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嵊州竹编艺术及设计创新研究

2021-05-30 07:09谌涛,王钰莹
艺术科技 2021年23期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创新设计

谌涛,王钰莹

摘要:浙江嵊州被评为“中国竹编之乡”,嵊州竹编历史悠久,在三千多年里,一代代能工巧匠运用地方独有的编织技艺、用色方法、编织构思促进嵊州竹编不断传承、创新与发展,使嵊州竹编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在20世纪末,流水线工厂逐步取代了手工作坊,而工艺精细的竹编制品制作效率相对较低、人工成本偏高,同时人们对竹编的需求量大幅下降,手工艺人缺乏与当代审美的结合,社会地位下降,嵊州竹编开始呈断崖式衰落,面临着后继乏人、亟待扶持的困境。即便嵊州竹编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但工艺精致而风格传统的竹编制品仍然难以融入当代生活。文章探索浙江嵊州传统竹编的编织技巧、色彩特点、难以发展的原因以及造物理念等多个方面,深入研究嵊州传统竹编艺术,并结合当代竹编设计创新案例,探究传统竹编艺术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创新。

关键词:嵊州竹编;传统手工艺;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3-00-04

1 嵊州竹编的技法与用色

嵊州竹编造型逼真,做工细致,柔韧耐用,色彩精美。早在战国时期的竹编生活日用品上便已有方格纹、米字纹、人字纹等竹编纹样。如今的嵊州竹编形成了几大工艺特征:在造型设计上注重拟物设计,尤其是对各种动物的模拟;在篾片处理上注重漂白,使竹篾能够轻易上色;在装饰时注重花筋和蓝胎漆工艺[1]。

嵊州竹编编织有挑压、花栋、窜丝、纹丝等上百种方法,每种编织方法又有不同的编织样式。嵊州最常用的四种编织技法是垂直挑压交织法、多角挑压交织法、翻转弹插交织法和其他交织法,这四种编法也是极具嵊州特色的编法(见表1)。

嵊州特有的竹编着色技术有漂白、花筋和蓝胎漆。漂白工艺是对竹篾进行漂白。由于竹篾在晾干后往往呈现较深的棕色,这样的竹篾难以上色且色彩留存持久度欠缺。为了获得颜色较浅的竹篾,须对竹篾进行漂白。较为洁白的竹篾可编织成白色的物品,浅色的竹篾也适用于编织简约的现代风家具和装饰品,不同的颜色为竹编整体造型提供了更多的设计空间,也为传统竹编制品和现代设计风格搭建了桥梁。花筋工艺是将所需的纹理、花样印在竹篾上,插在竹编器物的中间或者两端,常用于摆件、花瓶等装饰品,篾片编织纹路的层次与不同的花纹图案相互呼应,形成丰富的色彩和样式。将金色用于装饰品上,则称为烫金,能使竹编装饰品显得更为端庄华丽。蓝胎漆是指为竹编制品上漆,分为清漆与色漆。嵊州竹编用一种比较素淡的颜色为底色,在底色上用鲜艳的色彩进行绘画和点涂,多层施漆,能让竹编制品有多种多样的色彩层次和光滑细腻的质感。蓝胎漆工艺可以应用于常见的竹编器皿、家具和艺术品。将蓝胎漆技术与花筋、漂白等技术相结合,制作出更加精美的竹编制品,更能展现竹编工艺的典雅而不失时尚、精美而不失简约[2]。

2 嵊州竹编发展困难的原因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上涌现出各种材质的日用品,人们对生活日用品材料的要求大大提高,而對竹编用品的需求则开始减少。同时,由于当时许多国家的经济陷入困境,因此竹编制品的出口量大大减少,价格也持续下降。而随着大量工厂和流水线的建立以及工人基础工资的增长,制作精细但耗时较长的竹编制品逐渐失去了制作者,竹编制品陷入了量少价低的境地。嵊州竹编产业销量、利润、知名度都大幅下降,发展陷入了两难之地[3]。

嵊州手工艺人对嵊州竹编的看法还停留在过去辉煌的时候,认为嵊州竹编制品应以精细、拟物作为产品的亮点与卖点,而对如今互联网时代的市场需求和当代人的审美变化缺乏明确的认知[4]。嵊州手工艺人坚守着他们曾经成功的经验和独有的制作技术,没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缺乏对市场主流审美的敏感性,因此在竹编制品的造型和色彩上没有取得突破。

