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A卷)参考答案

2021-05-30 21:31
中学生数理化·自主招生 2021年6期
关键词:逆反应错误分子

1.A提示: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A项正确。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如核能、太阳能、水能、风能、潮汐能、地热等;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产品,称为二次能源,如电能、煤气、汽油等,因此电能是二次能源,B项错误。光缆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晶体硅是半导体材料,C项错误。高温结构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是传统硅酸盐材料,D项错误。

2.A提示:苯环上可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一NHCOO-可发生水解反应;与羟基相连的碳的邻位碳上有氢,可发生消去反应,A项正确。该物质完全水解后所得有机物为

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即手性碳原子数目为1个,B项错误。该物质含有醇羟基,不含酚羟基,与FeCl。溶液作用不会显紫色,C项错误。1mol此分子与NaOH溶液完全反应

多消耗2molNaOH,D项错误。

3.B提示:CuO不与杂质CuCl,反应,无法除杂,A项错误。CO,不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HCI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项正确。乙烯和SO,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C项错误。Cu粉和CuO都能被稀硝酸溶解,D项错误。

4.D提示:由图中信息可知,-CO,-COOH的过程中有0-H极性键的形成,A项错误。-CO,-COOH为加氢过程属于还原反应,B项错误。由图像信息可知,带有相同基团的物种吸附在NiPc表面上的能量较高,C项错误。该研究成果可使温室气体CO,转化为CO,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并解决能源转化问题,D项正确。

5.A提示:从Z的最高化合价和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pH可知,Z、Y分别是磷、硫元素。磷的3p轨道为半充满稳定状态,其第一电离能大于硫,A项错误。结合X、W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0.1mol.L溶液对应的pH可知,X、W分别是氮、钠元素。NH,分子间存在氢键,导致其沸点大于PH,B项正确。电负性P《s,C项正确。离子半径N-》Nat,D项正确。

6.D提示:根据反应机理图,NO转化为N,此过程得电子,可知b极为正极,a极为负极,A项错误。该电池产生的气体中含CO,,可产生温室效应,对环境有影响,B项错误。由转化图可知,NH与氧气反应转化为NO2,NO2在b极得电子继而转化为Np,C项错误。从图中可看出,在b极上,NO;在酸性条件下得电子转化为Ng,反应为2NO;+6e-+8H+N,+4H,O,D项正确。

7.C提示:初始Na,COs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H0-HCO;+OH,滴人HC1首先消耗水解产生的OH~,出现pH短暂骤变,A项正确。由温度初始上升可知,HC1与Na,CO。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后续的降低可能有热量本身的散失(气体逸出),或加人盐酸起到冷却作用,B项正确。C点,pH=7,但是由温度小于25。C可知,此时溶液并非呈中性,而应是酸性,由电荷守恒c(Nat)+c(Ht)c(c)+c(HCO)+2c(CO~)+c(0H~),可知c(Na)《c(CI)+c(HCO;)+2c(CO~),C项错误。若将溶液稀释10倍,滴定过程中反应放热量不大,而溶液自身混合起到冷却作用,温度变化幅度较小,D项正确。

8.(每空2分,共14分)

(1)NH。和CO,

(2)2Cu+2NH.H0+2NHHC0;+0z2Cu(NH),CO,+4H,0温度高于

40。C,氨水和碳酸氢铵均易分解,会造成原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3)2Cu(NH),CO+H20Cu2(OH),CO:+4NH.↑+C0↑

(4)B

(5)络合沉淀法制备的样品酸溶时间更短,产品的活性更高

(6)78.64

提示:(1)在脱氨过程中产生的氨气、二氧化碳可用于“鼓泡溶铜”过程,实现物质循环利用。

(2)鼓人空气中的氧首先与铜反应生成CuO,氨水溶解氧化铜生成【Cu(NH)】(OH),【Cu(NH)】(OH),与NHHCO,反应生成Cu(NH),CO3。

(3)“脱氨”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NH;),CO;+H,0

Cu(OH),CO,+

4NH↑+C0↑

(4)温度在400。C~500C范围内,碱式碳酸铜的溶解时间相对较短,纯度较高。

(5)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同一样品,络合沉淀法制备的样品酸溶时间更短,产品的活性更高。

(6)2Cu-2Cu(NHg)2COs->Cu2(OH),CO:->2CuO64kg

80kg

由于铜的利用率为98.3%,因此生成的活性氧化铜粉末为80kgX98.3%=78.64kg。9.(每空2分,共14分)

