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无定型,教务根本

2021-05-26 05:50谢嗣极
关键词:新高考命题评价

谢嗣极

摘要:高考评价方式的改革应倒逼教学的改革,在新高考卷诞生之前,对语文高考命题提点建议,概言之,即考无定型,“试卷的结构和测试形式不应固化”。如能做到考无定型,“避免形成新的应试模式”,则可促进教务根本,即尊重语文教学规律,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考无定型”,可着眼题型、 题量和分值、语料的选择、语言运用题等方面,并把试题命得有趣些。

关键词:语文;新高考;命题;评价

2020—2021学年刚开始,新高考便成了教育界的热词。那么,新高考语文卷是什么模样?先有传言说像2020年的全国新高考Ⅰ卷(即山东卷),继而大家又把目光投向了“八省联考”语文卷,希望能从中发现新高考卷的特点。当“八省联考”语文卷的红盖头被揭开时,对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高考命题建议”,却看不出一点“新”的样子。我所说的“新”,不是指“革面”,而是指“洗心”,最好是“革面”且“洗心”;好比一个人,仅仅整了容,还不能算作新人,所谓“换了一个人似的”,是指精神面貌为之一新。既然希望通过高考评价方式的改革倒逼语文教学的改革,我就想在新高考卷诞生之前,对高考命题提点建议,概言之,即考无定型,“试卷结构和测试形式不应固化”(课程标准)。如能做到考无定型,“避免形成新的应试模式”(课程标准),则可促进教务根本。所谓教务根本,就是尊重语文教学规律,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本文仅就“考无定型”围绕以下方面谈谈杂感。

一、题型

不考或少考选择题。课程标准建议“多设置主观性、开放性的题目”,这非常有道理。选择题的命题,设计的每个选择项既要有干扰性,也要有确定性。而现在的选择题常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干扰不明显,答案有争议。

所谓干扰不明显,就是这个错误几乎没有人会犯。这样的题既无难度也无区分度。如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卷Ⅲ小说阅读理解,其中一个选项是:

谢主任感慨报道中基层干部的“肩膀硬”,而赶车老人随后提及这一带做挑抬活路的农民们“肩膀最硬”,对谢主任予以嘲讽与回击。

这一选项的错误非常明显,因为赶车夫并不认识谢主任,之前两人没有任何关系。他既不关心谢主任和老赵的聊天,也不关心谢、赵二人所说那条沟的挖和填,所以根本不会“对谢主任予以嘲讽”,更谈不上“回击”。

有的答案有争议,如2021年“八省联考”语文卷的断句题,要求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B.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C.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D.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这题,“断处”虽多,实则只在“上年老察群臣”和“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两处做文章。为什么只在这两处做文章?因为其他地方无法设计出有合理干扰的错误。其实如果以“不断破”“无歧义”“合语境”作为断句正确的标准,那么,以上四个选项都没有硬伤。“上年老察群臣”句子很短,不断,不会引起误解,“上年老”“察群臣”之间有删节,命题人可能是受原文的影响,才认为此处一定要断。“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因字数较多,若诵读,在“者”后自然会有个小停顿,故在“者”后断也不会把句子断破,中华书局版《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所选《霍光传》“者”后就是用逗号断开的。如果按以上四种断法翻译成现代汉语,译出的句意完全相同,这便可说明,以上无论哪种断法,都不会影响对句意的正确理解。考学生的断句能力,如果像江苏卷的文科加试题那样,给句子,明確要求断多少处,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且可考出学生断句能力的高下。

第二,是不读文本,也可判断。

有的选项,学生不读文本,凭常识就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如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卷Ⅰ第3题: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礼”,既有伦理性的一面,也有制度性的一面,是二者的结合。

B.儒家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看待“孝”,这体现了哲理与伦理的统一。

C.以“亲亲”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

D.鲁迅从“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角度批评“父为子纲”说,体现了对旧说的反思。

这题不读原文凭常识即可判断错误的是C项。因为在历史实践中,“孝”从来都不是自觉自愿的,否则历史上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不“孝”子孙?为什么还要编“二十四孝图”之类来宣扬、提倡“孝道”?

