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2021-05-24 02:02:16彭兴红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4期
关键词:高中美术实践核心素养

彭兴红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实践

引言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考成绩不再是高中唯一的关注点,美术课堂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方面具有的重大作用,逐渐得到了重视,也有一部分学校和教师投入到了美术课程改革的伟大事业当中。但目前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高中美术教学仍然被作为副科对待,因此美术课堂教学质量不高,教师很少能够利用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美术教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五大核心为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教师必须要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些教学内容,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在美术教学中获得全面的成长与发展,才能够真正达到利用美术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1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现状

1.1学生对美术教学不重视,缺乏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在高中学习阶段,学生在不久的将来会面对高考,所以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而高中美术教学与学生的高考内容相关性不足,所以在高中教学中,高考美术被认为是一种副科。但实际上高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美术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情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思维的成长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够重视美术教学,学生认为美术课对于自己的学习成绩来说没有任何帮助,而教师也因为美术不是主要教学科目,所以在展开教学时,只是单纯地将课本上的知识传输给学生,并未注重培养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艺术魅力,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相对较差[1]。

1.2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十分重视,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知识的运用。少数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的过程中将时间过多地用于讲述理论知识,没有较好地引导学生将美术鉴赏的相关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教师要善于发现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充分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美术鉴赏实践能力。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认识到美术鉴赏与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性,注意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不断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实践意识,使自己拥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2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

2.1重视美术欣赏,积累知识,培养审美观念

美术欣赏环节是高中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当中,收录了许多古今中外的著名画作。它们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风格,蕴藏着不同的精神,体现了不同的文化。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一同欣赏这些高水平的作品,为他们讲解其中所使用的绘画技法、布局、色彩的搭配与使用等,带领学生感受不同风格作品的特点,积累扎实的美术基础知识,并进一步体味其中所蕴藏的感情和思想,与这些艺术家进行灵魂层面的交流,感受他们对美丑的定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善、恶、美、丑的区别,逐渐帮助其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学生能够拥有一双慧眼。在引导学生进行作品鉴赏之前,教师可以先详细介绍作者的身份与时代背景,以及创作作品前后发生的故事,使学生能够结合背景资料来审视作品的内涵,从更深的层面和更广泛的角度进行思考,探寻作品中的精神与思想[2]。

2.2融合各学科知识,完善美术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融入其他学科的内容,基于此,美术教师需要与其他学科教师展开协同育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充分了解、掌握美术鉴赏的相关知识。如,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鉴赏中国画作品的过程中积极引入语文、历史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画作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以元代画家吴镇的《墨竹坡石图》为例,在引导学生鉴赏该作品时,教师可以采用微课辅助教学,构建翻转课堂,为学生介绍作者生平与相关背景知识。教师可用古典音乐、书法等元素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鉴赏、理解这幅作品的內涵。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帮助教师丰富美术鉴赏教学的内容,而且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3]。

2.3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大量的实践动手操作教学课程,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要求学生按照课本的操作步骤来进行模仿。学生独特的创造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体现,学生缺乏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实践动手机会,那么学生个人的思想情感则很难表达出来。而每一名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认识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可以让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实现动手实际创作,那么学生美术教学内容的认知深度不仅能够提高,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为学生想象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例如在剪纸艺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介绍较为特殊的剪纸技巧,让学生首先结合课本中的操作步骤来进行剪纸模仿创作,学生在模仿创作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加强对于剪纸艺术的实际锻炼,还能够通过自主创作获得共聚创意意义的剪纸方法和技巧[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如今的背景下,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逐渐提升,因此广大教师必须做出应对,吸引学生兴趣。美术课程能够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形成,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教师更应当立足美术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刘香.试论高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及培育方式[J].新课程导学,2019(35):62.

[2]惠晶.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美术教学实践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9(21):57-58.

[3]刘利平.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实践探析[J].华夏教师,2019(18):63-64.

[4]葛鑫.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24):139-140.

猜你喜欢
高中美术实践核心素养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如何在高中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3:52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5:02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4:30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1:19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