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菲菲
一、复习导入,美美背诗
1.学生背诵学过的三首杜诗,教师指名接龙背,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自由背诵。
2.出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引导学生观察此诗与学过的三首诗的区别,初步理解七言律诗: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请学生们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根据教师的提示读出诗歌的节奏。
【设计意图】学生们已经学过杜甫的三首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绝句》(迟日江山丽)和《江畔独步寻花》。教师从三首绝句巧妙地引出“七言律诗”,让学生了解其四句与八句的区别,给学生进行简单的知识补充,既快速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研读课题,趣找地名
1.官军,指唐朝军队;收,收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试着说一说诗歌题目的意思。重点理解题目中的“河南河北”:在唐朝,就是指黄河以南以北的区域。请一位同学完整地解释一下诗题的意思。
2.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地名并出示:
①河南河北 剑外 蓟北
②巴峡 巫峡 襄阳 洛阳
相机导学:第一组地名与当时平定“安史之乱”涉及的地域有关,而第二组地名则与诗人从蜀地(四川)回乡的路线有关。教师简要介绍诗歌背景,让学生对诗歌创作背景有初步的了解。
【设计意图】由于创作年代久远,诗歌内容与学生的认知背景相去甚远,在这首律诗当中,很多地名与现在名称已然不同,教师在这里以诗歌中的地名巧妙为学生简要介绍诗歌背景,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初识古诗,读诗配画
1.出示杜甫的画像,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歌中的诗人形象与我们心中原有的诗人形象有什么不同。
2.生自由朗读。
3.相机导学: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诗人的心情怎样?又有什么样的表现呢?请同学们纵观全诗,找出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此时此刻心情的一个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喜”字。
【设计意图】诗人杜甫的诗风是沉郁顿挫的,但是当同学们读完这首“安史之乱”平息后所做的诗歌,很容易发现我们的诗人已不复愁容。一个“喜”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調,这首诗中的“喜”与杜诗常见的“忧”的反差,也让学生产生了一种欲罢不能、急切深入学习的心理状态。
四、品味语言,理解诗意
1.学生自学。出示自学要求:你从诗歌哪一句感受到了诗人的“喜”呢?为什么?请同学们圈一圈,画一画,可以在书的空白处作上批注。
2.全班交流。“漫卷诗书喜欲狂”,通过“漫卷”一词体会诗人杜甫——爱书如命,居然把诗稿和书籍草草地卷起,可见欣喜若狂之情。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读诗句。
3.生自由朗读,教师指导。
4.我们不禁产生疑问:喜从何来,甚至要到发狂的程度啊?谁能用诗句回答?(引出诗歌首联)
5.出示一份唐朝疆域图,标注出剑外、蓟北以及河南河北地区。感受作者远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县),忽然听到千里之外故土收复的消息,指导学生读出听闻消息后的惊与喜。
6.一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杜甫不禁“初闻涕泪满衣裳”。教学古今异义词“衣裳”以及“裳”的读音(cháng)。古人一般上衣下裳,有时“衣”和“裳”也可以泛指衣服。请一组同学开火车读准字音。
过渡语:可是“初闻涕泪满衣裳”中有一个“泪”字啊!那不是和“喜”矛盾了吗?就让我们化身杜甫,一起走进那个风雨飘摇的战争年代。
【设计意图】问题性是情境的内潜动力。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在思维的深层次设置悬念而一时不能解决的疑问,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身临其境,心入其境。
五、深入背景,体悟诗情
1.体会“狂泪”背后的激动。
(1)出示“安史之乱”材料:公元755年,唐代玄宗末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了一场战争,战争爆发,国土沦陷,房屋被毁,百姓饥寒交迫,以纸为衣。诗人杜甫带着一家老小到处逃亡之时却被叛军抓住,受过凌辱,作诗《春望》。
