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例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分析及心理效应护理的影响*

2021-05-27 01:29潘迎春苏家凤李乾兵蒋丹丹李玲云江敏刘萍萍
关键词:传染病障碍肺炎

潘迎春 苏家凤 李乾兵 蒋丹丹 李玲云 江敏 刘萍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1]),是由2019 新型冠状病毒(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2]感染引起的肺炎,传染性强,人群普遍具有易感性,其病情变化快,严重病例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患者表现出焦虑和恐慌。采用Zung 焦虑自评量(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4 例COVID-19 疑似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分析及采取心理效应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影响,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20 年 1 月 26 日~2020 年 2 月 19 日按隔离要求收住安庆第一人民医院发热病房治疗的64 例COVID-19 疑似患者,均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简称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诊断标准[3],其中男性 38 例,女性 26 例,平均年龄(38.09±14.45)岁。

纳入标准:①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简称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诊断标准[3];②意识清楚,能正常交流;③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①既往有精神疾病史;②意识障碍等无法交流。

1.2 病人分组

将64 例COVID-19 疑似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心理效应护理组(观察组),每组 32 例,对照组平均年龄(37.06±14.08)岁,观察组平均年龄(39.13±14.97)岁,两组干预前性别、诊断分级、受教育程度、肺部CT 表现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入组的患者均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2 方法

2.1 对照组给予传染病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单间隔离,医护人员做好三级防护,住院期间严禁陪护和探视等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营养支持、生活指导、健康教育及常规心理护理等。严防患者外出、逃跑或发生意外,并做好基础护理[3,4]。

2.2 观察组在传染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预防心理效应护理[5,6],主要包括:①加强相关宣教工作,及时与患者沟通,关心安慰患者,并让患者与家属或亲属视频连线交流,消除患者恐惧、紧张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②提高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和检查治疗程序,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并将患者情况及时向医师反馈;③护理过程中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相互交流提供恰当的情感支持,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④采取暗示等疏导患者合理释放自己的情绪,及时采取心理危机干预。患者的病史特点,见表1。

表1 64 例COVID-19 例疑似患者的病史特点(例)

3 观察指标

分别测量入组时和采取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情绪的改善等情况。采用Zung 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COVID-19 疑似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明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的情况越明显。测试人员由本病区医护担任。

4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不同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组COVID-19 疑似患者入组时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状况比较

结果显示,COVID-19 疑似患者中,女性的焦虑、抑郁评分(SAS、SDS 评分)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受教育程度组 COVID-19 疑似患者入组时合并焦虑、抑郁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中,51 岁及以上组 SAS 评分高于25 岁及以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表3。

表2 不同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COVID-19 疑似患者入组时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的情况的比较()

表2 不同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COVID-19 疑似患者入组时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的情况的比较()

SDS 评分(分)52.11±12.64女性 26 56.88±9.08 59.62±6.28 t 2.477 2.798 P 0.016 0.007受教育程度 初中及以下 18 52.17±9.15 52.78±10.90高中或中专 23 55.17±10.27 55.30±9.99大专及以上 23 51.70±11.95 56.87±12.39 F 0.710 0.680 P 0.498 0.510例SAS 评分(分)性别 男性 38 50.47±10.84

表3 不同年龄COVID-19 疑似患者入组时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的情况的比较()

表3 不同年龄COVID-19 疑似患者入组时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的情况的比较()

注:与 25 岁及以下组比较,*P<0.05。

例SAS 评分(分)年龄 25 岁及以下 8 46.13±12.17 SDS 评分(分)50.63±13.76 26~50 岁 44 53.36±10.41 55.02±11.73 51 岁及以上 12 56.67±8.56* 56.75±10.29

2 两组患者入组时、不同模式护理后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的情况的比较

入组时两组患者合并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后SAS、SDS 评分均分别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干预后观察组 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 4 两组患者入组时、护理干预后合并焦虑、抑郁状况(SAS 评分、SDS 评分)的比较()

