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一、改编例题,化枯燥为趣味;二、小组合作实践活动,化被动为主动;三、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化单一为多样;四、作业设置学以致用,化书面为动手。
关键词:学习; 数学; 知识 ;实践 ;活动 ;方式
新课标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回歸于生活,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数学教学是活动中的教学。”可见,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下面我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谈谈几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方式。
一、改编例题,化枯燥为趣味
数学课本上的例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材料。这些材料打印成文字,让学生坐在课室里学习,未免有点抽象枯燥。怎样化枯燥为趣味,让学生乐学、爱学,从而掌握数学知识,并能触类旁通呢?我觉得紧扣教材,针对教材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对教材问题进行生活化的“包装”,就可以使本来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味性和现实性,就可以吸引学生想学习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备课时根据给出的例题,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感兴趣的事进行改编,然后进行教学,让学生觉得自己学习的数学都是生活中常见、熟悉、关系到自己的,学习后又能把这些知识拿去解决生活中碰到的问题,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数学知识的运用就应运而生。
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中的“小熊购物”时,我根据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购物”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先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大量的物品,在教室内办一个“商店”,同时让学生准备一点“钱”(根据钱币的金额准备许多纸张)然后让学生在自由“购物”中认识人民币的作用和学会数学运算知识。课后,学生深深地认识到书本里的知识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值得学习,于是就对学习数学知识产生了兴趣,从而乐学、爱学数学。
二、小组合作实践活动,化被动为主动
自主探究学习是当今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根据儿童心理特点,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放手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之中,进行自主探求知识的活动,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践活动,无疑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好方式。
例如教学《圆锥体积计算》时,我先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然后指导每个小组学生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作量沙试验,在小组进行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我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并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善于积极思考的学生就主动提出问题:在圆柱与圆锥体不等底不等高的其它情况下,圆锥体体积也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吗?我就再引导各小组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对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圆锥体积的转化,得出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通过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合作探究、相互交流,教师再作适当引导,课堂教学化被动为主动,使得学生学习兴趣盎然,主动参与学习数学知识,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理解得更深刻。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表现为不同步性,分析问题往往看到了、想到了,就是表达不出来,再加上数学学科特有的抽象性、逻辑性,使学生更是感到无从说起。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首先要不断鼓励学生使他们敢说、爱说,怎样想就怎样说,说错了再重说,培养学生慢慢学会说话。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但不感觉累,反而学习兴趣高涨,教学重难点得到了突破,学生学习知识也轻松容易。
三、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化单一为多样
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年龄小,上课专心听课的时间少,学习起来马虎。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可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的心理特征,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在动手中获得直接经验,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加强动手能力,感受到数学知识都是自己亲自动手找规律的,从而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而爱上学习数学。
例如,二年级要进行《表内乘法》的整理和复习,我组织了一次《数学在我们的游玩中》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出示游乐园的价格表后问学生,你想玩哪些项目?根据你的玩法,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由于方案不同,计算的结果不是唯一的。有位学生说想玩转马两次,碰碰车两次,自控飞机两次,一共要3×2﹢4×2﹢6×2=26(元)。另一位学生马上站起来回答,我也可以这样玩,但我只要付16元就够了,因为我可以和另一个同学一起坐碰碰车和自控飞机。紧接着,我要求学生每人用一张30元的游园券设计出游玩方案。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出10种方案,从而打开了学生狭隘的思维空间,让他们了解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这种实践性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求知欲。
四、作业设置学以致用,化书面为动手
教师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来设置作业,将繁杂的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喜欢的动手操作的游戏中,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完成的质量会比书面作业好。例如我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先让学生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1分怎样表示,学生马上就答出一半;然后让学生把一个苹果平均分3份,其中1份怎样表示,在学生对知识渴望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得出“1份可以怎样表示”。课后我给学生们设计了一道这样的作业题:“请你回家,将家中的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你的家人”,自己设置题目,自己解答。结果在第二天的课上,学生们把自己的小手举得高高的,等待着回答,这充分说明作业的设置直接关系到学生学的情况,将繁杂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实际中去,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学以致用,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设置作业,注重学以致用,能让学生更喜欢学习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
广东省罗定市罗平镇中心小学 郑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