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摘 要】本文对高职院校篮球课程融入思政教学进行探索,提出高职院校篮球课程融入思政教学的实施路径:挖掘篮球课程思政内涵,搭建教学框架;讲解篮球竞技运动规则,渗透公平教育;观看篮球比赛视频,进行爱国教育;组织小组合作练习篮球,进行集体教育;进行篮球战略战术教学,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定期开展篮球比赛活动,进行人格教育;健全篮球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 篮球课程 思政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43-0134-03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要重视文化教育、专业技能教育,更要重视思想道德教育。高职院校篮球专业教师要深入挖掘篮球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并从不同角度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篮球思政的教学目标。
一、基于篮球课程的思政教学概述
(一)篮球运动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篮球技术中蕴含思想政治教学元素。以该项运动中的投篮、运球、传球、上篮、扣篮等技术为例,学生在刚接触这项运动时,很难掌握基本的投、运、上篮、扣篮方法,做动作时手忙脚乱。经过反复训练,很多学生能够掌握基本动作要领,甚至熟练过人上篮。这一练习过程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量变引起质变”的理论。同时,在不断地拍球、运球、投篮、传接球训练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实践积累更多运动经验,加深了对该项运动的认识。这一循环练习的过程蕴含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再到认识的基本思想。同时,篮球竞技中也蕴含思想政治教学元素。如果一支篮球队伍要想在竞技比赛中取得最终胜利,就要做到攻防兼备,不仅要设计详略得当的进攻策略,还要做好防守准备。篮球比赛战略战术的设置蕴含了思想政治教学中“对立统一”的教学元素。同时,要在比赛中获得胜利,单打独斗是不可取的,必须依赖团体中每一位成员的合作和努力。这一过程蕴含了思想政治教学中个人理想与集体理想统一的教学元素。
(二)开展篮球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方面,篮球思政满足国家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为落实“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等教学要求,高职院校需将思政教育落实到各科教学中,以学科教育为主战场渗透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将思政教育融入高职篮球教学中,可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能够实现教育部门关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另一方面,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够丰富体育课程的内涵,让学生在体育理论、实践技能学习过程中思考竞技体育精神、价值实现等的问题,从而为培养意志坚定、品质高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同时,在体育竞技比赛过程中,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输赢观,能够实现对学生的理性启迪与情感激发,使其能够以理性的态度面对输赢,形成胜不骄、败不馁、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
二、高职院校篮球课程融入思政教学的探索
(一)教师方面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组织者与实践者,对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实践表明,高职生在课程学习、日常生活中受教师影响较大。将篮球课程融入思政教学,教师要注意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需求规范自身的言行。同时,教师要不断进行自我提升,通过借阅图书馆图书、在互联网观看专业教学视频、与思政专业教师加强沟通等多种方式提升自身思政水平,为在篮球课程中开展思政教学打好基础。
(二)篮球理论课程方面
篮球运动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比如篮球运动的发展历史、篮球文化、篮球精神、基本的运动规则、团队人员设置方案、不同位置人员的分工等。教师要重视理论课程的教学管理,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渗透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比如,在讲解经典篮球人物(如科比、姚明等)时,渗透个人品质教育,通过树立榜样提升自我要求标准,提升其专注度、耐心、意志力、自信心;在讲解篮球精神(如曼巴精神)时,进行价值观教育,使其树立敢于拼搏、无私奉献、永不言弃的价值观;在讲解篮球新闻时,将比赛的反面新闻(如打假球、使用兴奋剂、贿赂裁判等)作为反面教育素材,在讲解案例的过程中渗透社会责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三)篮球实践课程方面
篮球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练习教学过程中涉及个人单独训练、小组合作训练、集体训练、比赛训练等。在热身运动时,组织各小队学生绕操场跑圈,并对其进行跟踪管理,在执行课堂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进而渗透法制教育内容;在对新的运动技能进行演示教学时,对学优生、中等生和潜力生进行合理分组,通过组建一对一指导小组或一对多指导小组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集体意识,在此过程中渗透集体教育内容,使其意识到集体的重要性;在回收运动器材时,要求学生按照目录清单认真清点器材,并将其归还器材室,这一过程能够培养学生严谨、守纪、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四)篮球活动教学方面
篮球活动教学满足了课程思政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教学需求。教师要从实践训练的角度出发,根据高职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教学活动,让高职生在活动中独立思考,积累更多的运动经验,提升自身运动水平。比如,在课上组织三人篮球活动,活动中进行团体协作教育;将班内学生分成两队,组织篮球对抗赛活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其遇到挫折永不言败的坚毅品质。同时,在对抗赛中,由两队学生负责讨论比赛的战略战术,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临场反应能力、辩证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高职院校篮球课程融入思政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挖掘篮球课程思政内涵,搭建教学框架
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分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具体要求,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篮球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根据相关内容构建教学框架。教师要立足实际,分析篮球理论教学、技术教学、实践活动教学中蕴含的思政内涵,比如价值理念、体育精神、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提炼相关内容,根据相关内容设计学期、学年的教学框架,健全篮球思政教学体系。一方面,根据学期课时设计教学大纲,按照教学安排在不同课程教学中渗透不同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在学期前期,注重理论方面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与技术水平,使其能够掌握基本的篮球技能。在学习中后期,逐渐增加实践课程,在课程中组织小组练习活动、团队练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思政教学相关理论。另一方面,搭建每节体育课程的教学框架。将每节课程分为教学准备、知识教学、课堂总结三部分。在准备阶段安排学生分组热身,在这一阶段渗透集體主义教育、纪律教育等内容;在知识教学阶段组织学生观看比赛视频、开展多样化比赛活动,在这一阶段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公平教育等内容;在总结阶段引导学生回顾课程学习情况,在这一阶段渗透辩证思维教育。
