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芹
摘 要 近年来,随着“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在全国高等级教育系统中开展,如何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成为每一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本文详细阐释了可以与本门课程有机结合的哲学观点和哲学方法,同时列举教学实例,对如何培养学生做人做事道理,实现思政育人功能做了探索性尝试与分析。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哲学思想 哲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1.01.069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urriculum" carried out in the national high-level education system, how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has become a problem for every mental health educator.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hilosophical viewpoints and methods that can be organically combined with this course in detail, and lists teaching examples to make an exploratory attempt and analysis on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to behave and do things rationally and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urriculum; philosophical thought; philosophical thinking
哲學是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规律的学科。运用哲学思维产生的思想就是哲学思想。[1]柏拉图说:哲学开始于惊异。科学也开始于惊异,包括心理学在内的一切科学,在其起源上都是哲学的一部分。由于心理学的复杂性,所以分化出来的比较晚,但不可否认,心理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深受哲学的影响。[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课程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哲学思维。
1 辩证法在课程中的广泛应用
哲学的灵魂是辩证法。辩证法的关键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一系列具有矛盾关系的概念,以及灵活运用各种概念于具体事物中。这样的哲学才可以真正为我所用,指导人们更好地生活、改造世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辩证法,可以塑造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提供观察心理世界、研究自我心理的方法论指导。具体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1在自我意识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辩证法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个体的不足
例如,有学生反映自己很自卑,不敢在人群中表达自己的观点,生怕自己不如别人、被笑话。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中那些不得不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但又很自卑、害怕被笑话的事件或者紧张时刻。当时为了避免丢脸的、不好结果发生,自己都做了哪些准备,自己最担心的结果是否真的有发生。时过境迁,岁月增长年龄,自己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自卑,胆怯诸如此类不足或缺点的。启发学生思考这些不足或缺点带给自己的积极正性影响,正是因为自卑、胆怯、不善于表达这些负性自我评价的存在,每当在不得不展现自己这些方面的时候自己会变得格外认真、努力起来,想办法克服困难,调动自己所有的资源去应对问题。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实际完成了两个过程:第一,学生回顾经历,反思曾经的过程正是个体正视自身缺点,超越自我的过程;第二,教师引导学生重新解读经历,让学生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不足与缺点。正是展示了辩证法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现实困扰的一个有效途径。如果说第一个过程是“授人以鱼”的话,第二个过程就是“授人以渔”,功在课堂,利在余生。
1.2在情绪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辩证法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消极情绪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一个重要的情绪调节理论——埃利斯“情绪ABC理论”,该理论就是一个充分应用了辩证法的理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合理信念产生良好的行为后果,不合理信念产生不良的行为后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现、合理化自己头脑中存在的绝对化、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化的偏差性认知,本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个名叫“太好了”的刻意练习:要求学生两人一组分担A、B角色。A讲述一件让自己烦恼、痛苦的压力事件,B使用“太好了+为何好的理由”句型进行回应,之后AB角色互换。通过此项刻意练习,刻意扩大学生的意识容器,通过他人提供的思路重新审视自己的压力事件甚至是挫折体验,尝试用辩证思维看到“硬币的另一面”,进而充分、理解“情绪ABC理论”的内容及价值,达到调节情绪的目标。
此项刻意练习,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体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又将理论深入浅出、应用于实践,通过一个充满了辩证思维的展示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辩证思维的强大魅力。尽管每一个硬币都有两面、事物具有两面性、万物相生相克等等这些道理学生们已经了然于心,但是体验未必深刻,遇事未必会用,犯难未必会思考。一个简单的设计,小小的体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辩证思维方式,建立合理的认知体系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妙处。
2量变到质变规律
量變到质变规律不只在自然科学中显著存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也遵循此规律。比如,当个体经历挫折或负性事件时,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会形成一些错误的认知和解决问题方法,当多次经历挫折或负性事件时,个体的认知模式和解决问题模式就会固定下来,进而可能影响到个体的人格特征、行为模式。比如:一个小孩子被同龄人欺负,回到家中告知家长后被家长责骂并要求他自己解决问题,于是孩子习得了打架的方式可以结束冲突。随着个体的成长,每当孩子遇到困难向父母求助都得不到有效回应时,孩子“打架”解决问题模式也就慢慢形成,孩子不倾诉,父母不关心的亲子沟通模式也就慢慢形成。成年之后,个体就有可能形成暴力倾向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模式。由此可以引导学生遇到困难需要做的是科学对待,合理调节,当量变达到质变时,就会引起偏执性思维和行为特点,带来严重的心理偏离,积重难返。
3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趋向,是稳定的,深刻的东西,通过科学的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是丰富、多变、表面的东西,直接通过感官就可以感知到。对于个体来说,当下的行为反应、认知即是现象,背后的经历、形成原因就是本质。我们通常讲的“理解”其实就是指透过现象寻找本质的过程,比如:一个时常伤害别人的人,他可能曾经饱受他人的伤害;一个时常被动,不敢透露自己的想法的人,他可能是因为从小被人干 涉,没人愿意倾听他的心声;一个处处为他人着想,处处扮演着好孩子,好同学,好朋友,好公民的人,他的真实心理可能是害怕被抛弃的强烈恐惧。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不能只看到他人的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喜好,他人的观点是否符合自己的期待和社会期待,更要深层的理解行为和认知之下的原因,了解了为什么,才可以做到真正的理解,有了深刻的理解,宽容这一美好的人格品质才会显现。
想要将辩证思维刻意培养成学生科学的自动化思维绝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耳提面命、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课程全过程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呈现哲学思想应该尽可能做到自然无痕、激趣引思、浅学活用。大学生群体,整体而言涉世未深,今后的生活定会经历各种风雨考验,要想排除纷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不仅需要靠专业技能保生存,靠思想、政治、美德、法律知识辨是非、树三观,还需要依赖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刻意培养思维能力。哲学看似枯燥晦涩,但只要同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为人处世的生活智慧,焕发出生命力。[3]
参考文献
[1] 王祖明.实用哲学[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6.
[2] 叶浩生,郭本禹,彭运石,等.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 吴建.课堂融入微量哲学元素探索[J].教学新视,2014,(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