还有的题目,学生不读文本,凭命题套路即可判断。广大语文教师研究历年高考语文卷,总结出了阅读理解题设计陷阱的套路,诸如,扩大范围、强加因果、因果倒置,然后看一些表示量的形容词、表示程度的副词、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些套路不少复习资料上都有,不一一列举。学生依据这些套路答题,正确率相当高。这样的题目实际上并没有起到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作用。

第三,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水平。

比如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常要求学生从四个选项中选出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但理解三个的未必能选对,而理解一个的则有可能选对。这不仅不能真实地反映考生的水平,且对考生来说也不公平。同样是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上海卷就要求学生分别解释每个词的意思,答对一个得1分,多对多得分,少对少得分,这既能真实地反映考生水平,也很公平。

基于以上原因,同时考虑到命题的科学性和考卷的效度、区分度,我建议高考语文卷不考或尽量少考选择题。

二、题量和分值

过去的高考语文卷,无论是全国卷还是江苏卷,试卷的板块,各板块的题型、题量,各小题的分值以及全卷总题量往往连续几年保持不变。受以上因素制约,命题者只能戴着镣铐跳舞,其智慧难以充分发挥。故新高考语文卷,在考点尽量覆盖的前提下,应突破以往的板块限制。比如现代文阅读,既可按文本类别分成板块,也可只选一类文本不分板块;既可选几个短小的文本,也可选一个篇幅较长的文本。这样,命题选择文本的自由度就大了许多。有命题经验的人都知道,选文是一大难题,长了试卷容纳不下,短了无法命出符合题量、分值要求的题。为了符合题量和分值的要求,命题人不得不削文适题;为了满足分值的要求,又不得不在拟答案上费尽心思,一定要凑出或者“切”出符合赋分要求的答题要点。

如果新高考语文卷还保持目前的四大板块,各板块的分值固定,那起码题量可以在一定的区间波动,各小题应根据难度和答案要点赋分。这样才能做到随文命题,才能命出灵动的题。事实上,试卷的题量一直是变化的。不知有没有人研究过题量对考卷信度和效度的影响,一份满分为150分的语文试卷,考150分钟,全卷的题量多少为佳?如果这些都没有研究,那么考卷的题量根据所选文本、题目难易、答案要点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是完全可以的。事实上,上海卷在板块、题量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板块与板块之间的分值就有微小的变化(见表1)。

从表1可见,上海卷现代文阅读的题量为11—12题,分值在35—38分之间波动。还需说明的是,现代文阅读分值最小的题2分,分值较大的

简答题5分、多选题6分。文言文阅读为10—11题,分值在28—31分之间波动,分值最小的1分(2008年的填空题及各年的实词解释),分值最大的简答题5分(2015年)。仅这微小的变化,至少体现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命题人施展智慧,有利于做到随文命题,有利于根据试题的难易与答案要点赋以恰当的分值。

如果真正做到试卷的板块、题型、题量、分值都可变,每年的试卷和前一年有较大的不同,那么教师和学生都无法寻找套路。没有套路可寻、没有捷径可走,可倒逼教师教务根本,即尊重语文教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语料的选择

第一,语料的可读性要强。尤其是现代文、文言文的选文,可读性要强。语文考试长达两个半小时,是所有考试科目中考时最长的一科,也是脑力和体力劳动强度最大的一科。若语料可读性强,可减轻学生的疲劳,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有利于学生发挥出最好水平。2020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的现代文阅读Ⅰ,所选的两则材料,专业性强,枯燥难读。试卷的难度要有梯度,逐渐增加难度,方可渐入佳境。相比而言,2021年“八省联考”卷现代文阅读Ⅰ所选文本则易读得多。文言文选文不要拘泥于传记类作品,其中人名、官名、地名太多且不用专名号标出,客观上增加了无意义的阅读难度。

