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信息技术课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探讨

2021-05-26 09:05胡念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7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信息技术

胡念

【摘要】在新课改提出的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加强德育的渗透,注重学生应用技能培养的同时,深化思想品质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道德观念。现就小学信息技术德育渗透的育人价值和教学策略展开探究,以期助力知识教育和德育教学的有机融合,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

【关键词】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德育

随着三全育人、立德树人等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中的全面发展,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育人体系,德育成为了教育的核心。小学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科学性与实践性并存的教育学科,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资源。如何充分挖掘课程内容、渗透德育思想成为了当下所有信息技术教师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小学信息技术加强德育渗透的育人价值

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的革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渗透社会各大发展领域,加强小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成为了学校教育的迫切目标。然而,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社会中“高学历低素质”现象屡见不鲜,网络文明成为了人们一直诟病的话题,这也警醒了我们在学校教育中应充分重视德育的渗透,提升学科育人价值。第一,加强德育渗透可以规范学生行为,在庞杂的网络环境中,充斥着众多不健康的思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受其影响。而加强德育的渗透,能够很好的遏制学生不良思想与学习习惯的形成,使其能够自觉遵守网络文明,规范自己的行为。第二,加强德育渗透可以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学科德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行径,教师在“润物细无声”的环境中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和主流文化思想,基于此模式,学生的能力、思维、品德等人格素养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并且利于学生德道认知框架的自我构建,从而将知识内容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性原则

针对小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工作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教师在采取相應策略进行具体教学之前必须要秉持一定的原则开展,以期整体工作的进行能够更具策略性和效果性。虽然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情,但总体而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工作应该以下列原则作为总体策略指导。

在传统模式下,“德育”给小学生们留下的印象是比较负面的: 枯燥、乏味、照本宣科……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归根到底是很多教师对德育本身的理解存在着偏差。从本质上来讲,德育是让学生能够结合当前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环境形成正确是非观和道德观的教育过程,只要能够实现这一目标,任何教学方法都应该被大胆采用。

本着对这一事实的认识,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课程德育时首先要做到对学生的普遍主观趣味进行充分了解与准确把握,搞清楚学生对什么感兴趣以及喜欢或习惯于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获取信息资讯。在完成这一步后,教师以上述工作成果为基础,为课程德育工作的开展设计具体的方向、内容和形式,使学生在接受德育的过程中同时能够感受到充分的乐趣,让德育课程表现出更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帮助学生在良性体验的加持下更容易理解、认同德育内容,从而最终达成“寓教于乐”的理想教学目标。

三、小学信息技术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1.规范课堂制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德育教育的基础内容。大部分的小学生对电子产品的兴趣都较大,致使小学生在进行信息技术的课程时都较为兴奋,往往会做出一些较为不好的行为,而且及容易养成不好的习惯,为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时,要积极地对小学生进行规范化的课堂管理,使小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利用教学中的细节对小学生进行充分的德育渗透,以此来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与习惯。

例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为了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及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应规范新技术课堂的制度,让小学生在学习时,时刻注意自身的行为与习惯,让其在日常的教学中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课堂当中教师要严格规范小学生的各种行为,如:有序进入电教室、不得带与教学无关的物品、不得乱敲键盘及鼠标、完成教学时关闭电脑,将座椅归为等一些条件,利用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的强烈兴趣,完成德育的渗透工作。通过规范课堂制度,让小学生日常学习中完成德育的教育。

2.基于德育主题,创造德育渗透路径

教师作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需精准把握德育渗透时机,利用一切有利资源创造德育渗透环境。并且还要深挖教材内容,结合当前实事,主动打造以德育为本的教学活动,拓宽德育渗透的路径。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场以“地球变暖”为主题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以学科德育为主线,强化学生保护环境、尊重生命的意识。以技术支持为辅线,引导学生制作环境保护海报,强化学科技能的掌握。在教学导入环节, 教师可以分享几张环境污染、动物濒临灭绝的海报,并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正在面临巨大的挑战,你们从海报中可以看到哪些问题?以此引出德育主题。然后在学习新知环节,让学生通过网络找一些类似的海报,并分析海报制作的构成元素有哪些,随后展开重点知识内容的讲解。最后在课堂实践环节,教师可以布置实践任务,要求学生自主制作一幅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海报,强化学生新知运用能力,渗透环境保护意识。

结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在教育信息化时代尤为重要,也是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可持续学习的有力支撑。信息技术教师要利用得天独厚的信息优势,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综合运用各种德育手段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从基础教育的源头做起,帮助学生从小确立起正确的信息品德, 更好地适应未来信息社会。

参考文献:

[1]冯承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德育渗透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82.

[2]周强强.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创设小学德育模式的策略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9(20):10-11.

[3]白艳飞.高中德育存在的问题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12):101.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德育信息技术
《中国德育》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