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教学设计

2021-05-30 02:14庞丽亚
学语文 2021年6期
关键词:项王司马迁项羽

一、教材分析

1.《项羽之死》选自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散文之部”自主赏析部分。单元的主题是“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刘熙载《艺概》云:“太史公文,精神气血,无所不具。”《项羽之死》这篇文章就刻画出了项羽的“精神气血”。整篇文章记叙的了项羽这位悲剧英雄最完美的落幕,表现他失败时的英雄气概。既有霸王别姬的铁骨柔情,东城快战的骁勇善战,又有乌江自刎的知耻重义。整篇文字读来荡气回肠,令人不免对这段传奇历史感慨万千,对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悲之叹之,爱之怜之。

2.作为自主赏析的选文,本文的语言、文字难度不大,故事性强。

二、学情分析

《项羽之死》是一篇文言文,但所涉及的文言知识点难度不大;项羽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课文情节生动,内容容易把握。文言和课文内容学生已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第一课时教学掌握。故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分析探究文章的人物形象及写作手法上,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学习借鉴作者的文学手法,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具体做法是引导学生从文中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相关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精神气质,掌握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审美的方法,以及项羽之死的审美意义。处理这篇课文,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借助智慧课堂、电子课本、影视歌曲等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成教學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掌握司马迁多侧面、多角度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手法,培养学生立足课本解读文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由品读文章,师生共同研读,探究司马迁是怎样塑造项羽这一英雄人物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解读司马迁笔下人物魅力的同时,体味司马迁的情感内涵,正确评价项羽之死。

四、教学重点:

探究司马迁塑造人物的多种手法

五、教学难点:

探究不同的描写手法对表现人物性格多面性的作用

六、课型:

阅读鉴赏课

七、教学准备:

《垓下歌》朗诵,《项羽之死》微课及课前练习,课件

八、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法,讨论法

九、教学过程:

(一)以典入文:引项羽

大家知道哪些跟项羽有关的成语?(霸王别姬,破釜沉舟,四面楚歌,衣锦还乡,拔山扛鼎、背水一战、披坚执锐……)那大家知道有关刘邦的成语吗?好像只有暗渡陈仓了。这绝代双雄,一个楚汉相争的失败者,一个大汉王朝的开创人,按照中国传统“成王败寇”的思想,项羽早该被遗忘,然而两千年来,赢得了更多人的追忆仰慕的却正是这位政治上的失败者,他在政治的舞台上退出,却凭借着无穷的人格魅力活在中国人的心头。可以说,司马迁《史记》中的塑造功不可没。太史公用他的如椽巨笔,让这个人物散发出远超历史的精神魅力和审美价值,他是怎么做到的?这节课,我们就走进《项羽之死》,去认识一位英雄,感受多维写法。

1.在微课作业中,给大家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大家用“项羽既有,又有”的句式描述一下我们在文中所认识的项羽。(拍照展示)

项羽性格归纳起来就是三个词:重情、勇猛、重义。而承载项羽这样丰富、立体、多侧面性格特征就是文章中浓墨重彩的三个主要场景(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

2.这三个场景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投票)

司马迁究竟是用什么样的手法达到了这样直击人心的效果?项羽这样丰富、立体的形象究竟是通过怎样的技巧实现的?我们一起继续探究。

(二)探究写法:品项羽

1.回顾人物描写的手法:板书:正面:语言、动作、神态

侧面:借人、借物、借景2.逐一分析三个打动人心的场景中运用了哪些手法?分别被三个场景感动的同学,说说这段打动你的场景运用了什么手法。

(1)语言描写:

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乃谓其骑曰“何如?”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籍独不愧于心乎?”

《垓下歌》表达了项羽什么感情?——英雄失路之悲,对虞姬和骏马的不舍。

(清初周亮公言“垓下是何等时?虞姬死而子弟散,身迷大泽,亦何暇更作歌诗?应是太史公‘代为传神。”那这段代写的《垓下歌》对表现项羽的性格什么作用呢?我们来听一下电子课本里的这段演绎

为什么要代写来表现他的重情?与英雄形象矛盾吗?——不,无情未必真豪杰!体现了他内心柔软的特点,这个形象就不仅仅是一个勇士,他还有柔情,项羽的形象丰满了;而且这一歌一泣使这个高高在上的神回到人间,原来他也有凡人的痛苦和忧伤,让这个形象更加人性化。正是这一“补”,这一“代”,便得项羽的形象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悲剧美。)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亡”是什么用法?“我何渡为”是什么句式?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三次,他把失败归咎于“天意”。钱钟书说“认输而不服气,故再三言之”,通过语言的反复极力表现,“不服气”正显示他的自尊自负而不自省自责。

太史公言项羽“为诸君快战”,还有一位大师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塑造张飞喝断当阳桥时,说“吾乃燕人张翼德,谁敢与我决一死战”中的“决战”有什么不同?