第二,无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文言文阅读,所选文本最好不要删节,一篇文章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关联,尽管删节时会考虑这一点,但不可否认,文章一经删节就难免“断气”“变味”。就如前文所说“上年老察群臣”,原句是“是时,上年老,宠姬钩弋赵倢伃有男,上心欲以为嗣,命大臣辅之。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这一句从“上年老”“有男”“欲以为嗣”到“察群臣”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而删掉了“宠姬钩弋赵倢伃有男,上心欲以为嗣,命大臣辅之”,“上年老”和“察群臣”之间的逻辑关系便看不出来了。也许有人会说,受试卷的字数限制,在一份试卷中现代文至少选两类文本的情况下,不删节试卷就容纳不下。其实,这并非不可破解的难题。首先,一份试卷中现代文阅读考两类文本的传统不是不可打破,如果说要兼顾不同文体的考查,两类文本也没有涵盖学生所学的所有文体,为何厚此薄彼呢?其次,如果一定要尽量多地考查学生不同文体文本的阅读能力,也有两种解决办法:第一,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文体互补,如现代文选的是文学类文本,文言文则选论述类或实用类文本;第二,同一篇现代文中,可以兼有记叙、描写、说明、議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例如《春末闲谈》,鲁迅“是把小说笔法、散文笔法与杂文笔法杂糅在一起的”,而且文章的“引子”“还很像一篇‘科学小品,生动、有趣,也有知识性”。这类作品应该不少。即使一定要选多个文本,以体现所考文体的覆盖面,在浩如烟海的中国作品中,选出长度适合的文本应该也不难。

第三,不选外国作品。外国作品的语言和文化本来就和中国学生隔了一层。一经翻译又隔了一层,译者水平再高,也不可能使译文做到原汁原味。同为汉语的文言译成白话尚且做不到这一点,更何况不同语种间的互译?

如果考《茶花女》的节选(江苏卷就考过长篇小说节选),是选林纾的翻译,还是选王振孙的翻译?“八省联考”卷所选《秋雨》中那“不和悦”的翻译便不太好理解,因为在汉语中人们不会用“不和悦”来修饰眼睛。我请我校留日学生帮我从新潮文库版(1971年3月15日开始发售)的《掌の小说》中查到了原文,那被译作“她那双不和悦的眼睛射出强烈的光芒”一句,原文是“きつい目をはげしく光らせ”,其中被翻译为“不和悦”的词是“きつい”,这词有四个义项(《新明解国语辞典》第六版,三省堂2010年出版),分别是:

(1)相手に弱い所を见せまいとする样子だ。(不让别人看见自己弱点的样子。)

(2)相手を容赦する所が无い样子だ。(不给对方任何姑息容忍的样子。)

(3)穷屈でゆとりが无い。(很紧迫没有余裕。)可以用于具体的如衣服、鞋的穿着,也可以用于日程的安排。

(4)刺激が强くて、にわかに受け入れかねる样子だ。(刺激强烈,一点点都很难接受的样子。)通常可以用于形容酒很烈。

对照上下文,参照义项(1),这个词表现的应该是女孩“倔强的”“不服输的”心理;而我们则难以从“不和悦”中体察这一心理。

还有那个“山茶花的和服”,山茶花在日本文化中暗示或象征着什么?有分析者认为,在这篇小说中体现的是日本“物哀”美学的传统。但也有学者认为,在日本,山茶花在不同时代的象征和审美意识是不同的。万叶时代,山茶花被赋予了一种原始的信仰:山茶是春天的神木,是春天的神树。平安时代,山茶花却与王朝文化下“物哀”审美意识格格不入。室町·桃山时代的山茶花,因其即使凋落于青苔之上,仍然华丽的山茶红,超越了生与死的界限,完美地体现了禅宗美学中的静寂之美。江户时代的山茶花则被赋予执着达观的情操,因为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整朵花也不会七零八落,花瓣与花托不分离,仍保持着在枝头的状态,这一特征不禁使人感觉到山茶具有一种坚强的意志,一种高尚的气节。山茶花的象征意义还有以下说法:(1)因为山茶花是预示春天来到的花,给婴儿穿山茶花图案的衣服,往往怀着一种祈祷孩子健康长大的心情;(2)一般用山茶花来不动声色地暗示这个小婴儿是个女娃。这两点似乎与小说的人物、情节比较吻合。这确实会让不熟悉日本文化的学生感到为难。故我建议,高考语文卷不选外国文学作品。也许有人会问,那么语文还学外国文学作品吗?当然要学,学不是为了考。从考的角度考虑,本土的文学作品完全能承载文学类文本阅读鉴赏的考查任务。

