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稳,高 峰
(安徽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茶叶原产地,随着时间推移至唐朝最终形成茶文化,茶文化背后所蕴藏的是中华民族高尚坚毅的意志品德与精神内涵。茶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时常出现于古代士大夫文人阶级的诗词歌赋之中。在古代以清心寡欲、修身养性为核心的茶文化也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追捧,满足他们维护统治、增加税收、反腐倡廉的需求,可以说茶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千余年的精神品性。寿州窑陶瓷在唐朝中期也迎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寿州窑黄色釉的烧制成功,以其独具特色且充满热烈温暖气氛的风格跻身唐代六大名窑之一。寿州窑器型多样,为了满足当时饮茶之风的盛行而烧制了大量陶瓷茶具。陆羽《茶经》中便有记述:“寿州瓷黄,茶色紫。”[1]唐朝寿州窑陶瓷艺术与茶文化相互联系共同发展,作为中国陶瓷史中独具特色的寿州窑陶瓷以茶具的形式在茶文化中顾盼生姿,在寿州窑陶瓷艺术的兴衰历史中也不难看出茶文化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寿州窑陶瓷是淮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淮河流域位于我国东南部南北分界,淮河流域被大自然赋予了旗帜鲜明的地域特点,它融合了北方文化的豪爽开朗、豁达刚劲以及南方文化的清新淡雅、婉约柔美,被赋予了兼容并包的特性,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格特征,并具有了浑厚大方又袅娜娉婷的艺术特点。淮河流域的寿州窑的历史发展轨迹从南北朝、经隋至唐朝中期进入发展鼎盛时期,此时期的寿州窑陶瓷器型更加多样,造型蔚然天成,主要为高窑、松树林、东小湾等窑口生产烧制的施黄釉的注、枕、壶、盏、碗、砚、砖、水盂、碾轮、纺轮、玩具等数十种,甚至出现了满足建筑行业的地砖、瓦当、筒瓦、建筑构件和雕龙装饰等,与当时人们的使用习惯和生活方式关系密切,其装饰元素的运用趋于完美与成熟,保留了唐朝以前的一些装饰元素和纹样,又增加了木纹、叶纹、云龙纹、鸟羽纹、云气纹、凸弦纹、凹弦纹[2],还有少量的漏花纹等更为丰富多彩并富于变化的纹饰。在表现技法上也有新的突破。由于寿州窑具有勇于探索创新、锐意改革的精神,将还原焰转变为氧化焰,烧制出独具特色的黄色釉瓷器并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图1),它的出现是中国陶瓷烧制历史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大事件,是单色釉兴起的又一最新品种,它不仅代表艺术现象,更代表社会现象,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繁荣昌盛的体现。由于唐朝中期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平民百姓安居乐业,对于陶瓷制品的需求量增大,也就带动了寿州窑陶瓷的发展。寿州窑窑口地处交通要道,商人游客必经此地,商业活动频繁,封建经济发达,为寿州窑生产与销售保驾护航。矿产资源丰富的八公山为寿州窑提供了大量简单易得的瓷土及釉料,八公山丰富的林业资源也为寿州窑陶瓷提供大量可做燃料的木柴,使其生产成本降低,便于得以大规模批量化生产。在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寿州窑陶瓷在唐朝中期迎来发展的鼎盛时期。
中国茶文化是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的,但是唐朝占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唐朝的文化包容与市场繁荣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茶文化也推动了唐朝社会的进步。唐朝茶叶得到了普及,无论平民百姓抑或王公贵胄都可享用,逐渐成为社会各阶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逐渐超越其原本具有的使用价值,开始增添了文化内涵与精神内涵。唐朝茶文化走向兴盛也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促进。
