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模徳
【摘 要】初中化学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化学理论公式,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验反应写出和推算更具体的公式。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巧妙创新讲解实验探究题的方法,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探究题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9.102
针对新课改提出的相关要求,教师在理论课程教学当中应该注意化学理论知识与实验的结合与创新,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实验的思考方式,学会归纳、总结、创新探究实验的线索思路以及最后的结果,从而让学生发现实验的原理,总结出其中的化学知识。教师在讲解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运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去理解相关的化学知识点。
一、教学实验探究题的过程中注意的原则
(一)在理论的基础上设置题型
任何化学实验探究题都有其核心之处,而这个题的核心内容就是某一个化学知识点。只有以该化学知识点为基础,设置各个化学实验的具体轮廓,分析解题的方法,才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创新和探索该实验内容所囊括的化学知识。只有以理论为基础的实验探究题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大部分化学理论知识都与我们日常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教师未能在这个化学知识的理论上进行实验设置的话,学生可能会错误地将知识点运用于日常的实际生活当中,也不利于教师教授学生,通过生活去探索、发现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理念。因此,笔者认为在设置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多多结合身边的化学教材以及互联网的参考书目,并利用图书馆中的文献来构成实验探究题,使实验探究题更具有代表性、合理性和实用性。学生就能够通过该化学探究题去探索和发现在课本当中、生活当中的化学知识,并牢记于心,熟练地将其运用在以后的工作和事业当中。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教授化学这门学科的目的。
教师不是应试教育的机器,而是教书育人的播种者。在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牢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任何实验都不能够脱离书本,以某一知识为核心理论,分散出我们所要教学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思路,帮助学生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使他们学会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主动去探索和发现未知的化学奥妙世界。
(二)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
现代化的课堂教学方式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为引导者和组织者。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应该学会将主动权还给学生。打一个比方,课堂就像是一个表演的舞台,主角应该是学生,而教师是导演的角色。教师在导演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给予学生一定的知识引导,及时帮助学生通过理解和学习化学实验探究题,一步一步跟随着设题者的思路前进,最终获得该题型的核心知识点,使学生在探索发现和学习解锁该题型的过程中逐步领略到化学的奥妙,感悟到化学的神奇之处。因为大多数化学探究题通常是以某一个化学的公式为其核心理论基础,必须要求学生能够熟悉课本当中的理论知识。
例如:燃烧反应、高锰酸钾的反应、浓氨水与酚酞的反应等,这些都有其一一对应的化学公式,学生要牢记这些化学公式,才能够熟练地将公式运用到实验探究题的讲解过程当中。与此同时,在学生学习该题型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引导,防止学生走错了方向,进入死胡同。学习不应该一蹴而就,教师应该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力量,逐步去打开该题型的大门,最终使他们获得成就的喜悦感。因此,教师在化学课堂的讲解当中,应该将主动权交还学生,做好引导者,组织和引导学生去完成该节课的学习,从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达到理想的教学计划效果。
二、化学实验探究题的教学方法
(一)范例教学法
正如上文所说,教师应该把化学探究题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去探索发现题型当中所蕴含的化学知识点,并进行掌握。在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该化学知识点的过程中,为了防止部分学生产生学习排斥心理,并且降低实验课程学习的难度,应该结合使用“范例教学法”。在进行某一章节化学知识的讲解过程当中,注意给学生举例。通过范例来展现某一化学知识点的思考方法,让学生能够自行运用该种思考方法和解题思路去解开和探究接下来的化学题,这样才能够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范例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及时针对课堂上学生所提出来的思路问题进行批评和指正,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自行探索该类题型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类似的错误,使他们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出正确的答案,极大地增加他们的信心,让他们获得成就感。
(二)模拟实验教学法
因为实验探究题都是在许多实验的基础上设置的,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化学理论知识,还要求他们能够牢记相关的化学实验流程和化学实验技术。所以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该题型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做一些实验,使学生通过实验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例如,探究燃烧的三个基本要素。首先,在课堂上放置一个液化气燃灶,向学生提问:有了液化气燃灶,是否可以燃起小火苗?打开液化气燃灶有了液化气,是否可以燃起小火苗?打开点火器和液化气是否有小火苗?让学生通过思考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设置的这些问题,逐步思考燃烧的三个基本要素。然后,教师进行演练,将液化气打开,再打开打火器,放出液化气,就出现了一团熊熊的火焰。学生观察和思考该实验就可以发现燃烧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氧气、液化气、打火器,这三个要素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方式就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还可以激发他们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讲解化学探究题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题型的设置原则,将题型与理论基础有机结合,使学生通过范例教学法、模拟实验教学法,加深对该化学某一章节知识点的理解,并且加深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化学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化学的奥妙之处。【本文系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教学方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OHN2019-215】
參考文献
[1]陈家强,陈彩兰.实验探究重在夯实基础 贵在培养思维——以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专题复习为例[J].中学理科园地,2016,12(004).
[2]高红秀.创设情境在初中化学综合实验探究题讲解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版),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