(快战”不同于“决战”,决战是要见出胜负,决出生死的,是鱼死网破前的最后挣扎,看中的是结果;而“快战”是痛快,《琵琶行》中即有“快弹数曲”的用法,强调的是过程。那这场结果必败的战斗对塑造项羽有价值吗?有,是要在过程中畅快地、尽情地展现自己的勇猛无敌,就像一次落幕前的演出,要以完美作为结束,另外句式上“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这种短句,显得果断、有力,这都是司马迁赋予项羽的。

他在自己的部下面前得意邀功,“何如”?人到末路,胜负都没有任何意义的时候,仍然期待保住自己的名誉,像帝王吗?像个打了胜仗需要别人肯定和赞扬的将军!

一段自陈,有“未尝败北”的自信、有“天之亡我”的不服气、有“决战”的勇猛……项羽的性格的复杂、多面就在这段个性化的语言描写中有层次地展现出来了。)

(2)动作描写

“东城快战”

司马迁是怎么写战争的?首先,敌我双方的是否势均力敌?(通过数字对比:项羽带八百壮士夜间突围成功,过了淮河就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逃到东城县,就只二十八骑,而汉骑追者数千人)

敌众我寡下,司马迁怎么写项羽的指挥?(“分四队”“四向”“期山东为三处”“复聚其骑”)这些都是项羽的调兵遣将,都是动作描写。隔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我们仿佛能够透过纸背,看到项王,他从容不迫,不慌不忙,排兵布阵。项王的大将风范,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敌人的反应如何?为什么要细致地描写这些人的反应?(这是从侧面烘托,是反衬,起到突出项王的声威力量!绝境之战,打得是风云变色,气壮山河。他冲锋在前,一马当先,他勇猛难当,无人能敌,他甚至在自己部下面前得意邀功,“何如”看我何如?像帝王吗?像个打了胜仗需要别人赞扬和肯定的将军!)

何绍基说“三史诸子百家言,若不高声读之,如何能得其推敲激昂之势?”请我们班的壮士男儿们一起读出英雄的霸气“于是项王大呼……”(诵读)

(3)神态描写

乌江自刎的“笑”

为什么“笑”?这个神态就把项羽面对死亡的无畏和视死如归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来了。

“欲渡乌江”为何拒渡?怎样理解太史公在项羽近乎矛盾的抉择中传递出的生死抉择?

历史学界有过争议:项羽带领着自己仅有的二十六骑,后面是数千追兵,前面是苍茫大江,项羽想要渡江了,于是,就有乌江亭长舣船待。有船,且只有一条船。有人戏说“那艘等在江边的小船是司马迁派来的”,你怎么看?司马迁巧妙地运用了想象和传说,如果没有乌江亭长,没有他引出的项羽的这段话,项羽只是万千战场陨命的将领之一,而这番豪言壮语后,项羽就成为以死殉志的悲情英雄。这段想象让项羽的形象更加立体,它传写了英雄的末路穷途时的舍生取义,也感动了李清照,吟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请读出这段知耻重义)

3.还有没有同学能看出大家都没有看出的手法?

侧面烘托:“左右皆泣”,这被感动的左右就有后面誓死追随的八百壮士,从侧面烘托了项羽巨大的感染力。

“美人和之”,“霸王别姬”其实是“姬别霸王”,美人听到项王歌,她也在和,也有《虞姬诗》“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和完就自杀了,这是在感谢项王的这份深情,试想刘邦会不会有美人愿意为他而死?也是从侧面烘托的方式把项王的重情展现出来了。

吕马童:这个故人背楚投汉,一路追他、认他、必欲杀他,可是在面对项王时,都不敢正视,只敢偷偷指项羽给王翳看,相反,“若非吾故人乎”豪气磊落,甚至最终以头相赠,司马迁将秦山之高和蝼蚁之微互见,在反衬中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高大的英雄项羽。

小结:这是历史上的项羽,更是太史公心中的英雄项羽。可以说,司马迁怀着满腔的激情,调动一切手段,通过三个场景,多种描写、大量细节,综合运用史实、传说和想象,不断丰富、发展了他的性格,让这位英雄性格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地活在历史和世人心中,取得了巨大的审美效果。它被选入我们的高中语文课本,而不是历史课本,正说明它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实录价值,更在于时至今日仍然为大家所认可的文学价值。鲁迅先生高度评价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正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再次读来,仍不免咨嗟叹息,起坐彷徨,从而更见出司马迁刻画人物的巨大功力。

