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英日复语教学目标探究

2021-05-29 17:02由迪思康洪君
校园英语·下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新文科教学目标

由迪思?康洪君

【摘要】教学目标表述了学习者通过教学所表现出来的预期变化或所期待得到的学习结果,在教学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功能。新文科理念对外语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外语教学不仅要强化学生的基础语言技能,更要重视人文素养、跨文化沟通能力、多语能力,以及家国情怀及国际化视野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精通跨专业领域知识、具备全球胜任力和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的人才。本文结合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教学新目标,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为基础,为英日复语人才培养提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新文科;布鲁姆教育目标;英日复语;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由迪思,康洪君,沈阳化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新文科理念背景

2017年,美国希拉姆学院首先提出了“新文科”理念,即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2019年召开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要求,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推动全国高校掀起一场“质量革命”(段禹、崔延强,2020)。

二、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

为了适合“新文科”理念的新要求,对外语人才知识、能力和素养结构方面的培养应更加综合化、复合化和融合化(姜智彬、王会花,2019),新文科建设迫切呼唤外语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战略性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鉴于此、各高校的专家、学者从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学科融合三方面分析了在培养外语人才方面具有创新意义的战略目标。

1.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注重以德为先的教育现代化基本理念,强调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姜智彬(2020)认为,外语教学应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增强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姜智彬、王会花(2019)提出, “立德树人”是外语学科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和内在动力,要培养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

2.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动要求外语人才深刻理解对象国的社会架构和文化特性及其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姜智彬,2020)。复旦大学教授徐雷认为,在民族复兴的大局下,学生应该具备全面的人文知识,有跨文化的理解力,才能在走向舞台中央的时候真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3.培养学生的学科融合能力。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体系应以多种外语教学为基础,融合人文社科、国别区域和跨专业领域知识。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于亭认为,新文科建设需要在人文科学内部以及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打通;戴炜栋、王雪梅(2012)提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应发挥其多语种优势,对世界主要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开展全方位的研究。

三、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法在英日复语教学中的应用

布鲁姆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类法是目前较为权威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尤其在知识型人才培养方面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六个层级: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丁海燕,2013)。

1.识记(knowledge):这一层级是目标分类中的最低级目标,指对知识的基本认知、记忆,包括事实、方法、理论、基本概念等。

如:掌握英日语关于寒暄的词汇、语法、句式及语用等相关语言知识。

2.理解(comprehension):指把握教学材料的意义。这一层级通常借助三种形式表明学习者对知识材料的理解:一是转换,即在储备知识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学内容;二是解释,即对知识材料进行说明或概述;三是推断,即估计将来的趋势。

如:掌握CBI(内容依托)学习法,即将英语作为工具语言、日语作为目标语言,同时提升双外语学习效率;比较汉译相同的词语不同的使用语境,并准确运用。

3.应用(application):这一层级指学习者能将概念、规则、方法、规律和理论等习得原理应用于新的具体情境。归属于高阶理解。

如:准确运用某一课所学的英日双外语词汇进行翻译、写作等语言实践活动。

4.分析(analysis):指能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要素部分,从而使各概念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清晰。它不仅要求学习者理解材料的内容,还要理解其结构。

如:分析西方个人主义与日本“和”文化对英日语代词用法产生的不同影响。

5.综合(synthesis):指以分析为基础,加工已分解的各个要素,能将部分组成新的整体。

如:拓展文化教學,即在教学环节中导入西方国家与日本文明发展史,从而更深入理解文化起源在语言中的体现。

6.评价(evaluation):即对材料作出深刻的、理性的、有价值、有说服力的判断的能力。

如:引导学生在理解西方人的直率与日本人的谦虚、西方国家的平等原则与日本的等级观念等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以包容的视角看待东西方多元文化,从而坚定文化自信。

四、英日复语教学目标的设计

根据胡文仲、孙有中(2006)和王雪梅、徐璐(2011)对于“复语人才”的定义,复语人才应具备熟练运用两门以上语言的能力,并掌握人文、社科等领域的理论和方法知识。以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法为基础,结合新文科教育背景为英日复语教学设定明确的目标,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使学生产生达到预期目标的渴望,同时对英日双外语各子教学目标起到规范作用,形成测量、检查、评价教学活动的标准。

1.识记。突破“单语思维”的束缚和英日语言学科界限,将英语作为工具语言培养学生日语语言基本功,引导第一外语为英语的学生认识第二外语日语的语言特征,通过“比较”“贯通”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英日双外语能力。

2.理解。培养学生基于内容依托(CBI)理论的英日双外语学习方法和学习理念,提升其语言意识,尤其是精准理解文本和精确运用语言的意识,即学生对外语的感知、理解和加工的基本方式,要求学生准确理解词汇、句子、语篇的表面意义和引申意义,以对比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利用英日双外语的正迁移,避免负迁移。

3.应用。夯实英语语言基本功,具备基本的日语语言应用能力;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并进一步引导学生用英日双外语讲述中国故事、传达中国声音、传播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4.分析。引导学生了解西方国家和日本的国情、社情、文化特性,做到文明互鉴、人心互通,从而培养学生从文化视角分析英日语言差异的能力。

5.综合。将语言技能培养与人文素养的积淀相交融,拓展日语与英语国别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体系,培养深厚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将英日双外语与专业领域知识相结合,实现专业复合优势。

6.评价。通过英日双外语语言及文化教学,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引导学生以开放的态度、批判的思想和包容的胸襟对待多元文化,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宏大目标的实现。

五、结语

“新文科”理念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语言教育的目标应从“单言单语人”逐渐过渡到“多言多语人”。以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法为基础,结合新文科教育背景,英日复语教学应从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六个方面,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如下:

突破“单语思维”的束缚和英日语言学科界限,通过“比较”“贯通”等方式培养学生英日双外语能力;培养学生的英日双外语学习方法和学习理念,提升其语言意识;提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做到文明互鉴、人心互通,从文化视角分析英日语言差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将英日双外语能力与专业领域知识相结合,实现专业复合优势;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为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宏大目标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戴炜栋,王雪梅.对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战略规划的思考[J].外语界,2012(3):2-9.

[2]丁海燕.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11):87-88.

[3]段禹,崔延强.新文科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向[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149-156.

[4]胡文仲,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J].外語教学与研究,2006(5):243-247,319.

[5]姜智彬,王会花.新文科背景下中国外语人才培养的战略创新——基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实践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19 (5):3-6.

[6]姜智彬.“多语种+”:课程思政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的内涵、路径与成效[J].外语电化教学,2020(4):18-21,3.

[7]洛林·W·安德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新文科教学目标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新文科”内涵探析及建设思考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新说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