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炎辉
深圳市人民医院运营管理部,广东深圳 518000
《国家卫生收付费改革试点工作》于2017年6月提出,将于全国实施C-DRG收付费制度改革。深圳市于2018年12月开始实施按DRG收付费试点工作。医院开展C-DRG收付费制度改革的基础为医保支付的C-DRG分组结果,经PDCA管理法细化分析各科室DRG病组医保费用,有效结合临床路径管理与科室医保指标管控制度[1-2]。医保办应与信息部门、质控部门合作,合理安排工作内容,经科学分析病例入组校验规则,对相关数据进行合理利用,确保医保结算病例的入组率。此次研究试验对象为30个临床科室,于2016年7月—2020年8月通过回顾性分析按DRG收付费改革前后对住院费用等指标的变化,探讨按DRG收付费改革后对医院运营管理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回顾性分析改革前后收付费制度对医院运营管理的影响,改革前(2016年7月—2018年7月)实施常规收付费制度,改革后(2018年8月—2020年8月)实施C-DRG收付费制度,并随机抽取30个临床科室对该次改革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医院运营管理效率,抽查书写病案首页总数为1 000张,并抽取30件医疗事件进行调查,每组挑选30例患者对医院运营管理满意度进行评估,改革前所挑选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8:12,年龄28~57岁,平均(38.45±2.16)岁,改革后所挑选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29~58岁,平均(39.04±2.37)岁,改革前后所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改革前:实行常规按项目收付费制度,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整个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各类诊治费用进行核算,在这期间为患者提供“一日清单”,实行一系列基础收费措施。
改革后:实行C-DRG收付费制度。
1.2.1 创建DRG结构动态分析制度及分组病种费用共行4类划分C-DRG的分组设计,包括诊疗方式、临床分组、诊断类别及基本组,参照这种分类方式,分析医院各科室医保费用。首先,分组维度为主要诊断类别,基于此分析医院相关数据,对各季度、每月全院结算病例中常见诊断类型的医保费用绩效进行汇总,做好相应统计工作。针对诊断类别中存在的明显次均亏损和总额亏损,对该诊断类型的各细分组、各基本组及各诊疗方式医保费用进行再次分析;若各细分组存在着明显次均亏损和总额亏损,需对某细分组中存在较大亏损的科室进行重点分析,依据科室,再深入到存在着明显亏损的具体结算病例,对该患者的医疗服务项目、主要操作形式、检查检验报告、药品材料项目收费明细等信息进行详细查看。
1.2.2 保证科室医保管理责任的落实 医院是依据诊断疾病相关分组实际付费情况,开展住院工作,其主要特征为具有良好的实务性及政策性,需要在对医保DRG支付政策有所了解的同时,深入到医保管理的临床一线,保证医保管理任务得到医院领导、管理部门及临床科室的共同参与,做好相应管理工作。医保办通过分析C-DRG结算病例的相关数据,便于及时向科室负责人通知各科室医保费用。临床科室负责人应以信息技术为依据,对各DRG组不同时间区间的医保结构、医保费用及动态变化的各项医保指标充分掌握,清晰了解病种绩效结果,以便于对科室医保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降低医疗成本,提升医疗质量。
1.2.3 结合临床路径管理和病组成本控制 若科室某C-DRG细分组亏算医保费用,应对患者结算病例构成的费用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出现问题的根源,主要关系到科室卫生部门制定的疾病诊疗制度是否严格执行,会关系到合诊疗、检查及用药的合理性。而C-DRG医保支付改革结合临床路径管理,可保证临床医师诊疗行为得到良好规范,确保医疗成本明显下降。临床路径管理是信息化、流程化、管理化疾病诊疗期间需要用到的不同类型诊疗项目,并紧密融合医院医嘱信息系统,确保医生住院医嘱行为得到良好规范,防止因临床经验限制增加医疗风险,有效控制不合理增长医疗费用情况。通过结合临床路径管理和医院C-DRG实施,了解到良好运行临床路径管理,能够提升整体的病种绩效,促使医务人员积极地开展临床工作。
随机抽取30个临床科室比较按DRGS收付费改革前后运营结果的变化情况。
①评估医院运营管理效果,相关指标包括病案书写及时率、出院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住院患者药占比及住院患者耗材占比;②评估医院病案首页书写合格率;③评估医院医疗纠纷发生率,其发生率与医院运营管理效果呈反比;④评估医院患者对医院运营管理满意度,共分为3个维度,非常满意超过89%,基本满意在64%~89%,不满意小于64%,医院运营管理满意度与运营管理效果呈正比。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中的所有临床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改革后比改革前病案书写及时率更高,出院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住院患者用药费用占比、住院患者费用中耗材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改革前后均抽查1 000张书写的病案首页数量,改革前985张合格,合格率为98.50%,改革后999张合格,合格率为99.90%,改革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48,P<0.001)。
表1 两组医院运营管理效果比较
表3 两组医院患者对医院运营管理满意度比较[n(%)]
组间医疗纠纷发生率比较,观察组3.33%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比较
2018年8月—2020年8月阶段(96.67%)比2016年7月—2018年7月阶段(73.33%)医院运营管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实施C-DRG收费制度,在医保患者结算前要求临床医师完成录入《中国医疗服务操作分类与编码》的编码和名称,按项目收付费制度,收付费工作不需要医生参与,临床医生需耗费大量工作时间负责《中国医疗服务操作分类与编码》编码和名称的填写录入[3-4]。为了保证最大程度上临床医生的日常工作不受到实施C-DRG工作的影响,需对照国家《中国医疗服务操作分类与编码》字典与全院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字典表[5]。除此之外,还应对医院HIS系统进行改造,确保在界面中快速录入住院患者《中国医疗服务操作分类与编码》编码和名称,系统在该界面中会对某住院患者的治疗项目收费明细自动列举出来,便于临床医生做好针对性选择,医生在对患者的医疗服务项目进行选择后,依据对照关系,系统会自动填写国家《中国医疗服务操作分类与编码》编码和名称[6-8]。
医保办在开展工作时,应与信息部门、质控部门合作,对病例入组校验规则深入分析,借助信息化方案校验病例入组前的数据,保证医保结算病例的入组率[9-10]。所有事物在迎接机遇的同时,也需面对挑战。自实施C-DRG以来,虽然现阶段仍未有负面影响表现出来,但在动态分析过程中,需对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着重关注,了解到医院内部可能会出现拒收重症患者、错编诊断编码及分解出院情况。针对现有情况,管理部门在创建监督制度时,需与临床部门相联合,加强审核再入院患者,复核病案首页信息,规范诊疗行为,做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11-13]。与此同时,对住院患者满意度进行重点关注,尽可能不影响支付制度改革。
该次试验结果显示,实施后医院运营管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组间病案首页书写合格率、病案书写及时率及出院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对比,实施后均更优(P<0.05)。可见,平稳顺利运行C-DRG收付费制度改革,可保证医院的医保基金偿付获取较优的整体绩效,促进医院持续性发展。医保精细化管理可保证医药费用结构的优化,增强费用管控意识,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并实施针对性措施,减少支出医疗费用,对医保基金合理使用[14-15]。除此之外,医院需保证自身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有效改革医疗服务的支付和收费制度。
综上所述,医院运营管理采取C-DRG收付费制度改革,有利于降低医疗成本,保证监管质量,提升收付费制度改革效率,值得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