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与分镜头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优化探究

2021-05-30 14:21黄骁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视听语言实践教学

黄骁

【摘 要】本文分析视听语言与分镜头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存在课时安排不足、教学安排不合理、分镜头设计的实践性不够强等问题,提出在视听语言与分镜头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利用动画引擎探索动画分镜头,完善教学方式,直观地讲解相关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空间感,提升学生的画面把控力。同时,组织实施项目模拟教学,进行课程教学情境设计,设计以拍摄为主和以拉片为主的教学情境,加强学生的实践与考核,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

【关键词】视听语言 分镜头设计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43-0077-03

视听语言与分镜头设计课程是动漫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这门课致力于培养学生掌握镜头语言运用规律,学会使用声音和画面叙事。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视听语言与分镜头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探索以信息技术为资源载体,为师生提供相应的教学和学习资源,并引入项目化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解决该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视听语言与分镜头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课时安排不足。视听语言与分镜头设计课程的课时安排不足,不能满足实践性教学的需要,降低了整体教学效果。视听语言与分镜头设计是一门实操性非常强的课程,涉及的理论内容技术性较强,学生较难理解,教师难以通过略讲来达到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开展大量的动手实践活动如项目模拟教学、情境设计教学等,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然而,视听语言与分镜头设计课程的总课程为40节,其中理论课程为28节,实践教学课程为12节,而从动画制作的流程安排来看,实践练习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因此,较少的课时安排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学安排不合理。视听语言与分镜头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不够合理。教学内容方面,由于课程的课时不足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不能很好地将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统一起来;或仅分别讲解视听语言表现手法、特点与分镜头设计的创作方法,没有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和关联,也没有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衔接工作。教学安排方面,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会将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课程前期的创作,而忽视视听语言与分镜头设计,从而造成前者挤压后者的时间。在实践学习时间被严重压缩的情况下,学生有针对性的实践练习无法得到保证,其学习热情被打击,导致不利于视听语言与分镜头设计课程教学实施。

最后,分镜头设计的实践性不够强。分镜头通常需要放在完整的动画流程中进行思考,学生需要在系统化地学习完专业的知识和相应的课题实践后,才能够有效地掌握这门课程。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分镜头設计的举例较为片面,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分镜头设计缺乏经典影片的实例举证与分析。例如,教师以自己制作的分镜头动画短片《推拉》为例,使用固定镜头、俯拍方式进行拍摄,虚化前景,拍摄内容为爸爸妈妈带着女儿在小区的草坪上玩耍,一家三口其乐融融。这样的分镜头设计案例无法与《千与千寻》等经典动画中的分镜头设计相提并论。缺乏经典影片的实际例子,缺乏针对性的课题实践内容以及实例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二、视听语言与分镜头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改进措施

(一)合理安排视听语言与分镜头设计课程内容

视听语言与分镜头设计课程主要是讲解视听语言在影视动画中的表现手法和特点,并根据实际例子讲解分镜头设计的创作方法。

首先,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课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做好实践课程之间的衔接工作。比如,通过系统性的影像、声音、剪辑等方面的内容呈现出所要表达的视听觉效果,分镜头中的画面相互关联且形成整体,给观影者一种完整的感觉,同时还要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衔接。

其次,重视视听语言与分镜头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在课时的安排上,提高总课时量,且要求实践课程的课时应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二左右,充分保证学生的实践练习时间。通常情况下,课程总课时要达到60课时以上,教师需要用40个以上的课时来组织学生进行视听语言与分镜头设计的实操练习,如进行具体案例的动手设计,或开展设计大赛,或组织学生对经典案例进行评析与重塑,等等。

最后,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练习方式,例如摹片、命题创作、自由创作等,并多安排一些比较经典的影片对其中的景别、机位、场景等进行分析,强化学生的分镜头意识和感觉。