(三)名家品评:学“项羽”(手法)

易中天(《百家讲坛》):“不用多说什么了。谁都不难看出,项羽死得壮烈,死得英雄,死得气势磅礴,惊天地,泣鬼神,就连乌江之水也要为之呜咽,为之洪波涌起,浊浪翻腾。显然,项羽的死是高贵的。无论他是为什么死的,他的死,都有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和审美价值。”

司马迁用《史记》为我们留下了项羽这生是人杰、死是鬼雄的英雄形象,更用他高超的创作手法为我们日后的鉴赏和写作提供了一条足可借鉴的捷径。

(四)作业布置

1.登录合肥教育云平台资源中心,欣赏《百家讲坛》“王立群评《项羽之死》”

2.研读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曹操献刀》,鉴赏纯文学作品使用的写作手法,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鉴赏性文章。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紧张而有序的智慧课堂录课结束了,但是这节课前后的准备、打磨和上课全程却像刻在脑海中一样,尤其是录课过程中,学生们由开始面对摄像头的緊张、不知所措到后来能够流畅自如地清晰表述,甚至课程将结束,还有很多同学不断举手回答的变化,令我感慨不已,一堂课容量很大,大到可以融师生智慧、碰思想火花;一堂课容量又很小,只能透过一个小小的切口,窥英雄之风范,解一隅之困惑。

1.抓住重点,有的放矢

最初决定选《项羽之死》这篇课文,是因为自己对司马迁的喜爱,爱屋及乌,自然偏爱他笔下的英雄。《项羽之死》记述了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传写这一幕时,司马迁满怀激情,运用史实、传说和想象,丰富、发展了项羽的性格,其艺术特色历来为人称道。

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可抓的“点”很多。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只抓住一个重点,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分析鉴赏司马迁塑造的项羽性格特征和手法。所有教学步骤的安排及问题的设计,都是围绕这个重点进行的。包括通过课文的三个场景呈现出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等,最终都是为了揭示这样的手法对塑造人物多侧面形象的好处。文中描写人物的直观文字由学生自己分析其作用,而作者精心设计的一些细节易于被学生忽视,我就设计成问题让学生讨论,同时提供一些课文之外的资料把握好学生思维的走向。最终,学生能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和对资料的分析认识到正是司马迁调动一切手段,综合运用一系列笔法才呈现给我们这样一个复杂的而不是简单的、立体的而不是扁平的、多层次的而不是单纯的人物形象。

2.前后勾连,温故知新

在必修课本的文学类作品学习中,学生们已经熟悉了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但是,这些手法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有怎样的作用;对于传记文学而言,如何在真实性实录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这些手段,从而增添整个作品的文学性,则是学生们需要了解并掌握的。从课堂的生成来看,对过往知识的回顾,成功地让学生们对新的探究点产生了兴趣;音乐的合理运用、评论家评点的穿插,有效地引发了学生们的思考,并且在生生交流中,产生了不少精彩的课堂表述,这些都是在课堂的有效推进中实现的。

3.有效对比,连贯知识

其实,在必修一的《鸿门宴》中,我们就学习过太史公在复杂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对比塑造多个人物形象的手法,这篇《项羽之死》略有不同,这篇是作者调动全部笔力、集中专写一人,所以在鉴赏中,其实是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两篇同样选自《项羽本纪》的作品的不同写法。

但是,由于时间的安排和整个教学思路的设计,这个点没有在教学中体现出来,也成为我自己这堂课的一个遗憾。学生们的讨论,还是没有更有效地展开,如果可以更科学地设计讨论环节、通过小组的讨论,把几个场景的问题化整为零,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应该会更高,课堂的信息容量会更大。

教学,始终是一个追求完美但仍有遗憾的艺术呈现。因为有遗憾,所以有期待,有对未来更智慧课堂的积极努力地探索。这次的智慧课堂教学大赛,不仅让我更熟练地运用了平板教学,也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发现了更科学高效的命题、批改、交流的方式。不得不说,科技与教学的结合,让课堂成为了一个能够让师生、生生自由交流、有效表达的空间,只要我们在未来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并践行智慧教学的新途径,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一定会成为充满了知识引导、智慧情怀的有效课堂。

(作者:庞丽亚,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教师)

[责编芮瑞]

猜你喜欢
项王司马迁项羽
项羽为什么不肯定都关中
专家学者为“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三十周年题词
人故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史记·项羽本纪》(节选)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
四面楚歌
梦遇项羽
亚父之死
司马迁的军事思想
以项羽“学万人敌”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