如今在嵊州从事竹编的手工艺人,大多是20世纪竹编厂的员工,他们的年龄在50岁以上,而少见的年轻手工艺人基本是这些老一辈员工的子女。竹编工序精细复杂,且需要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而所获得的收入却无法与自身投入的精力成正比,因此对竹编和传统手工艺感兴趣的年轻人会因竹编技法的高门槛望而却步;而已从事竹编制作的年轻艺人,也会因收入与投入不对等、每日重复相同的烦琐工序等问题而转行[5]。

3 嵊州竹编的造物本源

3.1 竹编造型受动物影响

嵊州竹编手工艺人在创新竹编设计时,最常选用的便是动物元素。嵊州动物类竹编有两类。一类是模拟动物类竹编,大多是生活器皿,用较为简便的编织技法制作竹编制品。主要作品有以动物为整体造型的盆、篮、罐等。造型简约大气,大多采用较粗的篾条快速编织,色彩也较为单一,往往采用一种素浅的主色辅以一两种其他颜色,有的甚至保留了篾条本身的色彩。另一类则是写实动物类竹编,大多属于装饰类艺术品,以更为精细的技法和着色用竹编表现动物[6]。这一类竹编工艺手法精细,需要技艺精湛的老师傅耗时月余才能完成一件,采用非常精良纤细的篾条,进行精细的加工后编织。代表性的竹编作品有《白头海雕》《沧海还珠》《金鸡报晓》等。其中《白头海雕》曾“飞进”故宫,深受卡特总统的喜爱,为增进中美友谊作出了特殊的贡献[7];《沧海还珠》则作为回归贺礼送给了澳门特别行政区(见表2)。

3.2 竹编功能受物以致用观念影响

物以致用是嵊州生活类器具竹编之美的根本所在。竹编诞生于新石器时代,当时没有鲜明的阶级划分,也没有后世社会的主流思想,先人们在制作器具时,主要看重的就是“实用”。这种从大众性和实用性出发的造物观念,是嵊州竹编能够在民间传承数千年的根本原因。嵊州竹编器具牢牢依附于当时人们的主要劳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竹编手工艺人以最方便得到之物编织,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用具,并不断提高竹编质量(见表3)。

3.3 竹编精神内涵受中华传统美德影响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华民族经由五千年发展流传下来的,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中华传统美德和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民众的所思所想,民间的手工艺者也会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些历史人物的热爱和敬佩,让中华传统美德以传统的技法和方式源远流长。嵊州竹编的精神内涵也深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影响,表达了人们对那些历史人物及其精神的崇尚与敬畏[8]。例如,岳飞的《岳母刺字》表达了对岳飞的尊敬和对国家的热爱,《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表达了人们追求理想孜孜不倦、永不言弃的精神,《活佛济公》表达了人们对济公活佛行为异常却惩恶扬善、救苦救难的敬仰,《大闹天宫》表达了人们对孙悟空热爱自由、敢于抗争、不屈服于权势的敬佩。

4 嵊州竹编的设计创新

4.1 与形式美法则融合

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在现代设计中,嵊州竹编艺术也应该遵循形式美法则,运用独有的编织技巧构成与众不同的点、线、面、体等基本要素,由此创造出契合当代人审美的竹编器具,让嵊州竹编既能够拥有自己独特的精美个性,又能够简约而不失格调。让嵊州竹编既能够传承传统的主题文化、编织技艺,又能够顺应时代的艺术设计理念,在传承中获得新生[9]。日本竹编大师中臣一(Hajime Nakatomi)就善于运用光和影的结合,将形式美法则融入竹编造型创新中,创造出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作品(见图1)。他的竹编作品常常让人想到工业设计,而不是普通的传统生活用品。他的作品已经融入日本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能够让人们感受到日用品可以兼具传统美与现代美。

