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言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

2021-05-30 15:07黄彩燕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1年6期
关键词:桃花源记陶渊明文言文

黄彩燕

所谓学习力,就是从外界获得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相应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等。而语文学习力则是以语文知识为基础,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以情感为动力,以思维为核心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总和。可见,语文学习力的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课堂是语文学习力提升的主阵地。

一、自我提升

语文学习力的提升是学生内因和教师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教师的指导,由外因影响内因,转化为学生的自我需要和自觉行动,而最重要的还是靠学生自我提升。首先,要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激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语文学习的好习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达成目标。关键一点,学生要多读、多写、多思,学会阅读和思考,这是自我提升的必然途径。具体说来就是,学会精读、泛读,提升阅读质量,在阅读过程中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通过批注阅读留下思考的结晶,从而形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在阅读、写作的实践中学会阅读和写作。

比如学习文言文,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精选有趣味的文言材料,由易到难地进行训练积累。这样,既能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也能夯实基础知识,逐步提升理解、翻译文言文的水平。例如,学生在学习了《孙权劝学》这篇文言文后,整理基本的文言基础知识,梳理文中人物特点和劝诫艺术。而后,学生在课外学习《孺子善谏》《宋濂善谏》《智囊·语智部·中牟令》三篇讽谏劝说类文言文,除了要圈点勾画阅读,整体翻译文段,提升“言”的翻译水平,还要完成一个“文”的目标:欣赏其中的讽谏艺术并设计一种劝告语去劝告家人或朋友。从后来的课堂反馈来看,学生基本能够找到里面的讽谏句,并能准确翻译,概括出讽谏的方法并做恰如其分的赏析,设计的劝告语更是丰富多彩。

二、合作提升

灵活多变的“互动交往式”课堂教学,能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多向交流中充分发挥潜能。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对话交流,碰撞思维的火花,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有利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例如,教师在文言文句式的复习课上可以这样设计流程:

(1)课前请每位学生收集整理文言文的各种句式。

(2)课上请各学习小组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分类出题。

(3)各小组交换所出题目,讨论作答。经小组内部讨论后仍给不出答案的,可向其他小组求助解答。

(4)各小组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全班师生交流,解除疑难。

(5)各小组分析例句的用法、意义,归纳文言句式的规律。各组派一个代表发言,教师纠正、补充。最后学生整理、积累。

在教学互动中,每位学生先从自己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看法,然后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极大地开阔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了思维能力。在切磋、交流、协作、共进中,学生切实提升了文言文的学习力。

三、探究提升

思维能力是学习力的核心。提高学习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从生活、学习中发现问题,勇于质疑问难,养成自主探究学习的好习惯。不能注重标准答案,要鼓励学生多维思考,对课本、对问题、对学习方法有独特理解、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有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那按照孟子的说法,我家各方面条件都很好,那我以后就没啥前途了吗?”教师首先肯定这个学生善于质疑的可贵,然后要求学生采用孟子的说理方式,写一段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观点完全相反的内容。果然,有的学生运用“在北宋威胁下依然过着灯红酒绿生活的南唐后主李煜”的事例来驳斥“生于忧患”这个观点;也有用“居里夫人的大女儿伊蕾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事例来反驳“死于安乐”这个观点……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文章严谨的论证思路,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一种敢于质疑的精神,这就是语文学习力的真正提升。

四、综合提升

教师要构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融合的学习力课堂,在综合学习中,结合课程特点和学习规律,着力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进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习力。语文的基础应该是读和写,提升语文的学习力,就是提高语文的阅读力、表达力和文化力。

例如在教授陶渊明《桃花源记》一课时,教师可以精心设计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环节。在“自主学习”环节,学生通过查阅信息,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并为他做传记;通过工具书和课文的注释,自主阅读,梳理重要的字词句,疏通文义,在此基础上,描绘桃花源是个怎样的世界。在“合作学习”环节,小组合作讨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字词句方面的疑难,桃花源里的世界和陶渊明生活的世界是否一致。在“探究学习”环节,探究陶渊明的精神世界,思考他有怎样的人生理想。

在《桃花源记》的课堂导入环节,请学生介绍陶渊明,既要看学生精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又要看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介绍,教师要及时点评并补充说明。最后,教师通过微课示范自己做的陶渊明传,以此拓展学生的思路。在讨论探究陶渊明的精神世界时,重点梳理他的人生经历,特别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联系时代背景,教师要适当点拨,合理引导。正因为现实世界如此黑暗,理想得不到实现,才华得不到施展,陶渊明才勾勒了桃花源这样的理想世界。也可以拓展引申,将《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等陶渊明其他作品进行群文学习,指引学生探究“为什么陶渊明归园田,甘愿过隐居生活”。这种归隐,是不愿违背天性,不愿随波逐流,保持高洁品格。活学活用,学习《桃花源记》后练笔《心中的桃源》,学生勾勒自己心中的桃花源。教师可运用“微课”通过整合加工,将《桃花源记》的知识点制成视频,分享给学生,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力。

总之,真正高效的课堂,教师不仅仅是“给予”和“告诉”,更多的是让学生拥有“获得”和“感悟”。语文教师要善于构建提升学习力的高效课堂,从学生出发,着眼于语文学习力的提升,从听说读写思多个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等综合学习,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作者單位:南通市启东市建新中学)

猜你喜欢
桃花源记陶渊明文言文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你好,陶渊明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桃花源记》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陶渊明 饮酒》
名家硬笔抒写《桃花源记》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不为五斗米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