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2021-05-30 06:01:46王颖
南北桥 2021年7期
关键词:阅读课外阅读兴趣

王颖

【摘    要】阅读在语文中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强调课文的阅读之外,还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以便让学生能够自然地通过课外阅读来获得更好的拓展。本文就简单谈一下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兴趣  阅读  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7.150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课外阅读要求做到“喜欢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而小学低年级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有效指导其进行课外阅读,将对学生终生学习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但当前大部分小学低年级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没有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基于此,低年级的语文教师该如何适时地、有计划地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培养低年级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在指导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时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教师应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外阅读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等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阅读方式要多样化。不同的阅读方式是使低年级学生对阅读感兴趣的关键之一。例如,在课外指导二年级学生阅读《雪地里的脚印》这个故事时,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小动物遇到“好狼先生”时话语中的不同语气,从而领悟他们对待“好狼先生”的态度。

2.积极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没有不爱看课外书的学生,只有对课外书缺少了解的学生,低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课堂上,笔者利用各种契机,用自身的语言描述,给学生建立一个有趣的课外书表象,让学生对课外书产生一种向往。例如,在课上指导二年级学生阅读《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后,为学生介绍故事出自《伊索寓言》,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看书欲望,调动学生阅读同类书籍的兴趣。

3.做好阅读示范。古语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天的读书时间,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读书、做笔记;每次的读书展示周,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试写读后感、共编阅读小报。教师用自身阅读的状况、频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以师道的示范作用带动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课外阅读。

4.科学运用赏识的激励作用。为了低年级学生能保持读书的热度,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教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阅读过程,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激励、表揚、喝彩,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如开展“阅读之星”“博学之星”“书香家庭”等荣誉的评比活动。

二、教授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读书

兴趣虽然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动力,但是学生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地阅读也达不到阅读的效果。读书,应有科学的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成效,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基本阅读的方法,让学生会读书。

首先,切不可将对低年级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简单地理解为单纯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大量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方法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学习能力是否提高,与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情绪意志等直接关联。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时要结合调试学生的心理因素,要培养学生耐心、尽心、静心、精心地阅读态度。

其次,教给学生一些简单易掌握的阅读方法。学生刚开始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跳读、游览等,要求不宜过高,贵在养成习惯。对此,笔者有以下建议。

1.圈圈画画。内容可以是优美的短语、比喻句、拟人句、精彩对话、感兴趣的知识、从未见过的表达方式(排比、顶真、对偶等)、成语古诗、歇后语、名人名言、好的开头结尾等;方法可以是用“____”等不同的符号划出优美的词句,用“○”、“□”等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重点字词,用“?”标注此处有疑问。其实这些就是做读书笔记的先头工作。因为低年级学生会写的字词不丰富,所以对学生读书摘记的书面要求要尽量少些,切不可因此让学生对阅读望而生畏。教师可以通过朗诵自己喜欢的片段、讲书中的故事、优美词句大接龙等形式,督促和鼓励学生“眼记”、“耳记”、“心记”。

2.剪剪贴贴。在课外阅读中,学生有时会遇到大量的感兴趣的知识,此时圈圈画画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阅读兴奋感。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可能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需要,把感兴趣的图片或内容剪下来,收集在一起,有序地粘贴在设计好的纸片上,配上插图和注释,制作成独具个性的图画书或百宝书。学生在整个阅读、制作的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还培养了动手能力。

3.读读想想。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要尽量引导其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什么地方懂了,什么地方没明白?什么地方有趣,为什么好看?不一定要有答案,但各种各样的问题都要尝试去思考,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增强语感。

第三,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要“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而快速阅读最有效、最常用的办法就是默读。因为默读时视觉神经接受文字符号后,立即发送给大脑,进行直觉译码、理解,跳过了朗读时转化为口语再理解的过程,阅读速度得以大大提高。学生默读能力的养成和提高有赖于识字量的不断扩大和阅历的积累。此外,还有一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浏览目录,了解读物概要;阅读课题、中心句段进行跳读,了解读物构架;书本与眼睛保持一尺,目光如聚,既扫视拼音又看清汉字,一目双行;集中思想,聚焦质疑,快速寻找答案,一目十行等。

总之,小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我们要相信学生,不断创新、充实、改善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掌握课外阅读的要领,令学生能够在自由自在的课外阅读中更加轻松地去享受学习的快乐,使学生在大量阅读的丰富积累中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宋新荣.汇涓涓细流成知识海洋——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策略[J].教育科研论坛,2010(12):74.

[2]对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的探微[J].快乐阅读:上旬刊,2013(11):22.

猜你喜欢
阅读课外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28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22:30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5:21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9:29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8:04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