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培文
一、探究性作业的设计要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其身心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性和自我意识增强。初中地理探究性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要让他们能感受到地理探究性作业学习的乐趣。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承认、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掌握必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后,可以依据自身的兴趣特长,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教师还应探索在保证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得到有效训练的同时,增添多层次、多方向、多形式的供选择的探究性作业,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探究各自向往的地理问题,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探究性作业设计要多样化
老师在设计探究性作业内容时,应当从多角度切入,或诱导想象,或比较综合,或温故知新,通过设计地理情境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注重书面形式以外的练习模式,促进迁移的作用。教师设计的地理作业要多样化,内容要生活化。
(一)常规探究性作业
常规作业,主要是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时间6-12分钟左右,它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和补充,对于巩固、理解、掌握和深化课堂教学所学的知识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一定的作用。常规作业内容是教师选择练习册上的部分作业及课本中的“活动题”部分,学生能迅速地完成的作业。教师在选择探究探性常规作业的过程中,应尽量做到“少而精”,此类探究性常规作业每节课内学生必须完成,以期达到及时温故知新的目的。
(二)实践探究性作业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应多渠道开发和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生活体验。多给学生布置实践探究性作业,让学生动手、动脑,通过亲自操作或参与,有利于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完成探究性作业。这种类型的探究性作业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能有效地巩同和提高学生所学知识。如学习“等高线地形图”时,可以让学生用橡皮泥自制学习等高线地形模型,模型上有山顶、山存、山谷、鞍部、陡崖等。
(三)调查探究性作业
初中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用地理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资料,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提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方案或探究性作业。教师从现实生活中挖掘引发学生去调查,观测材料,如:调查所居住地区的污染及危害;调查学样附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居住地区植被现状并提出合理建议等,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引导学生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并把这些调查实践的内容写下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思维能力。
(四)网络探究性作业
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探究性作业的积极性,我积极尝试开展课前网络搜索活动,根据初中地理的教学特点,在每部分教学内容之前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网站,让学生到网上去地搜寻跟课堂内容有关的知识,并将有关资科下载保存,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渐形成知识题库。这是一个有趣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其间通过自主学习得到的知识,胜过强制读书、写字、背课文的效果。信息搜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独立思考、个性感悟、自主学习的过程。
三、探究性作业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作业束缚学生发展,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拓宽教育视野,认识到课程改革的观念和实施的需要,教师只有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才能在教学中落实,在教学行为中体现,才能真正认识到探究性作业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为学生发展所起到独特的作用。
地理探究性作业能使每个学生的思维与情感活起来,所以,老师必需用心、细心设计。在布置地理作业的时候,精心设计,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地理探究性作業,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要让学生成为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地理。
总之,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探究性作业系通过一个个作业设计来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从而实现对知识点和理论的深刻理解,可实现学生对某事物认知程度的提高。在探究性作业设计时,更多的是从侧面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学生处于主导地位,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并可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作业设计的应用,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去提问题,并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学生自我思考的时间更多了,这样将有助于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性作业,相比以往的作业布置,更具有对问题的针对性,让学生自己主动去进行探索和学习,同时还能锻炼学生思维的活跃度。可见,如将探究性作业应用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将对学生的地理成绩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