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华
摘 要 当前高职院校的主要生源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職学校学生,学生年龄小、多为“00后”,自控能力、学能力较差,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因此而出现了心理问题,厌学现象尤其突出,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高职院校辅导员在管理学生的同时,也应重视学生的教育和思想引领工作。本文以工作中学生厌学案例为引,对如何引导高职学生摒弃厌学心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辅导员 厌学
中图分类号:G45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1.01.082
Abstract The main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 are from ordinary high school graduates and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he students are young, mostly born after 2000, with poor self-control and learning ability, easily affected by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Therefore, more and more students hav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especially the phenomenon of learning-wearines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body and mind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college counsel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learning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while managing students. This paper takes students' learning-weariness as a case, discussing how to guid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to get rid of learning-weariness.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counselor; learning-weariness
当今大学生主要年龄构成是“00后”,他们成长于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由于年龄小、认知浅、承受能力差等原因,难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因此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1]进而影响到学习。调查发现,[2]在出现了各种各样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当中,有学习问题的学生占据很大比例,这种现象在高职院校中尤其突出,加上高职院校管理模式的特殊性,较大比例的高职学生存在厌学情绪、逆反心理,对所学专业毫无兴趣,多门课程出现挂科现象,以至于荒废学业,面临难以就业的问题。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现结合具体案例,剖析学生厌学心理问题,提出有效应对措施,引领学生走出困境。
1案例概述
谢某入校后不久告知辅导员有退学打算。据了解,谢某因高考失利和专业选择上的失误,谢某父母对其是否继续上学有很大的分歧。谢某本身对所学专业提不起兴趣,入学一个月便产生了厌学情绪,且不喜欢与同学交谈,晚上睡眠质量差,和舍友作息时间不一致,由此与同学之间有了隔阂和矛盾,久之谢某出现了心理问题。
2处理方案
2.1探究学生成长环境
谢某有一个弟弟,从小父母对弟弟偏爱多一些,家庭氛围不是很和谐,所以谢某感觉不到足够的家庭温暖。谢某由于父母的偏心,长时间养成了一种孤僻性格。辅导员和学生家长及时沟通,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希望父母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将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放到首位;劝解谢某不要荒废学业,鼓励、支持谢某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为将来的就业多考虑;帮助孩子找到自身闪光点,化解和同学间的矛盾,融入集体生活。
2.2 与班干部、舍友谈话
辅导员一是找到班干部谈话,安排班干部坐在谢某周围对其帮扶,并指导学习优秀同学课下对其辅导、答疑解惑。二是与谢某的舍友谈心、谈话,帮助谢某度过当前困境,化解矛盾,主动带谢某参加宿舍、班级集体活动,增强同学之间的感情交流。
2.3 联系专业心理咨询
经过多次谈心谈话,辅导员在学生同意后,为其联系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与心理辅导老师沟通谢某的心理状况,帮助他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从思想上改正对学习的看法,积极主动学习专业知识。
3启示和思考
3.1辅导员与家长联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张淑娟等[3]在对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性的研究中发现,父母对孩子经常性的否认和忽视,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以至于进入大学集体生活后,不知怎样正确的与别人交往。而且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中国父母中仍然是普遍存在的,这类父母往往对男孩寄予厚望,而忽视了女孩子的成长,导致女孩子进入大学后出现了厌学等心理问题,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在排斥父母的影响。[4]所以来自父母的温暖可以使女孩子感到父母对于他们的重视和支持,从而会产生安全感和对学校、家庭的归属感。近年来教育学者提出了班级和谐家庭成长模式概念,这一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把辅导员、教师、学生父母一起当作家长,共同助力大学生健康发展。[5]因此辅导员应该做好家校联动,搭建信息化平台,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与学生父母密切联系和沟通,悉心解释家庭环境对孩子学习和心理变化的重要性。
3.2以班级文化为依托,塑造优良学风
大学生活相对独立且自由,进入大学后,学生思想上过于松懈,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和目标,加上学生易受网络影响,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很容易偏失。学风是人内心深层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外在反映,[6]优良学风的建成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提升个人素质、摒弃厌学等不良心理。而班级文化和学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班级文化建设好的班级往往有着优良学风。[7]因此,辅导员要凝聚班级力量建设班级文化。首先,在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制定出班规、设定奖惩措施。其次,辅导员可以定期开展主题班会、组织班级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精神等主旋律,使学生养成良好品格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激励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带动他们从被动到主动学习,做到学一行、爱一行。再者,需加强对班干部的培养,选拔出一批品行优良、思想上进的班干部,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帮助辅导员建设好班级。
3.3开展职业规划教育
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往往都是在家长和老师督促下完成的,进入大学之后没有了家长的监督,加上自己对所学专业比较陌生,大部分学生对未来缺乏的正确职业规划,进而影响到学习。每个学生都有不同于他人的优势,通过职业规划教育,可以让学生发现自身优点,也可使大学生找到自己不足之处,加以改正,从而激发学习潜能和自主性,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使以后的道路更加顺畅。[8]所以辅导员应尽早引领学生做好职业规划,鼓励学生选学职业规划课程,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特长制作职业规划导图,指导学生参加职业规划大赛,在这些过程当中,学生的学习和就业目标会越来越清晰。
3.4提升人格魅力,做学生信赖的辅导员
辅导员是大学生最熟悉的老师,高校辅导员的首要职责就是服务学生,只有平时对学生认认真真的负责,表现出足够的责任感,学生才会信任,当他们有学习困惑或生活困难时会第一时间找到辅导员,与之交谈、寻求帮助。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不单单是简单的管理学生,还要加强自身修养,优化文化素养,提升人格魅力,以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理、丰富的情感感召学生,积极参加心理健康知识讲坛、多读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这样才能深入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做学生值得信赖的辅导员,当学生出现厌学等问题之后,做到善于并及时发现,与学生产生心与心之间的交流。
4结语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在顺应信息社会潮流的同时,应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专注于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职院校辅导员要着力于培養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引领高职院校学生朝着正确的、更高目标发展,以期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晓艳,裴昱.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文化因素分析及解决路径[J].大学教育,2020(9):140-143.
[2] 赵宇彤.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J].心理月刊,2019(01):43-44.
[3] 张淑娟,张秀芳,张顺.大学生的交往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4):481-482.
[4] 蒋立杰,王欣.大学生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6):442-444.
[5] 项莹.高校研究生新型班级建设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208.
[6] 骆郁廷,吴楠.启发自觉与制度规范:学风教育的双重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9(4):68-72.
[7] 许艳,王鹏,张媛媛.当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9(14):197-199.
[8] 柴文杰,王钰瑛.职业规划对大学生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16):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