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玲 孔秋燕 邓翠华 李扬德 肖露明
低血糖昏迷是目前临床常见的内科急症,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血浆葡萄糖浓度过低、临床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脑功能障碍的一类综合征,若不及时救治可能造成脑损伤[1]。院前急救是患者救治的重要环节,但急救现场往往缺乏医疗条件,加之患者病情不稳定且进展快,可能随时危及生命安全,如何优化院前急救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3]。目前院前急救尚无统一的管理模式,不同的医院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院前管理模式,急救效果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4]。本研究基于本院实际,构建并探讨了新的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在低血糖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将其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8 月期间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的低血糖昏迷患者33 例作为对照组,2019 年9月-5 月期间采用新的急救护理流程的低血糖昏迷患者33例作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符合低血糖昏迷的症状,均无精神障碍,排除孕妇与哺乳期妇女。
1.2 护理方法 (1)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方法:当接到急救电话后,首先了解患者病因、所在位置、联系方式,快速准备好急救物品,测量血糖,确认为低血糖昏迷后使用吸氧设备,同时迅速开通静脉通道,根据医嘱静脉注射葡萄糖与甘露醇缓解症状,送至医院救治。(2)研究组:①成立院前急救单元:成立独立院前急救单元,对成员进行急救专业知识培训,包括低血糖昏迷的临床表现、诱因以及科学的院前处理措施,同时进行对低血糖昏迷患者的院前急救演习;②正确识别患者:接诊时,调度员接听呼救电话记录详细的报警信息并形成出诊单,出诊人员根据出诊单联系报警人并复核信息,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准备急救物资,到达后再次快速核对信息,开始救治;③现场急救护理:将患者平躺于救护床,保持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分泌物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及时测量患者血糖值,确认为低血糖昏迷后使用吸氧设备,同时迅速开通静脉通道,根据医嘱静脉注射葡萄糖与甘露醇缓解症状;④转运途中监护:保持平卧位,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变化,评估治疗效果。每15 分钟测量1 次指尖血糖,掌握血糖值变化,如患者清醒,则给予心理疏导、安抚。如患者尚未清醒,则做好监护工作。并同急诊科做好交接,快速有序进行相关抢救;⑤健康指导:护理人员向患者家属简要介绍低血糖发生的原因、症状表现、各类降糖药物使用方法,并指导合理用药,叮嘱服药后严格规律饮食、注射胰岛15-30 分钟后必须马上进食,叮嘱随身携带糖果等,避免出现低血糖。⑥提高交接效率:根据SBAR 模式标准化交接,S:交接患者姓名、性别、诊断信息等,B:交接患者的既往病史等,A:交接患者的症状、异常体征与检查、转运途中处理措施等,R:对于目前问题处置的建议、可能发生的状况的预防等。
1.3 观察指标 回顾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病史与先兆症状等资料)与急救情况(呼救时间、救治时间、血糖值、未完全纠正、转归)。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两组间计量资料(“均值±标准差”)采用t 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Fisher 精确检验分析,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基本情况的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基本情况的比较
2.2 两组急救相关指标的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急救相关指标的比较
院前急救是挽救患者生命和减少伤残的重要举措,其中护士的紧密配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5-6]。本文所构建的新急救护理流程是通过对院前急救模式中护理措施进行标准化改造而来,通过持续改进工作制度、流程等环节,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质的急救护理服务。
结果显示,在采用新的院前急救措施后,患者的呼救时间、救治时间均有显著缩短。新的急救护理流程主要以患者为中心,对院前急救的各个环节制定了规范的流程,同时对急救单元成员进行统一培训,开展急救现场的模拟演习,提高了院前急救人员的应变能力与熟练程度,在实际急救工作中能够有条不紊地为患者提供同质化服务,因此缩短了患者的呼救时间与救治时间[7]。
研究组患者在采用新的低血糖昏迷院前急救措施后,血糖改善情况、现场纠正率与现场转归率均优于对照组。本研究中采用的院前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救中护士配合医生共同完成救护任务:在接到呼救电话后,询问并记录详细的报警信息,复核信息并迅速准备急救物资,到达报警地点后再次核对信息,可以使医护人员及时准确地对患者进行救治[8];现场急救中测量血糖、注意患者体位、迅速开通静脉通道进行输液,通过熟练的救护操作为患者的生命抢救争取时间[9];到达医院后仍采用SBAR 模式标准化交接,减少交接随意性导致的低效沟通问题,保证患者救治工作的延续性[10];上述措施及时缓解了患者的低血糖、昏迷等症状,纠正了低血糖昏迷并促进患者苏醒,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新的院前急救护理有利于提高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急救效率,同时保证救护质量,使患者获取更好的预后。未来仍需要根据本院院前急救的实际情况,持续改进急救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安全与人性化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