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峰
摘 要:中国传统哲学视域下的儿童哲学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既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地剖析和解读,不能将人们一直以来误读的内容传递给下一代;不能尽数照搬,要有所拣择,将更适合滋润儿童心灵世界和培养儿童哲学情操的内容摘选出来,将枯燥的说教和训练内容、违背科学常理的内容和宗教性内容果断剔除。同时又要对深奥的哲学内容进行儿童语言转换,使其易于被儿童理解。
关键词:儿童哲学;中华传统文化;心灵;感悟
儿童哲学发源于美国,核心目的是“让儿童从小学哲学”,培养儿童的哲学情操和逻辑思维,儿童哲学的理论预设认为:哲学本就是从儿童那里而来,儿童哲学应该从儿童的视角,发现、欣赏儿童关于这个世界的哲学思考——即儿童自己的哲学,“儿童哲学之父”李普曼指出儿童哲学不是“关于儿童的哲学”(Philosophy of Children),而是“为儿童设计的哲学”(Philosophy for Children)。周国平更是在其著作《宝贝·宝贝》中通过亲身实践驗证了“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这一论断。今天的人们有一个普遍的感受: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机灵了。不管是进化的原因抑或喂养方式的进步,当代儿童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优于成人和上一代儿童的禀赋,例如,空间想象力、运算能力、记忆力、创造力等,人们因此不能再无知地认为:孩子是无知的。相反,没有思维枷锁和世俗牵绊的他们与哲学的本质距离更近,更善于思考宇宙人生的大问题,这也是儿童哲学的立意和所应追求的目标。
一、 历史的经验——中国哲学从不轻看儿童
儿童哲学的出现源于对儿童在哲学世界历史性缺位的思考。可以说,在经验哲学和科学主义产生之后,儿童被认为“毫无经验”的群体,其历史地位跌到了谷底。直到今天,经验主义影响下的中国现代教育也一直把儿童当成是“一张白纸”“待开发的处女地”,学校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趋于幼稚化、简单化,哲学这门被认为深奥的学科,自然为儿童世界所不能理解。然而,与此相反的是,中国的传统教育从来不轻看儿童,传统童蒙教育依托“四书五经”,其内容与成人的学习内容相比并不简单,而其本质就是人生哲学教育。
中国传统不轻看儿童,源于颇具先验主义色彩的哲学基础。不论儒家、道家、佛家,都认为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圆满“德性”,后天教育只是将其开发出来,开发多少有所不同,德性本身并无半分增减,这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学说如出一辙。既然儿童是智慧和德性本自具足、圆满无缺的先验体,儿童教育就应该与成人等量齐观,直追圣贤,而不应有半分曲折和遮掩,诸如《大学》《中庸》这些被认为是修身纲要的圣贤之作,从小就会让儿童诵读,诸如《道德经》《庄子》这些最深奥的哲学著作从来都是儿童的必读书物。成人从来都不会为孩子无法理解书中内容而着急,因为他们坚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孩子早晚都会懂”,在先验哲学的视角下,理解不重要,感悟才最重要,这种感悟来源于直觉、纯真的性灵和未被污染的精神世界,而孩子无疑在这方面比成人更具优势。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童蒙教育传统及其目标
(一)童蒙教育的传统
中国传统童蒙教育历来就是重心灵、重感悟的儿童生命哲学教育,所缺只是一种学科化的总结和提炼。一个很深的误解认为:中国传统童蒙教育是伦理道德教育,甚至认为是赤裸裸的封建道德训育。如果真是如此,基于传统文化的中国化儿童哲学难免落入窠臼,转为心灵的桎梏。然而,事实是人们一方面误解了“道德”一词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只抓住了童蒙教育中那些可资批判的元素。在传统文化的根源处,“道”是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德”顺应规律的行为方式;从先秦典籍一直到宋明理学,都坚持了对“道德”二字的正解,代表性的古代童蒙教材如《蒙求》《千字文》《小学》《幼学琼林》等都是忠实原典的改编之作,这些读物往往从天地创始讲起,终于人伦,所言“孝悌忠信”俱是人之常情,并未贯之以“道德”二字。在原典中,道德从来都是一个上位概念,伦理则是下位概念,是道德的衍生物,二者从未混淆,这种混淆只是最近才发生的故事。因此可以明确地讲,主张以中华传统文化为理论预设的现代儿童哲学并不是习惯意义上的道德哲学或伦理哲学,相反,传统文化“性命之学”的本质更容易使儿童哲学趋近心灵哲学、生命哲学的特点。
与以往不同,21世纪以来西方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也渐渐抛弃了主智主义和科学主义取向,认为教育的核心概念是心灵,这一思想或多或少汲取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而心为何物?当代西方人的理解也未见得有中国古人深刻。基于传统文化的儿童哲学该如何正视、呵护、开发儿童之心?还需要从古人那里汲取营养。
(二)传统文化视域下儿童哲学教育的目标
西方儿童哲学注重从小对儿童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其中不同地区又有差异,如美国的儿童哲学是以儿童为中心去思考问题;而欧洲的儿童哲学是为了让儿童跳脱思想的窠臼。从适应国情的角度,中国儿童哲学应该遵从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方向,注重开发儿童的心灵世界,培养儿童的感悟力——毫无疑问,感悟力比逻辑思维能力更接近儿童世界的真实。
受实践理性和传播地域的影响,西方儿童哲学目标设定变得越来越不清晰,基础性的目标如思维训练、道德判断等最终分化为诸如认知性目标、社会性目标和伦理性目标等各式各样的目标体系,基本思路都是主张把个体置身于各种社会关系中,通过参与对话、辩论及推理演绎等方式,训练孩子的思维素质,培养孩子的判断力、行动力、沟通能力等各种“力”,鼓励儿童进行合理的道德分析与判断,促使儿童理解“自由”“民主”等概念,为成为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西方儿童哲学的目标有着太过浓重的功利主义色彩,太过注重工具性价值,这与哲学的本质相背离,所谓儿童哲学不过是生存技能的一种哲学式总结。与西方哲学不同,东方哲学所散发出的是一种“反求诸己,由外而内”的魅力,对象上注重心灵世界的启发,方向上注重个体内在的探索而不是外部世界,方法论注重感受、体悟而不是逻辑思维。基于此,中国化的儿童哲学就应该有更为宏大的视角,其目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1. 从好奇心出发,对人生存在生发好奇、怀疑和思考,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开始衍生,追问世间万事万物的形成;2. 从因果观出发,对自我存在与世间万物存在之关系的思考,包括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自我与环境的关系、天地人的关系等;3. 从困顿感出发,思考万事万物生住异灭的规律,包括人与动物的生老病死、植物的四季变化、风霜雨雪、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盈亏等;4. 从道德感出发,思考人生存在的意义,即“我到哪里去”,在儒释道三家所给出的意义之上,形成自我对人生意义的基本认识,形成初步的归属感、使命感和价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