唐朝开放稳定的政治环境在多方面为茶文化的兴盛提供了基础和保障。首先唐朝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繁荣的时期,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都获得了空前的进步。在政策上照顾中下层人民利益,关注民生问题,为唐朝饮茶之风的盛行打下坚实基础。每逢天灾人祸,政府便会颁布强有力的禁酒令,抑酒扬茶的政策刺激民间百姓对于茶叶的消费。唐朝封建经济迎来发展,各地纷纷涌现出大量茶市、茶商,促进了茶叶贸易的快速发展[3],也加快了茶叶在全社会的普及速度,影响了茶叶的文化内涵。同时唐朝皇室也对茶这一饮品格外青睐,设置“贡茶”制度,每到春天茶叶上市,各地官员便纷纷上贡本地茶叶进行评比,评比中的优质茶叶不仅供皇室日常饮用,还可以用于对内对外的封赏赠予。例如在科举殿试中,皇帝会亲自将“贡茶”赏赐给考生与官员,这大大提高了茶叶的社会地位并赋予了其更加丰富的精神内核,茶叶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在此之后,民间平民百姓纷纷上行下效对茶叶进行追捧,茶叶在全社会逐渐开始普及。另外唐朝积极进行对外交流,横穿中国主要用于茶叶贸易的通商道路-茶马古道出现,这不仅是将茶叶运往阿拉伯地区、欧洲地区、东南亚地区等各个国家,更是将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输入世界各地,加大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例如当今日本茶道、韩国茶礼等都与唐朝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说在封建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唐朝,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封建统治者的政策为唐朝茶文化的兴盛与发展提供了基础与保障。
唐朝茶文化的兴盛离不开文人士大夫阶级的偏好。唐朝对社会制度进行了极大程度的变革,察举制退出历史舞台,科举制度产生,这使得传统士族门阀体系逐渐消失,传统士族子弟难以凭借门阀制度选官系统获得官职。在这样的社会变革期,士族子弟官场失意,便寄希望于佛教文化,佛教禅宗借助茶道兜售其思想,这也加速了茶文化的推广与普及。同时文人士大夫阶级对于茶文化有着不可或缺的推涛作浪作用,他们对茶文化的精神内核进行扩充,使茶叶从普通的饮品范围进入一种高雅的文化境界,他们把饮茶从一项简单地满足口渴需求的行为转变为彰显地位、寄托情感、显示素养、感悟人生的艺术活动,饮茶也就开始蕴藏了更为雅致淡泊的艺术美学和审美价值。文人士大夫阶级在饮茶过程中所倾注的精神、理念、修养、审美观念是中国茶文化的根本理念精神中最抢眼的代表。唐朝茶文化的盛行离不开唐代诗人的影响,文人雅士对于茶叶达到了痴迷的地步,他们饮茶写诗作画寄托心中对于家国的抱负。例如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杜甫的《巳上人茅斋》,白居易的《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萧员外寄新蜀茶》等诗,将饮茶通过诗句进行描写,使得茶文化更加具有文学性,唐朝画家周昉在《调琴啜茗图》之中对唐代仕女弹古琴饮茶的生活情景进行了刻画(图2),使得茶文化更加具有艺术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唐朝茶文化也就逐渐形成并发展兴盛。唐朝上层阶级包括皇族、官僚、文人等经常以茶会友,大办茶宴茶会,品茶饮茶成为社交活动的首选,这些阶级对于茶叶的喜爱和追捧,更进一步提升了茶文化的思想境界,给予茶文化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推动茶文化的流行和兴盛。最重要的是上层阶级的偏好引得唐朝平民大众纷纷效仿学习,使得饮茶之风在全社会各阶级蔚然成风,茶文化向大众化推进,文人茶文化的发展不仅不会阻碍和打击大众茶文化的发展,反而可以起到促进和推动的作用,两者相互影响、互相推动、共同形成盛唐时期宁静淡泊、兼容并包、深邃高雅的中国茶文化体系。