表 4 两组患者入组时、护理干预后合并焦虑、抑郁状况(SAS 评分、SDS 评分)的比较()

注:同组护理干预后分别与入组时比较,*P<0.05,**P<0.01;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观察组 32对照组 32入组时SAS 评分(分) SDS 评分(分)54.66±8.57 55.66±11.85 52.78±10.66 53.38±10.66干预后SAS 评分(分) SDS 评分(分)42.56±10.04**△ 45.22±8.44**48.06±10.72* 49.97±11.60*

讨论

2019 年12 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出现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感染引起的肺炎(简称“COVID-19”)疫情。随着春节期间人群密集流动,疫情已经波及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市及周边地区也出现COVID-19 疫情并呈蔓延趋势。由于其传染性强,病情变化快,已经导致数千患者死亡[7]。COVID-19 疑似患者需要强制隔离治疗,导致COVID-19 疑似患者出现较大的心理、精神损害,且患者对疾病的进展、转归等认识的局限性而产生焦虑、抑郁、偏执等情绪障碍,部分患者甚至出现恐慌、沮丧、自杀等负性情绪和反常行为[8,9]。

本研究发现,在收治隔离治疗的64 例COVID-19 疑似患者中,女性患者SAS 评分、SDS 评分均高于男性,主要是因为女性的孤独感、工作不满和家庭关系冲突与心理困扰等因素导致女性的焦虑、抑郁程度高于男性[10,11],因而其焦虑、抑郁障碍表现更为明显。在年龄分组上,25 岁及以下组SAS、SDS 评分最低,26~50 岁和 51 岁及以上组 SAS、SDS 评分增高,51 岁及以上组SAS 评分明显高于25 岁及以下组,有显著差异性,主要由于“COVID-19”疫情早期患者多以老年人和合并有慢性严重并发症如心脏病、糖尿病、肺病的人群[12],且死亡病例多以老年为主,患者担心确诊后难以治愈,且给家庭、子女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而26~50 岁年龄组是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群体,家庭、社会负担重,其SAS 评分增高,但该年龄组患者又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以致其SAS 评分与25 岁及以下组比较无差异性(P>0.05)。研究发现COVID-19 疑似患者受教育程度合并焦虑、抑郁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研究显示[13,14],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状态对包括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7N9 在内的传染病的治疗、护理的依从性产生影响,不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甚至影响疾病的治疗疗效,而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或心理危机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相关传染病的认识,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建立患者战胜该疾病的信心,提高对该疾病治疗、护理的依从性,能够提高疗效。作为突发疫情,COVID-19 传染性强,人群普遍具有易感性,其病情变化快,严重病例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患者更易出现焦虑、抑郁状态,包括COVID-19 疑似病例。收治的大部分COVID-19 疑似患者在隔离治疗护理时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从而产生焦虑、抑郁、偏执等情绪障碍,对该疾病的排查、治疗、护理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影响该疾病的疗效。本研究中,收治隔离治疗的两组COVID-19 疑似患者合并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这些患者做好传染病常规护理后其SAS 评分、SDS 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明显改善;对COVID-19 疑似患者在传染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效应护理组患者SAS 评分、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心理效应护理后 SAS 评分、SDS评分改善更为明显,表明经过传染病常规的治疗护理,尤其及时予以心理效应护理后患者可能对该疾病的认知度、依从性有所提高[15],而心理治疗的早期反应是抑郁和焦虑治疗结果的预测指标[16],进一步的心理效应护理可以缓解患者内心不良心理状态,紧张、焦虑情绪障碍,从而更好地改善COVID-19疑似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状况。

本资料显示,COVID-19 疑似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状态,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对此类患者在传染病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心理效应护理可能更好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状态,从而改善患者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疗效。

猜你喜欢
传染病障碍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犊牛肺炎巧防治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