点推荐
童话镇
琴童(2017年12期)2018-01-09 12:50:36
秋天的童话
午夜童话镇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今日重庆(2017年2期)2017-03-04 01:59:12
重点报道
中国火炬(2015年2期)2015-07-25 10:45:23
重点报道
中国火炬(2015年1期)2015-07-25 10:26:24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