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
一、感受水墨画,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请看——(播放视频)谁知道这是什么画?看完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
像这样用水和墨,用黑白等简单的颜料作的画,是我国传统绘画的代表,叫水墨画。(出示字幕,板书“水墨画”)“墨”,是今天要学的生字,上面是黑,下面是土,表明墨汁是用黑灰制成的。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叫《童年的水墨画》。这幅童年的水墨画画了些什么呢?请大家自己轻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了解组诗,认读生字
1.课文读完了,《童年的水墨画》画了哪几个地方?(出示课文,指名交流,板书“溪边”“江上”“林中”)
2.这三个地方的场景分别是课文中的三首小诗。像这样,同一诗题下面有几首小诗的诗歌形式,我们称它们为“组诗”。
3.刚才同学们自读了课文,生字词你会读了吗?(出示生词,指名朗读、正音)注意“扑腾”的“腾”在这里读一声,“水葫芦”的“芦”、“蘑菇”的“菇”在这里读轻声。(出示斗笠图)猜猜斗笠是用什么做成的?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课文有三首小诗,我请三位同学每人读一首,其余的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你最喜欢哪首诗中描绘的图画?请大家拿起课本,认真听。(点评、正音)
2.你最喜欢哪幅画?说说理由吧。(指名交流,用一句话简单概括)
四、读诗赏画,感悟童趣
(一)《溪边》赏景,体会垂钓之乐
1.看来,这三幅画大家都喜欢。同学们,《童年的水墨画》需要我们慢慢欣赏,今天我们先来欣赏第一幅画《溪边》。
2.请大家再轻声读一读小诗,想一想这幅画里画了些什么,再找出你认为最美的景。
这幅画上画了些什么?(垂柳、山溪、钓竿、人影、红蜻蜓、鱼儿、草地……)
3.你觉得溪边美吗?谁来读一读你找到的最美的景?
(1)“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你觉得它美在哪儿?
还有谁补充吗?通过这句话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把“溪水”比作“镜子”,令人体会到溪水的平静。
☆山溪像“绿玉带”,你觉得它美在哪儿?(美在颜色,美在平静)
☆梳妆:“梳妆”让人感觉垂柳仿佛是个姑娘,对着镜子在梳妆打扮。
(指导朗读,女生齐读)
4.还有哪儿让你觉得美?
(1)“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2)什么叫“染”?在这幅画里,溪水就如同神奇的染料,猜猜还有什么给溪水染绿了?(花儿、石头、白云、天空、小鸟)
(3)在一片绿色的世界中,还有一只最为显眼的红蜻蜓,诗中是怎样写这只蜻蜓的?(立在钓竿上)
这个“立”字多生动形象呀!平静的溪水把人影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一红一绿,形成了鲜明对比,多漂亮啊!
诗歌的前四行带我们走进了一幅优美的溪边图,这里的山溪又平又静,映出了岸边依依的垂柳。让我们一起轻轻地、美美地读一读吧。(读出安静、舒缓的感觉)
5.观童趣,学方法。
(1)《溪边》不仅有美景,还有声音呢。(点红最后两行)请一、二排的同学读一读写了声音的句子:“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2)刚刚大家在读的时候,有疑问吗?(人影为什么会碎?笑声为什么会蹦跳?)
(3)你们真是特别会思考。我们学习的这个单元要求我们学会“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能使用哪些方法。
(4)(出示带问号的课文图片,引导理解难句子,要求同桌讨论)
☆人影怎么会碎了?有同学能解决吗?(鱼儿蹦出了水面,扰乱了平静的水面)老师相机总结方法:联系上下文。
☆为什么是“蹦跳着笑声”?
你们有没有钓过鱼?当你结束漫长的等待,终于钓到鱼的时候,你心情怎么样?你会怎么做?
鱼蹦上了草地,钓鱼的孩子也在蹦跳,孩子们清脆的笑声在草地上回荡,就仿佛笑声也在草地上蹦跳着、翻滚着。
让我们把这些句子读出跳跃、欢快的感觉。老师总结方法:联系生活。
6.全诗学法总结。
同学们,刚刚我们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的方法,理解了难懂的句子。在我们这样读着、想着的同时,这首诗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原来是平静的《溪边垂柳梳妆图》,现在是欢乐的《草地童乐鱼跃图》。静的是美丽的风景,动的是欢乐的孩子,这种有静有动、景美人乐的画面感,就像水墨画一样富有韵味。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出来吧!
7.溪边欣赏完了,你能在题目旁边加一个词,给这幅画取个名字吗?((溪边垂钓图》)
(二)《江上》学习,感受戏水之欢
1.欣赏完《溪边垂钓图》,我们继续来欣赏其他的圖画。你听,远处传来了一阵阵泼水声,我们到了哪一幅图?(出示课文《江上》)谁来读?
2.整体感受:这幅画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呢?(一群小朋友在江中戏水玩耍)
3.《江上》这首诗老师先不讲,请同学们学着刚才的方法,自己先读读诗歌、想想画面,不懂的地方再讨论讨论,看看自己能不能读懂它?
4.预设讨论话题:谁像刚下水的鸭群? 水葫芦指谁?为什么说两排银牙?
这几个问题老师先不回答,请同学们用上刚才学到的方法,联系生活,展开想象,试着自己解决一下。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插图来思考。
(1)“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笑哈哈。”
谁像刚下水的鸭群?有小老师帮忙解决吗?(引导看图、结合上下文,老师相机表扬、总结方法)
在江上戏水的孩子心情怎么样?那我们也把这种快乐读出来吧!
(2)“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水葫芦”加上了引号,说明不是指真正的水葫芦,而是指在水中嬉戏并将头露在水面,像水葫芦一样浮在水面的孩子。(联系上下文理解)
(3)为什么是银牙?
代指刚从水中钻出来的孩子,在池水中、阳光下,调皮地笑着,露出的白色牙齿特别显眼。(联系生活理解)
你看,诗人抓住了在水中戏水的孩子们最大的特点——两排银牙来写,多巧妙啊!你能不能也学着诗人的样子,选择一张图片并抓住它最大的一个特点,用一句话说一说呢?(出示表现生气、高兴、伤心、着急、怀疑、惊讶等的表情图,可以说“伤心时两行热泪”“生气时紧咬嘴唇”等)
你们学得可真快。一群“水葫芦”在江上闹啊笑啊,一个个露出两排银牙。我们也来学着他们那开心的样子,一起读出快乐吧!
5.《江上》这幅画欣赏完了,现在你能不能像刚才那样,给这幅画也取个名字呢?(《江上戏水图》)
五、总结全文,学写生字
1.《溪边垂钓图》《江上戏水图》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了如水墨画一般的美景,感受到了钓鱼、戏水的快乐,还让我们学会了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展开想象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我们今天学习了这两首诗,真是不虚此行啊!
2.《童年的水墨画》是一组诗,下节课,我们将学习第三首诗,请同学们做好预习。
(作者单位: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