图2 唐.李昉《调琴啜茗图》
宗教因素也对唐朝茶文化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茶文化最大限度地融合了儒释道的思想精华与行为准则,没有他们就无法形成茶文化。“天人合一”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也是儒释道不同宗教共通的整体直观的思维方式,中国茶文化也正是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下逐步产生。尤其是从东汉就传入的佛教进行大范围本土化改造并修改传统教义,与中国传统儒家道家学说进行融合,统治阶级借助佛教传说拟造身世,以此获得支撑与认可,因其能有效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对国家的管控,受到唐朝皇室的大力扶持与推崇。佛教也为平民百姓营造了心灵庇护所和自我解脱的道路,而被下层人民接受。佛教禅宗便是这样背景下佛教本土化产生的诸多流派中的杰出代表,伴随着佛教禅宗在唐朝广为流传,佛教崇尚茶叶也使唐朝饮茶之风盛行。例如佛教禅宗曰:“茶有三德”,一德戒除睡欲,二德帮助消化,三德抑制欲望、隔绝六尘。饮茶符合佛教的主旨思想,中唐时期百丈怀海创立《百丈清规》,对佛教茶礼进行规范并沿用至今,由此出现了僧人嗜茶、寺必有茶、教必有茶、禅必有茶的现象[4],佛教对于茶叶的重视、偏好与推崇,也引发不同阶级人群的模仿,逐渐在全社会形成风气,使饮茶最终变成盛行唐朝的茶文化。
在中国艺术史和文化史上,陶瓷艺术和茶文化都是中华文明的优良代表,具有相似的精神内核和历史渊源,陶瓷艺术与茶文化有着不可分离的紧密联系,两者一旦结合,便会相互联系共同发展,提高各自的艺术和文化品位。陶瓷艺术中的优良代表寿州窑陶瓷和茶文化在唐朝时期也具有这样的关系。
唐朝之前,并没有专门的茶具用于饮茶活动,大多用餐具直接代替茶具,直至唐朝才发展出专用于饮茶的茶具。而陶瓷茶具以其独特的釉色、纹样、器型和装饰影响着茶文化的发展进程,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为茶文化的传播、发展与传承提供物质基础,为茶文化发展给予源源不绝的动力。唐朝茶文化具有和谐、尊重、纯洁和宁静的象征意义,唐朝茶文化背后的饮茶是一个过程、一场仪式,从茶叶的选择、茶具的准备、氛围的营造都有着特定的规范,茶文化自身的价值观被应用到仪式的整个过程中,而不仅仅是只把茶叶作为最终产品呈现于饮茶之人眼前,这样的仪式中茶具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寿州窑陶瓷茶具也运用自身的艺术性丰富了茶文化的艺术内涵。寿州窑陶瓷艺术丰富了唐朝茶文化的韵味,唐朝饮茶多为士大夫文人阶级,他们对茶文化精神内核进行扩充,使茶叶饮品范畴进入一种高雅的文化境界,他们不仅对茶叶本身进行追求,对于陶瓷茶具色彩、质感、器型、釉色、美学范围、文化形象各个方面也进行追求,例如在釉色方面,寿州窑陶瓷高雅中又不乏热烈的黄色釉便受到了文人墨客的追捧,代表了他们积极进取的思想追求。文人士大夫阶级不局限饮茶品茶,而且“品具”,将陶瓷艺术与茶文化融合,利用陶瓷文化的发展丰富了唐朝茶文化韵味。唐朝寿州窑陶瓷艺术追求浑然天成的艺术形象,其装饰意象往往以自然景色、动物植物为原型进行艺术创造,例如纹饰上选择木纹、叶纹、云龙纹、鸟羽纹、云气纹等(图3),这背后隐藏着茶文化的精神追求,也提升了茶文化的文化意境。
图3 唐朝寿州窑陶瓷茶具
