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小学文言文教学之道

2021-05-30 10:48孙庆博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文言文课文文章

众所周知,文言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如果把中国语言比作一把折扇,文言文相当于扇轴上面的主体部分,而白话文仅仅是扇轴下部的扇尾。两者在数量、质量上皆不可同日而语。”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它记录着我们祖先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学习文言文,就是在了解历史。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仁人贤士功不可没。他们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思考生活,创作了许多经典的文言文,这些文言文传达着他们的情意与思想。学习文言文,就是要与圣人和先贤对话,把握他们的“志”与“道”。一句话,学习文言文,就是为了让我们的民族文化能够传承下去,让这条文化的长河生生不息地流淌下去。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适量的文言文,其主要任务是文言启蒙、文化启蒙,为以后文言文的学习和研究打好坚实的基础。那么,在小学阶段文言文该教什么?文言文又该如何来教?这已成为摆在当下小学语文教师面前一个重要课题。为此,笔者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把握特征,确定文言文教学的内容

教学内容在某些方面决定着教学的方向和效率。小学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以标定教。这个“标”就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标在第四学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课标在评价中,也这样强调:“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在实际操作中,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要求应略低于初中,学生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的大意即可,注重的是记诵积累。

2.以质定教。这里的“质”,指的是文言文独有的表达“特质”。文言文是以“文言”这种古代书面语写成的文章。准确地说,它是指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表达是它最主要的言语特征。表达时,经常会使用一些如“之乎者也”的表达样式。

此外,言约意丰是文言文言语表达的另一个特征。文言文里单音节的词很多,有些词古今的意思、用法以及句子表达方式在使用的过程中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给学生理解带来很大的难度。一字多义、一词多义的现象也很普遍,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些困惑。因此,在学习中要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借助积累的知识,借助丰富的生活来加强理解。

3.因材定教。这里的“材”是指教材。统编版小语教材采用“双线并进”的编排方式,每个单元除了有明确的“人文主题”,还有明确的“语文要素”,在钻研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时要特别关注。例如,在研讨《学弈》这篇文言文时,我们要注意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用了怎样的事例来说明这一观点的?细读课文,我们会发现作者列举了一正一反两个事例来加以说明:“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又如《王戎不取道旁李》,这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研读教材时,要将这个要素切实地纳入教学目标中去。

4.因文定教。这里的“文”,指的是文章。无论从实用的角度来讲,还是从文学的角度来讲,每篇文言文都有独特的表达思想内容的方式。

如《伯牙鼓琴》中,钟子期有两句赞美伯牙的话语:“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仔细比较,就会发现钟子期的两句话在表达上有许多相同之处。读懂了这两句话,课文的重点就把握了。

《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了这样的辩论: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两个小儿凭借视觉和触觉的生活经验来判断早晨和中午的太阳距离我们的远与近。他们的争辩表达,句式相同,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仔细比较和品味。

5.依学定教。这里的“学”,指的是学生和学情。学生不同、学情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的方法就要有区别和变化。《司马光》《铁杵成针》《囊萤夜读》这些故事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早已耳熟能详,教学时,我们要从他们的已知出发,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

二、深入思考,探究文言文教学的实践策略

小学的文言文如何来教,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教学中,我觉得要从如下四个方面入手:

1.借助注释,大体把握文意。读懂文言文固然是教学的重点之一,但它不是教学的全部。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说了哪些要点,表达怎样的观点,学生能借助文后的注释和运用手中的工具书大概把握就行了,不需要“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像《司马光》一文,我们读后能够把“文中写了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做什么”这两个问题弄明白了,文中的大意就清楚了。

笔者在教《学弈》时,是通过这样的三个问题来检测学生是否大体读懂课文意思的:第一,说说谁跟谁“学弈”;第二,说说这两个学生各是怎么学的;第三,说说谁学得好。这三个问题弄明白了,课文大概就读懂了。

2.品味語言,感受文言魅力。英国的文艺理论家伊格尔顿强调,“文学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组织”。语文的学习一定要回归到“语词世界”。引导学生关注“炼字炼句处”,仔细品味词句所传达出的意蕴和情感,体认文章所言之志,所言之道。尤其要关注那些“特殊”的言语表达以及“陌生化”文学的语言。

《伯牙鼓琴》的结尾有这样一句话:“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绝”字,指导咀嚼品味,深化理解。“绝”是什么意思?“绝”的仅仅是琴弦吗?还有什么可能?

笔者曾在课上为学生讲授过一篇文言文《猫斗》: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猫斗的激烈程度,作者是通过“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这几个描写声音、动作、神态的词语呈现出来的。教学时,笔者通过朗读、观察、想象、表演等手段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走进画面。

3.注重诵读,培养文言兴趣。诵读重在“味”,重在“玩”。“须是沉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朱熹语)诵读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进行“原汁原味”地有声韵表达。诵读赋予作品以生命,它让写在纸上的无生命的文字,瞬间变成了活的场景。对于现代的语体文教学,大家都十分重视诵读。而对于文言文,大家大多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了读通上,花在了理解上,却不晓得文言文和白话文一样,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展现出作品的情致和韵味。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王崧舟老师在执教《两小儿辩日》一文时,通过分角色读、表演读,指导学生从重音、语速、语气、动作、声调等方面再现两个小儿争辩的场景。学生在有滋有味的诵读中,感悟了语言,积累了语句,明白了道理,提高了认识,激发了对文言文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文化的滋养。

在诵读时,要重视教师的诵读示范。在《学弈》一文的教学时,为了再现两个学生学弈态度的不同,笔者先指名一个学生来朗读,然后笔者示范诵读,在示范中,让学生仔细观察笔者诵读的表情和语气。有了教师的形象示范,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就更高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也更浓了。

4.强化背诵,提升语感表达能力。有人说,语感就等于文章朗读和背诵的遍数。朗读和背诵的文章多了,言语的材料、言语的规律、言语的经验、言语的智慧,自然而然就会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语文素养。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能力就会增强,写起文章就会达到“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的境界。

要调动学生的背诵兴趣,须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学习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可以以演促背;对于画面感较强的课文,我们可以通过给画面配音,引导学生背诵。也可以给学生一些背诵的“支架”,例如,出示一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背诵。当然,还可以挖掘学生的学习资源,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背诵的经验,引导学生背诵、积累。

5.揣摩思维,实现文化传承与反思。朱自清先生说:“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经典。文言文的教学最终落脚点应在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反思上。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14篇文言文内容丰富,有神话故事,有民间传说,有寓言故事,有人物传记,有学习体会……这些文章不仅蕴含着很深刻的“志”与“道”,其中也承载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如《铁杵成针》蕴含着类比思维,连“铁杵”都能够磨成“针”,还有什么事情完不成的呢?《杨氏之子》中除了有一定的类比思维,还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反驳思维。“果有杨梅”,你姓杨,“此是君家果”;反之,你姓孔,“孔雀是夫子家禽”。《王戎不取道旁李》中展现的是经验思维和推理思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守株待兔》揭示的是侥幸思维。由于这是一个寓言故事,文章也在警醒、讽喻具有这类思维的人。《书戴嵩画牛》揭示的道理是“耕当问奴,織当问婢”,要不耻下问,要向生活学习,这也是一种经验思维和逆向思维。

学习文言文,不仅要积累语言,还要学会思考,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每一个中华儿女,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自觉做一个文化的传承人,把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文言文教学之路还很漫长,它的教学之道,需要我们慢慢地去探索!

(孙庆博,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市昆山开发区实验小学副校长)

猜你喜欢
文言文课文文章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背课文的小偷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背课文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