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高
前不久的一个早晨,我遇见了从业第一年时的同事陈永厚老师——1981年9月,我师范毕业被分配到吕良公社双岗学校任教初一语文。
陈老师皮肤黝黑,戴深度近视眼镜,身材偏瘦,笑口一开,看上去精神矍铄……三四十年过去了,已七十六岁的他形象与气质好像就没怎么变。
相互打了招呼,没说几句,陈老师就问我:“记得你那年给我们做书法讲座,讲到一个字,提手旁,右边是‘厌烦的‘厌,怎么读啊?”
我一时愣住了:所谓书法讲座,我没有什么印象了,更别说这个带提手旁的字了。但多年的讲稿我一直保留着,或许能找到一些踪迹。
一
回家后,我在书橱里找出当年的笔记本,封面和内页显示,那次讲座的日期是1992年12月12日。仔细查找,陈老师说的是“擫”字,笔记中,这个字及其注音、释义,都清清楚楚写着——擫(yè):毛笔书写执笔时,大指斜而仰地紧贴笔管……
“擫”字也的确冷僻,翻检几本工具书,连很权威的新旧几版《现代汉语词典》都查不到。我手头只有1979年版《辞海》和1979年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里有收录。
当时,为了备课,我认真研读了少年儿童出版社1979年版的《少年书法》。书中在讲述“毛笔执笔方法”时提道:正确、合理、有效而最通行的一种执笔方法叫“五指执笔法”,可用“擫、压、钩、格、抵”五个字来说明每一个手指的执笔姿势和作用……其中的“擫”是说明大拇指的作用。这些要点,我备课时都做了摘记,讲座时,也特别介绍了这种执笔法。
那么一本不太起眼的小册子上,出现这个很生僻的字,依我的习惯,当时肯定也查阅了工具书。惭愧的是,这个字我讲过又忘了,没想到,长我十几岁的陈老师居然还一直有印象,甚至“耿耿于怀”,真让我汗颜。
二
由陈老师重提的这个“擫”字,透过那本边角起卷、书钉生锈、纸页泛黄的备课笔记,二十八年前认真准备那次“书法讲座”的情形又清晰起来……
当时,我已被县教师培训中心聘为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兼职辅导老师,主要负责吕良本镇的相关工作。第一次给全镇老师讲写字,我非常用心地做了准备。
书中的“楷书结构”等核心章节内容,我逐字逐句做了研习、揣摩。诸如“横平竖直、疏密匀称”“比例适当、重心平稳”“点画呼应、偏旁容让”“向背分明、参差交错”……所有例字,我都根据笔画规范和结构规律,反反复复临摹、习练了数遍,试图写得与书中例字尽量神似,以便增强讲座时的“现场感染力”和“示范说服力”。查阅资料,撰写笔记,习练书写……为了“台上一刻钟”,我前后准备了大概一星期,成稿的備课内容一共写了十四页纸。
包括所要借助的基本教具——粉笔、黑板,我也丝毫没有马虎,一一认真对待。
为了在示范书写时强调突出一些笔画,我事先精心挑选了一些红色、蓝色的粉笔;为了提高现场书写效率,我还逐一提前磨圆了粉笔的书写端。
粉笔在黑板上面连划带磨,“沙沙”声夹杂着折笔拐弯时清脆悦耳的“吱嘎”声,是那个年代的教师们特别熟悉、非常享受的声响。根据范字书写的需要,我提前在黑板正中位置画了几排方格:一排田字格,一排米字格。
三
记得书法讲座是在下午,全镇十所小学,一百多名教师汇集在中心小学的一间大教室里,没有会标,没有话筒,更没有多媒体大屏幕什么的。主持人吴鼎忠老师简单引荐后,我就走上了讲台。
整个讲座过程,我重点根据楷书结构,就一个个有代表性的例字,边讲解,边示范书写,大多数例字是粉笔书写,有的字还勾勒了笔画结构的运行图示;部分字的示范为了凸显笔画起顿、运笔走势,我以水为“墨”,以黑板当“纸”,挥毫演示。水笔在略沾粉尘的黑板上留痕,字迹很清晰,不仅节约纸张,操作也方便,是我平时上“大字课”常用的辅助手段。
将近两个小时,我一气呵成,越讲越得心应手,从会场秩序和大家的神情可以看出,大家听得兴趣盎然……不知不觉,粉笔用了一支又一支,我的手臂、衣襟、眼镜、头发上,沾上了许多粉笔灰。一直到主持人小结、场内响起掌声,我掸了掸身上的粉笔灰,才感到一丝口干和疲乏,但更多的,是完成任务后的轻松,还有劳有所获的快慰。
四
我觉得,讲书写和练书写一样,必须“亲自”动笔,实打实地让听者、观者有直观形象、灵动鲜活之感。师者,范也,其授业、解惑时,最好的座右铭应当是: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又练又说真把式。
那本《少年书法》只有八十几页,装帧简单朴素,内容倒是实实在在,直观清爽,对于中小学教师尤其是语文同仁增强书法意识、练得书写真功、做好示范,确是难得的资料、教材、范本。所以,我一直珍藏着,也经常翻阅、温习。
怀着一腔书写情怀,凡提笔,我都当作是练字、展示,较多行草、行楷,偶尔正楷,这让我在课堂教学、作业评改、师生研训、实绩展示、业务交流等事务中一显身手、获得赞誉、赢得尊敬。尤其在小学语文教研工作中,我始终把写字教学等同于阅读、写作,一并看作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多次撰文阐释,或现场讲析指导。
时代发展,科技飞跃,在电脑打印和新潮课件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依然认为,书法不会过时,它永远彰显着生命的动感,富有活力和生机。
(作者单位:淮安市金湖县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