唐朝是历史上茶文化与陶瓷艺术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鼎盛时期之一,唐朝饮茶之风的盛行带动了寿州窑陶瓷艺术的发展,寿州窑陶瓷艺术的兴盛离不开茶文化潜移默化的文化滋养。茶叶生产规模、生产范围不断发展扩大,茶叶贸易量也显著增加,饮茶需要茶具,茶具的发展带动了寿州窑制瓷业的发展。伴随着饮茶在唐朝各阶级的普及,人们对于陶瓷茶具的品质、样式、质感、造型各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更极致的追求,唐朝寿州窑陶瓷面对茶文化的发展,积极改良自身制作工艺,提升寿州窑陶瓷艺术的文化内核,丰富寿州窑陶瓷的产品维度,创新地使用匣钵、支托、支钉、印模等窑具使得自身质量得到提高(图4),以获得更多人的选择和爱好。寿州窑陶瓷茶具也具有自身的缺陷就是胎体较为粗糙。当地便改变销售策略,大面积生产面向中下层阶级的民用陶瓷茶具,在唐朝中期获得大量市场。在釉色上寿州窑陶瓷在这个时期也迎来极大转变,将还原焰变化为氧化焰,寿州窑黄釉就此出现,这样的转变是中国陶瓷历史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大事件。呈现出釉厚色浓,釉薄色淡的现象,陆羽《茶经》中便有记述:“寿州瓷黄,茶色紫。”意思就是用施黄釉的寿州窑茶具饮茶,原本黄色的茶水立马变化为带点紫味的姜汤,这样的特色获得了很多饮茶之人的喜爱,使得寿州窑陶瓷茶具大量生产销售。同时,伴随着茶文化在唐朝的发展,饮茶之人不断增加,不同阶级人们不同的喜好也对寿州窑产生影响。例如有的人群追求更好的视觉效果,对于茶水在陶瓷茶具中显现的色泽有着更加细致的要求。在唐朝晚期,在原本釉色的基础上又发展出黑釉、绛红釉、月白釉、绿黄釉、蜡黄釉、茶叶末釉等釉色。唐朝饮茶之风的盛行到茶文化的兴盛时时刻刻都影响着寿州窑陶瓷艺术,将茶文化融入寿州窑陶瓷艺术的外在形态和内在意境,用富有艺术性与思想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寿州窑陶瓷制品打造得更加优质和完善,无论是从艺术欣赏价值还是实际商业价值来看,寿州窑陶瓷艺术都得到了整体的提升,将寿州窑陶瓷艺术推向新的高度。唐朝中期寿州窑陶瓷艺术的鼎盛时期得益于社会各阶级由于饮茶风尚而对于陶瓷茶具的需要,唐朝晚期寿州窑陶瓷艺术的衰落也是因为政府茶税、茶榷政策对于社会饮茶风气的打击,可以说,唐朝茶文化对于寿州窑陶瓷艺术的发展传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为寿州套陶瓷艺术创新提供基础保障,也为其理念内涵融入提供相应保障[5]。
图4 唐朝寿州窑窑具
茶与茶具不可分割,茶具的材质虽多种多样,例如木制、搪瓷、玻璃、金属、漆器等,但是陶瓷茶具由于自身易保存易清洁的特性以及强烈的艺术氛围、艺术感染力而与茶的结合最为密切,唐朝对于饮茶已不满意于生理层面的解渴,更上升到文化的程度,伴随着唐朝饮茶之风的盛行和茶文化的发展,陶瓷茶具不断变化发展,制作技艺逐步完善,带动了整个陶瓷艺术的发展进步。唐朝茶文化和寿州窑陶瓷艺术在文化关系上是共存融合的关系,唐朝时期的中国已经发展成为茶叶和陶瓷大国,灿烂多彩的茶文化和陶瓷艺术虽然具有不一样的使用价值,但是两者都受到文人墨客的赞扬和喜爱,将他们视为中国古代文人精神的象征。寿州窑陶瓷生产大量茶具,这些茶具借助自身的器物形态来扮演着茶文化的依托的物质载体[6],以便更好地表现茶文化的文化内涵(图5)。唐朝时期就留下很多茶叶和寿州窑陶瓷的诗歌文学作品,所以说在文化关系上茶文化和寿州窑陶瓷艺术是相辅相成、璧合珠联的文化载体。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具有克制忍耐、含蓄内敛的精神内涵,这样的精神也反应在了唐朝茶文化与寿州窑陶瓷艺术之上,无论是茶文化的内涵与形式表现,还是寿州窑陶瓷的美学价值与艺术氛围,究其根本都包含着这样的传统精神内涵,逐渐成为唐朝百姓乃至现代人民的心灵寄托。
图5 唐朝寿州窑陶瓷茶具
唐朝是茶文化与陶瓷艺术相结合最为密切的时期之一,唐朝陶瓷茶具的兴盛和繁荣是饮茶风尚和制瓷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唐朝茶文化与寿州窑陶瓷艺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直相得益彰、共同进步。茶文化促进了寿州窑陶瓷艺术在唐朝的鼎盛,寿州窑陶瓷艺术也影响了茶文化在唐朝的盛行。在当代,茶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依然保持快速发展。寿州窑陶瓷艺术虽然在唐朝末期消亡,但经过当代制瓷艺人们的不断努力探索实践,现已得到复原。应该继续延续唐朝时期茶文化与陶瓷艺术的融合与碰撞,同时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寻求,再创唐朝时期茶文化与陶瓷艺术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