四、语言运用题

语言运用的选料要生活化。比如,考查修改病句、正确使用标点、推敲词语、选择句式,可以从报刊上选择现成的语料,然后请考生按要求完成题目,就仿佛编辑修改文章,这可“避免以单纯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设计考题”(课程标准);也可以从广告词、标语、口号、文章标题中选择语料请学生修改润色。如果从现实生活中选择语料,便可能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表达,从而重视、提高自己语言运用能力。

许多年来,语用题的选料脱离生活,如语言的得体,考查的多为谦辞、敬辞等的使用,如令尊、令堂、千金、殿下、敬赠、惠存之类,其中不少词语在现代生活中已经很少使用,体现不出鲜活的语言特色。语言的得体不仅仅是谦辞、敬辞使用的问题。所谓得体,是指符合身份、场合、语境。如,前段时间遭网友批评的一则消息:“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连续五年业务量持续、快速、高质量增长,发展速度驶入快车道!2020年度胸外科手术量1150台。在新年来临之际,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胸外科手术量2020年突破千台大关!”如果拿这样的语料用来让学生修改,不仅能考查学生得体地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可以起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考卷立德树人功能的作用。

语言运用能力也可以和阅读理解糅合在一起考查。好的文本都是语言运用的典范,可从中发掘语言运用的命题点。如魏得胜的《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

一位优秀的小学教师上公开课时说:“古人就是聪明,他们掌握了造字的规律,凡是和树有关的字,都有一个‘木字。”讲到这里,一位男生高高地舉起了手,要求发言。但老师就是不给他机会,而这位学生的手也一直举着。众目睽睽之下,那位优秀教师终于招架不住,他几乎是愤怒地说:“同学,你有什么话就说吧。”那个男生站起来说:“老师,你说错了,有个字和树有关就没有‘木字。”

学生挑战老师,是不符合我们的文化背景的。所以,那位优秀教师的愤怒达到了极点,她立马毫无顾忌地说:“你如果写出这个字来,我当着大家的面,一口把它吃掉!”那位男生跑到讲台上,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大大的“叶”字。

这段文字中,且不说学生挑战老师是否符合文化背景,只说在课上,尤其是公开课这样的场合,学生和教师的语言都不得体,就是非常好的考查语言得体的材料。再如白小易的《客厅里的爆炸》:

做客的父女俩呆在客厅里。10岁的女儿站在窗户那儿看花。父亲的手指刚刚触到茶碗那细细的把儿——忽然,啪的一声,跟着是绝望的碎裂声——地板上的暖瓶倒了。女孩也吓了一跳,猛地回过头来。事情尽管极简单,但这近乎是一个奇迹:父女俩一点儿也没碰它。的的确确没碰它。而主人把它放在那儿时虽然有点摇晃,可是并没有马上就倒。

暖瓶的爆炸声把主人从里屋揪了出来。他的手里攥着一盒方糖。一进客厅,主人下意识地瞅着热气腾腾的地板,脱口说了声:

“没关系!没关系!”

