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姓教,生命与教育同在

2021-05-30 10:48陈秉章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1年9期
关键词:大槐树晚晴母校

编者按:陈秉章先生是江苏省第二批特级教师、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曾当选江苏省第六、第七、第八届人大代表,《小学语文研究》(《七彩语文·教师论坛》前身)副主编,仪征市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他热爱教育、关爱儿童,几十年如一日在教育一线辛勤工作,开拓创新。退休后,他仍关心、支持学校发展,指导、帮助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是我们广大教师学习的榜样。值此教师节之际,刊发陈秉章先生及其弟子的一组文章,以飨读者。

我当了一辈子小学教师,只是做了一个普通小学教师应做的事:一辈子坚守教学一线,一辈子陪伴孩子成长,一辈子风雨兼程炼初心。“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我的人生体验,主要有三点。

一、课堂情缘

耄耋之年,心向校园,情系课堂。每到听课日,腿脚长精神。老友不解问:“还在忙什么?有福不会享,何苦这样忙?”时人不识余心乐,最美时刻在课堂。课堂有生命互动,有智慧碰撞,有理想飞翔。

在一年级语文课《雪地里的小画家》中,“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音韵悠扬,书声悦耳,字字传情,屏幕上显现“小马画月牙”鲜活灵动的画面,学生的身子随之晃动起来,随景随情边吟边演……读到“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我这颗年老的心也插上翅膀与童心齐飞。学生多么可爱,学生多么可敬,学生是希望所在。“將谓偷闲学少年”,至真至美在课堂。

执教的40年中,我从未缺教过一节课,可谓“咬定教研不放松,立根原在课堂中。千教万研求发展,任尔东西南北风”。退休后,我听了2000多节随堂课,写了数百万字的评课稿,捕捉教学闪光点,诱发思维火花,乐此不疲。

二、生命记忆

退休后,我路过一家电器维修门市,年过半百的店主激动得像孩子一样上前叫“老师”,拉着我的手,激动地问:“还记得我吗?”我说很面熟。“还记得东门大槐树下那杯水吗?”“大槐树”激活了我的记忆。那是40年前的一次支农劳动,这个学生捡麦穗、拾蚕豆,干得汗流满面。休息时,唯有他没有旅行水壶,干坐在那棵大槐树下,当时,作为带队教师的我递给他一杯水解渴。这杯水流进他的血液,沁入心灵,将这份师生情延续至今。

人老念旧,我回乡看看曾经任教过的一所山村小学。学校已并入中心校,我遇到几个当年的学生,他们皆已年过花甲,谈到当年为学校上捺山搬沙建厕之事,个个记忆犹新。他们说,一辆板车7个人,教师掌车把,学生推,冷饭团,白开水,清风明月不觉累。大家竟然还记得我教他们写的《搬沙诗》:“校无厕所如厕难,搬沙建厕上捺山。板车窝箕齐上阵,师生同心不畏难。黄沙粒粒生异彩,捺山俨然是金山。一路欢歌一路笑,双轮飞车一日还。”面前的这几位花甲老人,就是当年村小“戴帽初中班”的学生,如今,他们扎根山村,各有所成。

难忘“三代师生会”。2016年暑假的一个夜晚,电话里一个亲切的声音,称我“老校长”,说她是我的学生周金萍的学生,是实小88届毕业生,他们班师生回母校聚会,邀请我参加。周金萍是我任教时所教学生中非常优秀的一个,师范毕业后回母校任教,善教善研,“古诗文辅读实验”成效显著,后至北京市海淀区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她对母校和任教班级学生有特殊感情,组织了实小百年来的首次“三代师生会”。这一届的毕业生皆已人到中年,成家立业,师生心心相连,全班40多人准时从海内外如约而至。母校已搬迁,即以原校移植过来的一棵老垂柳为背景合影留念。师生围坐交谈,寻找童年记忆,感受人生启蒙,重温师生情、母校爱,其乐融融。有道是:“师生情无价,最是心意真。三代师生会,人间有奇恩。”

三、晚晴远眺

2019年,天宇社区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当时代好少年”主题教育活动。社区工作人员来问我,有没有时间给孩子做一次关爱教育报告。我说,这是重要的事,我一定准时。退休后,我参加市“关工委”工作,担任“关爱教育报告员”“家庭教育宣传员”“青年教师辅导员”。社区、街道、乡镇学校,有约必到。每次关爱教育报告,我都像当年上公开课一样精心准备,因时、因地、因校, 联系学情,结合实例,注重针对性,与学生互动,沟通心灵。2019年正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见证了祖国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而今步入晚年,时不我待,是我最真切的人生体验。2021年,又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传承红色基因,激励当代少年早日成栋梁之材,听党话、跟党走,我义不容辞。

晚晴远眺,我心中充满欢乐的阳光,充满百年梦圆的美妙遐想,“红烛一心亮到底,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就是我的人生追求。

猜你喜欢
大槐树晚晴母校
藏石赏石怡晚晴
大槐树寻根
告别母校
大槐树
我为抗疫献晚晴
大槐树
门前的大槐树
你知道爱因斯坦的母校在哪儿吗
母校情
亲爱的母校,你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