(2)出示《春望》,请同学简要交流读后的感想,重点抓住“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感受战争后国家山河破碎,荒草萋萋,满目疮痍之景,去年的战火到今年春天都没有停止,体会诗人在目睹这一切之后,内心无尽的愤懑与化不开的忧愁。请学生再次齐读诗歌最后一句。
(3)出示“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述怀》”,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了解此时诗人衣衫褴褛、狼狈不堪的模样,逐步加深情感体验。
(4)继续出示材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师相机导学:第六年,他到了四川成都,四处漂泊,居无定所,好不容易找到了一间茅草屋落脚,但是一场暴风雨就把他的茅屋摧毁了,请学生齐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引导学生依据补充的诗歌思考:杜甫在“安史之乱”中过的是怎样的生活?仅仅是杜甫过着这样的生活吗?教师总结:在逃亡中,杜甫亲眼见到了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周围寸草不生,饿殍遍野,其间他写了300多首诗真实地记录当时百姓的痛苦生活。
(5)就这样,诗人历经了近八年的战乱,如今听闻故土收复,这泪里,不知有着多少生离死别,不知有着多少心酸与苦难。结合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体会“泪”字背后诗人那心怀天下的悲喜交加之情。
(6)讨论:作者仅仅是流了几滴眼泪吗?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一个“满”字,感受泪水“满”的背后无法言说的激动之情,那是泪雨滂沱,是泪如雨下,是泪满衣裳。百感交集都凝聚在这洒满衣裳的泪里,可以说泪里饱含杜甫的深情。
(7)出示:却看妻子愁何在。带领学生将目光聚焦到杜甫身旁的亲人。引导学生联系文下注释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教学古今异义词“妻子”,抓住“愁何在”感悟妻子及杜甫的喜悦之情,引导学生想象诗人杜甫和妻子的交流画面,练习说话。
(8)生自由练讲,情感自然而然递进,指名读诗,最后生齐读。
【设计意图】教师适时补充“安史之乱”等相关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诗人饱含深情、悲喜交加的泪水。教师渲染之后,让学生自由地调动自己的语言储备,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大胆说出自己的认知与感受,与当时的生活背景相勾连,同时最后的说话练习也能有力地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2.体悟“狂态”背后的放纵。
出示:白日放歌须纵酒。标红“放”和“纵”,通过放歌和纵酒这两个动作,引导学生理解51岁的老人又喝又唱,完全不顾自己的形象,这是何等的高兴,这是一种极致表达下的狂态。先自由读,后指名朗读颈联,读出自在,读出放纵,读出欣喜,读出狂态。
3.体会“狂想”背后的急切。
(1)出示诗歌的尾联,其实诗的最后两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是作者的想象,他激动之下已经想好了回家的路线。
(2)出示地图,标出诗人回洛阳的路線。相机导学: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身处四川,而故乡在洛阳。作者从四川到自己的家乡洛阳,要跨越3个省份,1000多公里,即使今天坐飞机也要两个多小时,更何况当时是徒步和坐船。可是如此长途跋涉的旅途在作者的想象中,却如行云流水一般。教师指导学生要读出一种急切和轻快的感觉。
(3)学生自由朗读,同桌评价。重点抓住:“即从、便下、穿、向”这四个动词,读出作者的归乡心切,归心似箭。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是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诗歌中情感的丰富性、精致性、细腻性与复杂性,都必须通过学生真正的心灵对话和生命的共鸣来获取的。教师通过抓住“即从、 便下、穿、向”这四个迅捷的动词,让学生体会此刻的千山万水、崇山峻岭在作者的眼里、心中都不算什么 ,盈尺之间都是归乡的急切与渴望。
六、尝试背诵,比较阅读
1.在课堂的尾声,分三次引导学生进行递进背诵。
(1)留白所有地名,学生试背。
(2)去除诗人的形态与动作,学生背诵。
(3)保留每一句诗的前两个字,让学生们尝试背诵。
2.总结:这节课我们就这样学习了一首诗,诗中的杜甫不再愁容满面,读来是浓浓的爱国情怀与思乡之情交织的喜悦。杜甫还写过一首表达喜悦之情的《春夜喜雨》,请同学们课后读一读,看看两首诗中的“喜”有何不同之处,相信又会有不一样的思考。
【设计意图】给学生留下一个对比研读的任务,深入开掘“喜”的含义与情感,在课后继续绵延学生心中对于诗歌的那一丝余味。
(作者单位:南京市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