(1)分液漏斗b

(2)吸收Clg

(3)4H++5ClOz

C1-+4C1O↑+

2H,O溶液變蓝

(4)稳定剂I【稳定剂I【可以缓慢释放ClO,,能较长时间维持保鲜所需的浓度

提示:(1)根据仪器特征,仪器B的名称是分液漏斗;根据操作分析,F装置应是Cl,和KI反应,所以应该长管进气,短管出气。

(2)F装置中能发生Cl,+2KI2KC1十Iz,碘遇淀粉变蓝,所以若F中溶液的颜色不变,说明没有氯气,则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Cl。

(3)在酸性条件下NaClO,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IO,,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和电荷守恒以及原子守恒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5CIOzC+4C10,↑+2H,O;在CIO,释放实验中,打开E的活塞,装置F中发生反应2ClO,+10I+8H+2C1+5I,+4H,O,碘遇淀粉变蓝。

(4)根据图像可知,稳定剂I可以缓慢释放CIO,,能较长时间维持保鲜所需的浓度,所以稳定剂I好。

10.(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1)-49.0

(2)H.CO*+H*》CHOH*+x(3分)否

(3)正反应气体分子数反应iv》i,逆反应气体分子数二者相同,可知加压时,反应iv正反应速率加压时增大程度大于反应i,逆反应速率改变程度相同,则加压后单位时间内甲醇的产量大于CO

(4)达平衡状态1.04

(5)Co-X100%

0.5c

提示:(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H=H:+0H=-49.0kJ.mol-

(2)根据反应机理各微粒的传递规律以及活性空位(*)个数的守恒关系,可知步骤⑦的反应物为H;CO*,产物为CH.OH*,故该步骤化学方程式为H;CO*+H*,1CH;OH*+*,由整个历程可知,物质存在吸附态,由于总反应式为CO,(g)+3H;(g)CH,OH(g)+H,O(g),第四步,产物H,O*为H,O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态,并未“脱附”成H,O(g),故该反应历程并不完整。

(3)由单位时间产量可知,该问考查的是反应速率,对比反应i和反应iv气体分子系数,正反应气体分子数iv》i,逆反应气体分子数二者相同,可知加压时,反应iv正反应速率加压时增大程度大于反应i,逆反应速率改变程度相同,则加压后单位时间内甲醇的产量大于CO的。

(4)达平衡状态。列三段式:

(5)注意图像是平衡浓度与温度的关系,而非时间关系,随着温度升高,制乙烯反应平衡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CO,和H平衡浓度逐渐增大,C,H,和H,O平衡浓度逐渐减小,根据反应系数关系,可知曲线a表示H,浓度变化,b表示CO,浓度变化,m、n分别表示H,O、CH浓度变化。A点时,c(CO,)=c(Ho)=c。mol.l"。根据c(CO,)与c(H,O)可推出其他物质浓度。列三段式:

提示:(1)Co为27号元素,Co原子核外有27个电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得其基态Co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基态磷原子核外有三层电子,故最高能层符号为M,电子云在空间有3个伸展方向,原子轨道为哑铃形。

(2)NO3中价层电子对数为5+0+13,故为sp杂化;一般情况下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大,但由于N原子中最外层为半充满状态,比较稳定,故第一电离能大于O,所以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o、O.N;一个NO中有3个键,配位键也为σ键,故σ键数目为3X4+4=16,则1mol

该配离子中含。键数目为16N。

(3)可以根据磷酸根、焦磷酸根、三磷酸根的化学式PO、P,O、PO推导:磷原子的变化规律为1,2,3,,n,氧原子的变化规律为4,7,10,...,3n+1,酸根所带电荷数的变化规律为3,4,5,...,n+2

(4)根据钴蓝晶体晶胞结构分析,一个晶胞中含有的Co、A1、0个数分别为(4X。+2X-))X4+4=8,4X4=16,8X4=32,所以A

化学式为CoAl,O;根据结构观察,晶体中A13+占据O一形成的八面体空隙;该晶胞的体积为(2aX10-7)',该晶胞的质量为

提示:A分子式为CH,OCI,结合题干信息可知A中含有-CHO、-C1、苯环,根据物质反应过程中物质结构不变,可知A为

硫酸存在条件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产生的

该反应为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

(2)根據上述分析可知B为

同分异构体中,若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则含有苯环,官能团不变时,有邻、间、对三种,若官能团发生变化,侧链为--COC1,符合条件的

(4)两分子C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产物,该产物分子中含有3个六元环,应是氨基与羧基之间发生脱水反应,两分子C

(5)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产生CH,Br一CH,Br,再发生水解反应产生乙二醇(CH,OH-CH,OH),甲醇催化氧化产生甲醛(HCHO),最后乙二醇与甲醛反应生成

(责任编辑谢启刚)

猜你喜欢
逆反应错误分子
在错误中成长
分子的扩散
等效平衡的解题策略
化学平衡模型的建立
“精日”分子到底是什么?
米和米中的危险分子
臭氧分子如是说
不犯同样错误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平衡常数与正逆反应速率常数之间关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