(二)利用动画引擎探索动画分镜头

1.完善与创新教学方式

动画引擎主要指的是完成编写,且能够编辑交互式实时图像的应用程序。借助动画引擎,可以使用各种创作动画的工具,从而快速创作出相应的故事,并且还能够借助三维空间模拟真实镜头调度。在动画引擎中,不仅可以同时架设多台摄像机,还可以配置多样化的场景、角色、道具等,当教师在讲解相关内容时,便可以借助这些工具为学生进行直观的演示,讲述其中的原理。这种新型的工具使得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使教学课堂变得更加趣味化,同时动画引擎的操作比较简单,师生都可以借助实时平台学习视听语言的各种理论知识。动画引擎的界面既美观又便捷,很适合零基础的学生入门,并且平台中的可应用场景、角色较多,能够使学生快速融入教学中,进入拍摄的状态,并借助动画引擎进行信息化教学,使学生由以往的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参与,不仅可以提升课程教学效率,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直观地讲解视听语言

动画制作与电影制作有很大的区别,动画中的场景和人物或动物都是创造出来的,而其中的人物即动画中的“演员”,画面中的所有物体为动画场景。同时,在动画创作过程中需要创建虚拟摄像机,需要结合拍摄位置综合思考分镜头的设计,这也叫作机位设计。虚拟摄像机与真实摄像机一样,拍摄的高度、距离、方向和镜头的景别等有着很大的关系,并且和剪辑等画面语言联系密切。由于新技术在现代动画视听语言中的应用,创作人员可以用多种镜头调度展示画面视听语言,突破技术方面的限制,能够使用更多的技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指导学生完成一部好的作品,要让学生深入理解视听语言。通过借助动画引擎,教师能够详细讲解各种画面语言要素,比如实时演示场景调度、镜头角度等,创建多个虚拟摄像机和角色,模拟各种拍摄角度,并将画面直观演示展示给学生看。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还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在平台上进行模拟实验。

3.培养学生的空间感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借助机位设定图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有助于学生从宏观层面了解拍摄角度,但是无法演示各个机位拍摄的画面,学生对镜头缺乏相应的空间感,从而导致出现较多的错误。教师借助动画引擎,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感,通过在场景中实时调整镜头、演示各机位的拍摄画面,学生能有较为直观的感受。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动画引擎展示摄像机如何移动,使学生体验到常见的推、摇、跟镜头等多种运动方式,加深对镜头语言的理解,从而减少镜头方面的错误率。动画引擎的操作方式由于比较简单便捷,能够满足学生的各种创作需要,帮助学生了解各种拍摄位置、灯光、镜头的角度等,因此可以提升学生的角色控制力、画面时间感,从而提升动画效果。

4.提升学生的画面把控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让学生通过绘制故事情节进行练习,而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大部分精力都在画面的绘制上,没有从视听语言方面设计镜头。动画中的画面具有密切的联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学生的画面把控力较差,在绘制分镜头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单幅画面,没有想象到连续的画面,严重忽视了画面之间的关联性。教师借助动画引擎,在讲解机位切换的时间时不仅可以进行演示,还能够播放各个机位拍摄组成的画面,帮助学生从整体层面掌握镜头语言的设计,将精力放在故事的创作上。此外,绘画练习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利用动画引擎有助于集中对学生进行训练,增强其使用画面讲故事的能力,并将各画面联系起来。

(三)实施项目模拟教学

在视听语言与分镜头设计课程中实施项目化教学,主要是在项目开始之前,教师先给学生发放一套练习的完整资料,其中包含有剧本、道具、场景等,然后让学生根据制片表单对所有的资料进行清点与整理;之后引导学生开始阅读剧本,了解场景、造型等内容,并组织开展讨论会,让学生交流动画片创作的背景、特点、风格、角色性格、观众的年龄定位等。教师还应对剧本的每一段落进行深入分析和讲解,明确每一段落需要怎样的氛围衬托,对角色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流程和现实中的准备环节基本完全相同,其主要目的是营造一种现场创作的氛围。此外,教师应给学生讲解导演的沟通方式和技巧、如何高效地完成工作,分析镜头画面设计师、导演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通过让学生参与比较真实的动画镜头制作,增加其创作经验,为其之后的创作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以“一心和尚”的某段视频为项目,将学生分成6~8人组成若干小组,围绕整个剧本展开分析与研讨,教师负责引导和点评,让学生在项目沉浸式的体验中做到学有所用、即学即用。

