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脂代谢特点分析*

2021-05-30 12:04黄思思王智沁杨勇文赵俩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5期
关键词:危险度危组胆固醇

黄思思,王智沁,杨勇文,赵俩

(1.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2.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老年病科,湖南 长沙 410000;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检验科,湖南 长沙 410000;4.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血液科,湖南 长沙 41000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组具有明显异质性的恶性造血干细胞疾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无效造血及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1]。目前常用国际预后积分系统(The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Scoring System,IPSS)、WHO 预后积分系统(WHO Classificationbased Prognostic Scoring System,WPSS)及修正的国际预后积分系统(The Revised IPSS,IPSS-R)对MDS 进行危险度分组[2]。根据危险度分层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包括支持治疗、免疫抑制治疗、去甲基化治疗、联合化疗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3]。与其他肿瘤类似,MDS 具有与正常人不同的代谢特征[4]。其中脂质代谢的改变已得到关注:已报道MDS 患者中血脂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5-7];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在MDS 患者中出现表达水平改变[4,7]。但血脂水平与2016 年WHO-MDS 分型及不同危险度分层的相关性尚无报道。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本中心最近4 年MDS 住院患者的血脂水平,对比不同MDS 分型、危险度分层及治疗缓解前后的血脂水平,以全面了解MDS 患者的血脂代谢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住院新确诊的MDS 患者共165例,不包括在外院已启动化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以及其他肿瘤放化疗后继发性MDS 患者。其中排除28 例缺乏初次诊断信息或血脂水平的患者,4 例因冠心病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共133 例新确诊MDS 患者纳入本研究;同时纳入了13 例初诊时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DS转化)的患者,上述共146 例为疾病组。另收集140 例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疾病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脂数据,包括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

1.2 MDS 诊断及危险度分组标准

所有患者按照2016 年MDS 的WHO 新分型标准进行诊断。根据IPSS、WPSS 及IPSS-R 进行危险度分组。

1.3 缓解标准

根据2006 年MDS 国际工作组制定的疗效标准进行评估。其中去甲基化治疗后缓解患者包括完全缓解、骨髓完全缓解同时血液学改善的患者。去甲基化治疗方案包括阿扎胞苷[75 mg/(m2·d)×7 d,皮下注射,28 d 为1 个疗程]、地西他滨[20 mg/(m2·d)×5 d,28 d 为1 个疗程]±半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AG)。

1.4 检测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血脂水平由本院检验科用贝克曼680 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TG、TC、HDL 及LDL 单位均为mmol/L。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差异。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DS 患者与健康者血脂水平比较

所有患者诊断信息见表1。对照组与MDS 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6.3 岁及57.0 岁,男性比例分别为56.4%及61.6%。对照组与MDS 患者组年龄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S 患者组的TG、TC、HDL 及LDL 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MDS 患者诊断分型

表2 MDS 患者与对照组年龄、性别及血脂水平比较

2.2 MDS 患者中不同疾病类型血脂水平比较

根据原始细胞的水平将MDS 患者分为低原始细胞组(包括MLD、RS、MDS 伴单纯5q-及MDS-U)、EB-1 组、EB-2 组及AML(MDS 转化)组,其中AML(MDS 转化)组包括13 例初诊时确诊为AML 的患者以及3 例在治疗过程中进展为AML 的患者。比较各组之间的TG、TC、HDL 及LDL 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疾病状态下血脂水平比较(,mmol/L)

表3 不同疾病状态下血脂水平比较(,mmol/L)

2.3 MDS 患者中不同危险度分层血脂水平比较

根据IPSS 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1组、中危-2 组及高危组,各组之间TG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C、HDL 及LDL 水平高危组患者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根据WPSS 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及极高危组,各组之间TG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极高危组患者TC及HDL 水平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 水平在极高危组患者中也明显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根据IPSS-R 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及极高危组,与IPSS 评分类似,各组之间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极高危组患者TC、HDL 及LDL 水平在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4 基于IPSS 危险分层血脂水平比较(,mmol/L)

表4 基于IPSS 危险分层血脂水平比较(,mmol/L)

表5 基于WPSS 危险分层血脂水平比较(,mmol/L)

表5 基于WPSS 危险分层血脂水平比较(,mmol/L)

表6 基于IPSS-R 危险分层血脂水平比较(,mmol/L)

表6 基于IPSS-R 危险分层血脂水平比较(,mmol/L)

2.4 去甲基化治疗完全缓解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去甲基化治疗完全缓解后患者的TC 及LDH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 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 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去甲基化治疗缓解前后血脂水平比较(n=14,,mmol/L)

表7 去甲基化治疗缓解前后血脂水平比较(n=14,,mmol/L)

3 讨论

与文献报道的MDS 常见于中老年男性一致[8],本研究中MDS 患者平均年龄为57 岁,男性比例为61.6%。因研究数据来源于住院患者,故以高原始细胞(EB-1 及EB-2 组)及中高危组患者居多。与既往报道一致[5-7],MDS 患者血脂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表2),这可能与肿瘤细胞消耗增多、MDS 患者营养状况欠佳等相关。

MDS 是一组具有明显异质性的疾病,2016 年WHO 基于病态造血的程度及原始细胞的比例对MDS 的分型进行修订。对比发现,不同原始细胞比例的MDS 患者中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表3)。但基于IPSS、WPSS 及IPSS-R 进行危险度分层后发现,高危患者中胆固醇水平(TC、HDL 及LDL)明显低于低危组,而TG 水平无明显差异(表4~6)。此外,经治疗后缓解的患者,TC 及LDL 水平较基线明显增高(表7),提示血浆胆固醇水平与疾病危险程度呈负相关。

已报道胆固醇对于肿瘤细胞不可或缺[8]。胆固醇为快速增殖的肿瘤细胞提供合成细胞膜所需的原料,维持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同时作为脂质筏的成分,是细胞内信号分子复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9]。胆固醇能促进白血病细胞增殖[10],并降低药物敏感性[11]。然而,胆固醇在MDS 中的作用报道较少。本研究数据表明胆固醇代谢异常是高危MDS 的特征,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一方面,目前IPSS、WPSS 及IPSS-R 主要基于原始细胞比例、核型、血细胞水平对MDS 进行危险度分层,后期可进一步探索将胆固醇水平纳入危险度分层参数,以反应MDS 独特的代谢特征。另一方面,根据MDS 的代谢特点针对性地使用相关药物可能成为治疗MDS 的新策略。作为最常用的治疗MDS 的有效药物,去甲基化药物如氮杂胞苷,被报道能抑制胆固醇代谢中重要基因(如PCSK9、HMGCR 和FASN)的表达[12]。特异性的降胆固醇药——他汀类药物,已进入多种肿瘤Ⅰ/Ⅱ期临床试验[13-15]。后期可进一步探究其对于MDS 的治疗效果,有望为MDS 的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选择。

综上所述,血脂代谢异常是MDS 的典型特征,MDS 患者血脂水平降低,且高危患者胆固醇水平低于低危患者。血脂水平的恢复可间接反映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危险度危组胆固醇
谈谈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胃间质瘤超声双重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与病理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联合微小RNA 评估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危险程度的价值△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心血管危险分层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弹性的研究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船舶碰撞危险度模型
探讨心肌梗死溶栓实验危险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胆固醇稍高可以不吃药吗等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