4.2 与不同的材质融合

竹子与其他材料相结合,在竹编器具上能够呈现出别有韵味的艺术美。竹篾具有柔软、精细、韧性、易塑形等特点,能够与其他常见的材料,如木、金属、塑料、陶瓷、玻璃、皮革等较好地融合,形成刚柔并济、冷暖结合的层次美,整体上能够表现出传统工艺的年代感,同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竹篾与棉、麻等材质相结合,能够丰富竹编制品的色彩,也能够展现竹篾的韧性,能够带来更温暖柔和的亲切感。竹编的自然清新与瓷器的洁白纯净相结合,更适用于茶具等器皿,给人们以淡雅安静的感觉。金属的光泽与触感能与竹编形成强烈的视觉和触觉碰撞,如同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形成美好的搭配效果,也能使竹编制品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10]。

4.3 与家居环境的融合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愈发渴望在繁忙的现代社会中寻求一个精神上的避风港,能够减缓繁重的工作带来的疲惫感和紧张感,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寄托自己诗情画意的情怀。近年来人们愈发注重绿色生活,在家具设计上也更注重绿色设计[11]。将竹编与现代生活环境相融合,既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感,让浮躁的心情得到缓解,又能够宣传环保理念,用传统的手工艺创作出现代器具,营造出简约雅致的生活意境。竹编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有鲜明的中国传统特色和风格,将其与现代家居融合,可以为室内空间和风格营造出一种典雅柔和、清新淡然的氛围[12]。

嵊州竹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吕成2018年设计的《一叶禅茶》,将竹篾与木结合,做出竹叶造型的茶桌,造型现代简约又不失传统美感,在现代家庭中能够给人们带来宁静的感觉[13](见图2)。

5 结语

传统民间手工艺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又反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人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也承載着几千年来中国的文化与艺术底蕴。虽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品和手工艺技术渐渐失去了曾经拥有的社会地位与经济价值,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发生巨大的改变,变的是生活器物的外在形式和使用方法。我们不能局限在教科书上或者博物馆里书面化地解释民间手工艺品,不能让这些沉淀了几千年中华文化的手工艺品成为历史或者只能用于观赏的装饰品。

民间手工艺固然有它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但我们可以从它身上发掘出极为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技术,这是先辈们智慧的凝练,也是中华历史的传承。传统与经典不应与光同尘、曲高和寡,而该破局而立。传统手工艺,春秋之蝶等待蜕变,我们需要关注这些手工艺品的本质,了解它们的造物本源与精神内涵,挖掘它们与现代艺术和生活互通相融之处,为传统的手工艺品和技法插上现代艺术与生活的翅膀,让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不再流于表面。嵊州竹编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并且是创新的历史,创新是永远的课题。生活在新时代的人们,要用创新性的表达方式传承传统技艺,用设计与创新让中华民族璀璨的文明谱出现代的乐曲。

参考文献:

[1] 吴婕妤,陈红,费本华,等.浙江地区竹编工艺特色概述[J].林产工业,2020,57(3):61-64.

[2] 童铧彬.浙江嵊州竹编的用色之美探究[J].美术大观,2014(11):66.

[3] 钟红清.嵊州竹编的生存现状调查及对其振兴发展的一点思考[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09(00):185-195.

[4] 尤立思,季铁,赵云彦,等.基于数字化的竹编产品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1,42(10):163-171.

[5] 秦陈.嵊州传统竹编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6.

[6] 童铧彬.浙江嵊州竹编造型样式特征探究[J].美术大观,2014(6):82.

[7] 徐华铛.“飞”进美国白宫的竹海雕[J].山海经,2018(9):57.

[8] 童铧彬.嵊州竹编的造物本源探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9(6):85-89.

[9] 王昀,王菁菁.基于工业设计方法的浙江民间手工艺系统创新[J].新美术,2017,38(4):96-100.

[10] 袁晓宇.竹编工艺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工业设计,2019(11):141-142.

[11] 邓亚娟.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室内家具设计思考[J].包装工程,2020,41(12):325-329,340.

[12] 倪姗.竹编灯具设计的创新研究[J].工业设计,2021(3):123-124.

[13] 滕晓铂.“小篾匠”的大情怀:记嵊州竹编艺人吕成[J].装饰,2019(3):36-40.

作者简介:谌涛(1979—),男,河北唐山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消费者生活形态与行为习惯、展示空间中数字传播与交互设计。

王钰莹(1996—),女,浙江绍兴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交互设计。

猜你喜欢
传统手工艺创新设计
创新设计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园林道路设计创新应用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重建的路径分析
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牌化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