(四)开展教学情境设计

1.教学情境设計的优势

在视听语言与分镜头设计课程中,教学情境设计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提升画面造型以及镜头故事能力。在新课开始之前,为了让学生明白视听语言在情感传达中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在不提示的情况上,让学生借助手机拍摄一段内容,并讲清楚其中表达的事情,且视频中不能够出现任何声音和文字的提示,然后逐个播放学生的作品并点评,评价标准为讲清楚拍摄的事件,并且没有产生任何歧义。教师通过制定该任务会发现,在实际的拍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依旧没有脱离拍照这一习惯,以致拍摄的构图比较混乱,在表现人物时习惯性地使用全身拍摄,镜头显得杂乱无序,在观看之后很难从中发现关键信息。当学生了解画面造型语言之后,则会产生画面意识,学会使用不同的角度、景别描述同一场景,并且在组接镜头的时候懂得去除一些杂乱、无关的画面,镜头故事内容变得更加清晰、简洁,镜头叙事的能力有所提升,在拍摄过程中,不仅能够保证画面叙事的功能,还能够增添美感。其次,提升分镜绘制水平。学习视听语言与分镜头设计课程之前,先修的课程一般是场景设计等内容,学生在绘制过程中依旧保持着传统插画的绘画方式,以致在绘制分镜头的时候构图不统一、场景比较复杂、人物的角度不够丰富等,甚至还有部分学生在绘制完分镜头之后,仍需要通过文字或者语言进行解释,导致分镜叙事功能缺失。教师通过教学情境设计,严格地规定分镜的格式,要求学生标注景别、境号等元素,促进学生分镜绘制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

2.拍摄为主的教学情境

在拍摄教学情境中,包含有理论讲解、分镜绘制、现场拍摄等情境,主要分为四个环节,其内容为容易理解、操作性强的知识,例如角度和构图的作用、蒙太奇和剪辑等。第一个环节是新课引入,主要讲解视听语言相关的基础内容,使学生学会使用画面造型元素创造镜头感,例如景别、构图等。在这个环节内需要注意语言的表达,确保语言逻辑清晰准确,并且具有趣味性,在讲解新课内容之前,先轮番播放上节课的学生作业,分析和评价其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某一类型的问题,并以此引入新课知识。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变以往枯燥地讲解理论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由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第二个环节是设定主题和场景,在特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分镜头的设计和绘制。在这个环节内需要结合实际,确保主题没有任何歧义,并且容易操作和执行,最好能够与校园生活联系起来。对分镜的绘制,由于学生自身手绘功底较差,且分镜的目的比较注重故事的叙事,对形式美观的要求没有特别高,因而分镜绘制的要求只要保证画面清晰、故事的叙事比较清楚。第三个环节是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最佳分镜拍摄、组接、合成。第四个环节是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轮播,由师生共同参与,对作业进行评价,最终修整影片。在作业轮播环节,教师应从专业的角度对学生作业进行分析,并讲述其各自的优点和不足,然后由学生向大家讲述自己的思路和创作的过程,教师鼓励其他小组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3.拉片为主的教学情境

在以拉片为主、结合理论讲解的教学情境中,主要分为三个环节,适用光线、声音等非常复杂,需要大量拉片进行分析和理解的章节。第一个环节是理论知识的讲解,第二个环节是将理论知识与影片片段内容相结合进行理解,第三个环节为拉片分析。在教学情境中,若将拍摄为主的教学情境当作顺时针创作,则拉片为主的教学情境是逆时针创作的过程。在教学中结合影片中的多种元素进行分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影片解读能力,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多收集与影视相关的内容,并在课下进行拉片练习。