主人的话看似客气,其实隐含着一个判断——暖瓶是客人碰倒的。这个判断很主观,且没有考虑到客人的感受。更为不妥的是,客人还有一个10岁的女儿,而主人一点也不关心是否烫到了客人的女儿。如果选这篇小说作为文学类文本的命题材料,以上片段则可考查学生得体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把语言运用和阅读理解综合起来考查,浙江卷有成功的试题。如2011年高考浙江卷中的“补写第二段中‘基辅读者来信的内容(不超过50字)”一题,与该题相关的文本是: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信中说:“□□□□□□(此处删去两句话)我正好有事去基辅出差,就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

这实际是考查语言的衔接连贯,学生要完成这题,第一要认真阅读小说,第二要注意本段中的“拜访”和“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联系那对夫妇的遭遇,才能答出第1点“你的遭遇与我和妻子上次坐火车的遭遇比起来简直就不值一提”,(答案当然不可能一字不差);注意本段中的“拜访”“他果然没有让我白跑一趟”,才能答出答案的第2点“请你来一趟,一定不会让你白跑”。2009年的浙江卷也有同类试题。这样的试题,因文本提供了真实的语言情境,故比孤立地考查衔接连贯有意义得多。

五、努力把试题命得有趣些

这和主张选文可读性强一些的目的一样,是希望缓解紧张气氛,激活学生思维,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水平。过去的试卷,大多趣味性不够。

如,“八省联考”卷第11题,选择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其错误的选项是“休沐,字面意义是休息沐浴,古代官员每隔一段时间休沐,也就是请假休息”,这项的错误在“请假休息”。“休沐”是法定的休息时间,就如同现在的双休日,不需要请假。这个错误的设计不符合课程标准“避免死记硬背”的要求。再如,同卷第12题,选择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其错误的选项是“霍光主持大局,得罪一干权贵。他秉公处事,拒绝权贵的无礼要求,因此遭到怨恨,以致后来受到上官桀父子、桑弘羊等皇亲国戚的抱团诬告”。这一项的错误在桑弘羊不属于“皇亲国戚”。我不明白,这个设计是要考查对所谓文化常识“皇亲国戚”的理解,还是考查学生的细心程度?如果考查对“皇亲国戚”的理解,只要“望文生义”即可;如果考查学生的细心程度,又和理解无关。再说,课程标准建议,要引导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对当代文化问题的思考”,这题对当代文化有什么思考的价值?这类题目的错误项设计,只有小陷阱,缺少大智慧。现在许多选择题,不是考阅读理解能力,是考“校对”能力。学生在做这样的题目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唯恐掉进命题人设置的陷阱里。

如果试卷的板块可以突破,题量和分值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命题者的手脚虽不能说彻底解放,也算获得了比较大的自由。这样,命题者就有了较大的发挥空间,就能命出有趣的语文试题。陈寅恪先生当年以“孙行者”为上联,要求考生对下联,一直传为佳话。多年后还有人撰文争论,下联的答案到底是胡适之,还是祖冲之?其实除了对联,谜语也可以用来命题,如字谜、成语谜,都可考出学生的语文功力。据说,于光远先生曾制作别具一格的字谜,其特点是把一个汉字改成另一个汉字,打一句成语。例如“奏”→“春”,两字上半部分相同,把“奏”下半部分的“天”换成“日”,就成了“春”字,故谜底是成语“偷天换日”。还有“杭”→“航”,谜底是“木已成舟”;“旭”→“旦”,居然可猜出三个成语,九死一生、九九归一、旭日东升。这谜语是否为于光远先生制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的谜语既有趣,又可考查学生的语文水平。

诗歌鉴赏题,可以用诗意画来考查。如,将杜甫的《旅夜书怀》画成四幅诗意画,除在星、月、船上做文章外,画面可以出现一只沙鸥、两只沙鸥、一群沙鸥、没有沙鸥,请学生选出最合诗意的一幅,并说出理由。这样的题是不是比现在的诗歌鉴赏题有趣些呢?这也是可以考出学生鉴赏水平高下的吧?如果我们的语文试题既有趣又能考查学生的语文水平,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解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

[2] 方爱萍.论日本的山茶花文化及审美意识[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猜你喜欢
新高考命题评价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