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师角色夯实课堂教学

2021-05-24 07:57:54许煌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4期
关键词:引导者三角形教学活动

许煌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师角色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1]基于目前的数学课程标准理念,小学数学教师应认真重新审视当前课堂教学,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方式,明确自己在当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角色定位,充分扮演好课堂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学生的数学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条件。

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对任课教师们的角色提出了新的教学期望,它明确要求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所做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方式应充分符合它的教学期望,当好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顺利开展。

现结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分类》教学为例,聚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从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几个角度进行阐述,如何做到夯实课堂教学。

一、组织者

研究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时,教师首先要基于学龄儿童,考虑学龄儿童的实际学习情况,关注学龄儿童的数学思维方式特点;基于数学教材本质,读通、读透、读细数学教材,理解数学文本,准确性地把握数学教材的整体设计教学意图,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突破课堂教学的关键难点、捕捉课堂教学的生长点,创造性地合理使用数学教材,确定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在设计《三角形的分类》教学方案时,教师应根据四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以及教材的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明确"分类"标准,探究"以三角形角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概念,进一步认识三角形。通过创设"一个问题,两个活动",即:紧紧围绕"给三角形分类"这一个核心数学问题,组织、开展和引领全体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分类探究和积极思辨"这两个学习活动,让全体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切身亲历数学知识的逻辑建构深化过程,亲历知识观察、分类、对比、思考、推理和逻辑辨析,在求异、求同、求联中亲历思辨和产生感悟,掌握数学知识和应用技能,积累丰富数学活动实践经验,领会"分类"的思想方法,提升数学素养。

二、引导者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着向导和促进的作用,教师的主要职能从“教”转变为“导”,引导学生更好地探究知识。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巧设核心问题,启发数学思考,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层次的需求,把课堂还给学生,给予学生体验、思考、表达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引导学生亲历数学探究过程,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实效。

围绕"给三角形分类"这一核心问题,思考"三角形可以如何分类?"要关注广大学生的认识思维发展起点,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明确产生学习思路方向,促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在体验中感知,在思考中建构新知。选取典型的7个数学三角形分类学具,为班级学生学习提供自主操作分类实践的教学素材,通过创设自主分类学习探究实践活动,给班级学生自主搭设一个自主分类学习的活动平台,引导每一个班级学生都尽可能积极参与分类学习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通过借助分类学具,同桌互相合作等来进行分类,明确按每个三角形的每个角的属性特征分别进行分类,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差异,体验分类方法,在学生"根据三角形是否有直角的标准把三角形分成两类"的基础上,提问:有不同的分法吗?让学生展示"根据三角形角的特征把三角形分成了三类"的结果, 接着引导学生继续深入观察这三类三角形,分成三类的道理,经历观察、比较、说理和辨析,在操作活动中去体验和感悟数学,掌握三角形的图形特征,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三、合作者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权威,也是学习的一员,教师应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更得适时地参与学生的学习,耐心地倾听学生的表达,及时地点拨和指导,与他们一起探讨和交流,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方法和情感,真正发挥主导作用,真正把教师的“教”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有效地促进学生地学习。

在学生把7个三角形分成三类的基础上,提问:“按三角形角的特征进行分类,除了这三类三角形,有没有第四类呢?”在学生固有的的思维里,他们会认为等腰三角形是第四类三角形,教师通过营造思维碰撞,让学生积极思考,同桌互相交流和探究,教师适时地、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交流和讨论中,倾听学生的表达,分享自己的想法,通过生生交流和师生互动,亲历辨析、推理、交流和反思等活动,积极思辨,再次聚焦“分類”标准,认识到等腰三角形也是三类三角形中的一类,逐步澄清,纠正了学生的认知偏差,转变思维。根据三角形的角的特征,进一步思考和判断:“没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没有两个钝角的三角形,也没有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的三角形,”开启了自主建构知识的历程,亲历真正分类的过程,完善了对三角形的认识,较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在课堂教学中,做好教学的组织工作仅仅是起点,我们的教师更应参与学生的学习,适时地引导和有效地调控学生的学习过程,使教学活动高效地进行下去。为夯实课堂教学,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师应明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当好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有效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学习,确保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使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上的良好的数学教育。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猜你喜欢
引导者三角形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引导者 传播者 担当者——新年寄语《人大建设》
人大建设(2019年1期)2019-07-13 06:00:30
三角形,不扭腰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3
数学教师如何当好“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