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探微

2021-05-27 17:23许蕴汝
教育界·A 2021年5期
关键词:美术素养初中美术传统文化

许蕴汝

【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为我国的发展壮大奠定了良好基础。传统文化可将优良的民族精神充分展现出来。初中美术教师需将美术知识与传统文化有效融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人文素养和美术素养,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扬。

【关键词】初中美术;传统文化;重要性;美术素养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拥有非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值得学生学习、继承和发扬。如今,现代艺術正在快速发展,给传统美术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为了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初中美术教师需充分挖掘更多的教学素材,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加入花鸟艺术,运用吉祥图案,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对美术知识、传统文化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稳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一)拓宽文化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

目前,初中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时常出现以下现象:十分喜欢研究和学习西方美术知识,对中国传统美术不感兴趣。这就会导致学生出现视野过窄的情况,不利于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需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利用更加有趣、新颖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中的美术元素充分呈现出来,促使学生从多个方面和角度去感知传统文化,拓宽文化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很多传统文化都具有较为明显的时代特色,拥有非常多不同类型的文化资源,其中蕴藏着非常多的美感与智慧。很多传统的美术作品能够凸显出我国的民族精神,具有较高的价值,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准确认知和理解美术知识,而且能促进学生文化修养、民族精神、民族自豪感、美术素养的稳步提升。

(二)培养审美意识,传承传统文化

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引起教师的关注和重视[1]。美术教师需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从继承、批判的角度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初中学生正处于快速发展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该时期不仅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黄金时期,而且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需充分利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审美态度。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方法

(一)结合本地元素,激活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绘画技巧、美术知识的讲解[2]。在上课时,教师会将教学内容限制在教材内,利用多种方式来讲解理论知识,并布置自主创作任务,最后进行适当的点评与分析。这样的教学方法较为固化,教学过程较为枯燥,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被消耗殆尽。如今,古风逐渐在年轻人中间流行,很多学生开始了解并接触此方面的内容。教师就可充分利用这一点,在教学中渗透带有本地特色的传统文化。这不仅可以让美术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更加多彩和有趣,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新鲜感,而且能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真正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服装设计”内容时,教师可融入苏州特有的苏绣知识。苏绣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很久之前就已经被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可有效提升服饰整体的美感。在一些戏剧服饰中,苏绣的应用能够增强戏剧的感染力,目前苏绣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可展示与苏绣相关的纪录片、实物等,尤其是一些戏剧服装,为学生认真讲解和分析,使学生了解在不同的戏剧中如何借助不同的服装来表现出不同的角色及其性格特点。在教师的讲解、视频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美术知识和传统文化,了解戏剧中武将的服饰称为“靠”,并且分为蓝靠和绿靠两种情况,绿靠主要运用的是金线,能够呈现出立体感、过渡自然的蟒纹。最后,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与苏绣相关的实物,鼓励学生近距离观察和欣赏,真正体会和感受到苏绣所具有的艺术之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带领学生去博物馆中,从更多的角度和方面来了解苏绣。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仅对苏绣产生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

(二)加入花鸟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在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美术教学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3]。我国拥有非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逐渐成为智慧的一种象征。花鸟画不仅十分重视点线、面等笔墨的应用,而且十分重视意境的构建,这样才能保证画作形神兼备。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重视传统花鸟画的应用,带领学生鉴赏不同时期的不同花鸟画作品,了解这些作品的差异性和关联性。这样不仅可让学生掌握大量的绘画技巧,而且能促进学生意象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审美能力的同步提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

例如,在讲解与山水画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首先,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宋朝、元朝、明朝等不同朝代的花鸟画作品,带领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的花鸟画作品,并鼓励学生分析不同作品的特点、独特之处以及自己的鉴赏体验。有的学生说:“宋元时期的花鸟画主要是写实风格,能够体现出格物精神。”有的学生说:“明朝时期创作的花鸟画比较追求惬意,经常配合诗文。”还有的学生说:“清朝时期的花鸟画比较重视笔情墨趣,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百家争鸣特点。”通过欣赏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花鸟画,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与花鸟画相关的知识。

其次,教师可为学生展示齐白石创作的《枫叶寒蝉》,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和分析,谈谈自己的鉴赏感受,阐述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营造的意境。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枫叶寒蝉》的意境。

再次,教师需鼓励学生对比和分析不同的美术作品,并谈谈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学生表达各自的想法后,教师需进行适当的指导,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问题,还可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完善。将花鸟画与美术教学融合起来,不仅可使学生鉴赏不同类型的花鸟画,使其掌握更多绘制花鸟画的方法与技巧,而且能锻炼其鉴赏能力、审美能力,使其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

(三)运用吉祥图案,增强创新意识

每一次学生在创作时,都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充分表达出来[4]。教师如果将教学重心放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未能带领学生分析美术作品中的情感,那么将无法正确引导学生,无法使其体会到艺术之美,也无法深入理解事物的形象与结构,在创作时无法体现鲜明的主题和拥有充足的创新元素。我国拥有非常多吉祥的图案,并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演变,能够将我国人民的生存信仰充分体现出来。因此,美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各式各样、不同类型的吉祥图案,带领学生回忆和思考出现吉祥图案的场合,分析这些图案在不同场景下所具有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分析吉祥图案,结合教师的解读和引导,学生可了解全新时代背景下吉祥图案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其背后传统文化发生的变化,使创作出的绘画作品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拥有更多的思想内涵。

例如,在渗透吉祥图案时,教师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教学。

第一,各小组的学生分析和讨论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拥有吉祥图案,人们如何利用吉祥图案。经过思考和讨论后,学生发现过春节时会贴上非常多的窗花、“福”字等;在给老人举办庆生宴时,通常会贴上寿星的吉祥图案。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实际生活与吉祥图案之间的关联。

第二,教师为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吉祥图案的创新应用图片,鼓励学生分析具体的图案,谈谈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第三,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绘制出带有个人特色的美术作品。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能够了解更多吉祥图案的种类、意蕴和表现方式,在创作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增强创作的创新性。

(四)拓展教学内容,丰富知识体系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教师需利用多种方式拓展教学内容[5]。例如,教师可利用多种方式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学习能力、阅读能力等方面的情况,搜集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美术书籍,进行合理分类。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视频、图片等方式将整理好的美术书籍展示出来,带领学生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内容、简介等。学生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并利用课余时间去学习、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和传统文化。此外,教师可以开展读书交流会,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获取的知识和传统文化。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美術素养,教师应当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加入本地文化、花鸟艺术、传统图案,提供不同类型的美术书籍,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于文军.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探索[J].科学咨询,2020(02):199.

熊菁.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1):197.

周润涛.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J].美术教育研究,2020(09):180-181.

连少如.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课堂内外:教师版(中等教育),2020(01):115.

骆春萍.传统文化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知识窗(教师版),2020(08):27.

猜你喜欢
美术素养初中美术传统文化
交互智能平板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开放课堂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研究
创新美术课堂?体验学习乐趣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