(二)讲解篮球竞技运动规则,渗透公平教育
“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运动规则的约束无法保证运动项目的公平公正。篮球教学前,教师要对篮球运动的规则进行讲解,为篮球运动公平公正地举行奠定基础。比如,要讲解“跳球交替拥有”“交替拥有掷球入界”“打球规则”“控制球规则”“罚球规则”“投球规则”等。讲解具体规则时,教师要渗透公平教育,让学生意识到规则对比赛双方而言是公平公正的,比赛双方必须要遵守规则。通过公平教育激发学生的公平意识,使其树立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自觉维护篮球比赛中公平、公正的对抗环境。此外,在进行规则教育时,教师可组织班内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现有的规则进行讨论,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与想法。采取公开、透明、民主、协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公平教育与纪律教育,使其能够自觉遵守相关规定。
(三)观看篮球比赛视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室内教学期间,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在课上播放国际篮球比赛视频。比如,在课上播放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中国队与科特迪瓦队的比赛视频。观看视频过程中,学生为中国队与科特迪瓦队胶着的赛况感到十分紧张,不停地为中国队加油打气。最终,中国队以70∶55的比分战胜科特迪瓦队,赢得班级学生的喝彩。在学生热情高涨的时刻,教师为学生介绍我国的篮球运动历史、篮球队比赛历史,加深学生对我国篮球队伍的理解。同时,适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介绍我国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为国争光的事迹,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此外,教师还可在课上为学生讲解毛泽东主席所著的《体育之研究》,让学生意识到篮球运动对全民健康、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重要性,进一步渗透爱国教育内容。
(四)组织小组合作练习篮球,进行集体教育
教师要把握好在篮球运动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的机会。在篮球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练习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渗透集体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激发其合作意识,增强其团结协作能力,使其能够处理好个人理想与集体理想之间的关系。比如,在篮球防守训练教学与篮球投篮训练教学中,教师将每两个小组编成一个大组,其中一组负责防守,另一组负责投篮,训练完毕后两组转换角色,确保每组成员的攻防技术都能够得到训练。合作训练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协作与竞争的过程中练习篮球技术。这时,教师渗透集体教育内容,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良好品质。
(五)进行篮球战略战术教学,培养学生辩证思维
篮球战术教学中蕴含了思政教学内涵,教师要在战术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唯物主义价值观,锻炼其辩证思维、分析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比如,在讲解“快攻与防守快攻”“半场人盯人防守与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等战术时,教师先对相关战术展开理论教学,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展开辩论,辩论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其辩证思考意识。之后,教师在课上进行实战演练,组织两个篮球队伍,由队伍内学生根据比赛实际情况调整战略战术。实战过程中,两个队伍的学生分别相互协作快攻、防快攻,为了不让对方球队的学生进球,还针对性地制订区域联防策略。在对方队伍制订区域联防战术后,另一支队伍根据全局情况,制订针对性的进攻区域联防策略。在一攻一防之间,学生能够在短暂的时间内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篮球比赛,提升辩证分析能力。
(六)定期开展篮球比赛活动,进行人格教育
教师要定期组织篮球比赛活动,在比赛活动中渗透人格教育与思想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使其能够正确看待比赛胜负。教师在课堂教学期间要组织本班内的比赛活动,在比赛前明确比赛规则,要让学生“赢得堂堂正正,输的大大方方”。在班内比赛过程中,由教师担任裁判员,注意观察学生的攻防动作、带球动作,一旦发现违规则给予警告,严重违规则将队员罚下场。如果在比赛期间发生打架斗殴现象,则需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并对其进行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能够秉持“比赛第一,友谊第二”的心态进行篮球比赛。此外,教师还可与学校领导进行沟通,定期在校内组织校内篮球运动会,在篮球运动会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各年级学生的思想水平。同时,组织比赛活动能够让学生正确面对输赢,正确面对挫折,从而培养学生不屈不挠、超越自我的良好品格。
(七)健全篮球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价值观教育
思政教学角度下,教师要优化传统的篮球教学评价模式,丰富评价内容、调整评价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给予其鼓励性的评价帮助学生获得自信,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学生课上表现、思想品德情况、日常训练完成情况、出勤率、竞技比赛态度等内容纳入考核,通过教师点评、学生互评、自我点评等方式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客观、真实地评价学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训练中存在的不足,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总之,高职院校开展篮球课程思政非常必要。教师要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教学目标搭建教学框架,有条不紊地进行爱国教育、集体教育、辩证教育、人格教育、价值观教育。从多方面着手为学生打造客观、实事求是的篮球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高职生的良好品德,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高江航.全国体育院校篮球课课程思政的开展现状与实施路径研究[D].天津:天津体育学院,2020.
[2]姜君.“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发掘思政元素探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1).
[3]陈守伟.普通高校“篮球俱乐部”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探索[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0(4).
[4]黄景许.新形势下“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大学体育篮球课程路径的探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16).
[5]何佳强.高校篮球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径探析[J].拳击与格斗,2020(8).
[6]刘芳芳,魏晓阳.立德树人视野下德育元素融入高职体育课程的实践研究:以篮球项目教学为例[J].绿色科技,2020(13).
注:2021年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项目“篮球体育教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gxz2021-22)
【作者簡介】李 勇(1977— ),广西容县人,硕士,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篮球体育教学。
(责编 苏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