(五)加强学生的实践与考核

以往的视听语言课程考核,大多以书面形式进行测验,而考核的内容也限制在教材内,教师难以得知学生的真实操作水平。因此,教师应将书面和实践相结合进行考核,最后综合评分,书面考核主要检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分数占总成绩的40%,而实践操作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分数占总成绩的60%。首先,拉片是对影片进行逐镜分析,并从中学习景别运作的方式、声音节奏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一些比较经典的动画片进行观摩、分析,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概念知识。当学生学习景别、构图等内容时,教师可以安排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作品,并从中选取比较经典的一段,然后自己动手对镜头的角度、运作方式等逐一进行分析。比如《埃及王子》使用了大概2000个不同景别和角度的动画镜头,从而实现梦幻的效果,学生通过拉片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有助于其结合已学知识进行思考。其次,加强对声画的协调练习。影片中的视听语言主要分为视觉、听觉两种,听觉语言包含对话、音乐等,在具体的操作中,视听协调对于影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声画方面的练习分为两种,一种是看画应声,给学生一段没有声音的影片或者画面,让学生配好音效;另一种是听声作画,给学生一段音频或歌曲,让学生创作出一个故事。这两种方法旨在训练学生的视听协调度。最后,学生在经过训练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创作意识后,则开始进行作品的创作实践。比如在模仿动画片《超人总动员》时,学生对话段落中有比较经典的三角形多轴线的例子,将超人母子当作一个单位,学生需要了解动画镜头和场景调度,然后进行分组拍摄。在实际的拍摄中,学生需要感受导演所要表达的意思,从而掌握三角形多轴线的拍摄技巧。在实践创作中,学生可以3~5人为一组,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从具体的脚本、分镜头、蒙太奇等各个方面进行练习,掌握相应的视听知识。对于学生的考核,教师应将日常的练习与最终的作品相结合,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评价,通过实践与考核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

视听语言与分镜头设计课程是动漫专业的核心课程,在现阶段的课程教学中,存在课时不足、无法保证实践练习、分镜头设计的实践性不强、实践教学中所举的例子不够经典等问题,无法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动画引擎探索动画分镜头,完善教学方式,直观地讲解相关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空间感,提升学生的画面把控力。同时,组织实施项目模拟教学,并进行课程教学情境设计,设计以拍摄为主和以拉片为主的教学情境,加强学生的实践与考核,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

【參考文献】

[1]杨波.职业院校动画视听语言课程实践教学初探[J].职业,2018(6).

[2]李想,关晓轩.动画视听语言课程教学研究[J].湖北农机化,2020(6).

[3]莫冰.动画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明日风尚,2019(23).

[4]王蕾.影视动画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性思考[J].黑龙江科学,2019(19).

[5]康艳.浅谈动画创作的基石:分镜头设计[J].中国文艺家,2017(11).

[6]杨阳.立体动画电影《牡丹》的分镜头设计[D].南京:东南大学,2019.

[7]高明明,唐盛仙.试论《动画分镜头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文化产业,2019(15).

[8]孟佳文.以培养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动画镜头设计课程改革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8).

[9]唐婕.视听语言与分镜头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4).

[10]杨梅.动画分镜头的设计技巧与教学探究:评《动画分镜头设计》[J].中国教育学刊,2019(11).

[11]杜一茹.浅谈分镜头脚本设计在动画制作中的应用[J].视听,2017(9).

注: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信息化时代高职《视听语言与分镜》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GXGZJG2020B037)

【作者简介】黄 骁(1987— ),男,壮族,广西南宁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动漫设计和数字媒体艺术。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视听语言实践教学
简析电影《红气球》的艺术化分析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香港神话电影视听语言中民族性分解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