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真,促进学生发展

2021-05-23 18:01叶素蜜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6期
关键词:生本理念作业设计小学语文

叶素蜜

【摘要】作业是整个教学活动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实现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有效载体。随着新课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不断深入,传统作业形式和内容上的缺陷愈加突出,不仅影响着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制约着新课改的发展步伐。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通过为学生设计趣味化作业,使其回归本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一、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强调学生主动接受知识,改变以往机械式的作业布置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使他们以一种快乐的心情投入进去。但是,在实际语文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有些教师还是没能采用科学的方法,也没有遵循新课改的教学精神,作业设计理念与新课改教学要求相背离。

(一)作业设计“一刀切”

小学语文教师没能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采用“一刀切”的作业设计方式,这就使得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完成不了作业任务,他们的自信心会受到严重的打击,进而对语文学习丧失兴趣。

(二)作者设计形式较为单一

目前来说,小学语文教师设计的作业都是让学生以抄写、背诵的形式去完成,这不仅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也并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作业形式缺乏创新性也会让学生感觉做作业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不利于他们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读写训练较为随意

小学语文教师对于作业的安排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比如在课堂学习暂时告一段落之后,突然性地让学生进行練笔或开展课外阅读。这会使得学生在心理上毫无准备,没能达到一定的技能积累,因而达不到应有的作业练习效果。

二、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一)坚持适量性原则

语文作为小学教学的根基,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技能,则应让学生具备语文知识积累的意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上应注意量化处理,不能急于求成,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与消化的过程。

(二)坚持趣味性原则

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他们的玩心比较大,再加上长期以来教师布置作业的形式比较单一且枯燥,对于小学生的吸引力不是很大,那么他们的兴趣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坚持趣味性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根本学习需求,提高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

(三)坚持开放性原则

语文学科本身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语文作业的设计也应坚持开放性的原则。不仅要突出知识性作业,还要注重实践性的内容,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加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此外,教师还应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结合他们不同的层次水平对作业难度进行区分,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进行选择,这样能够突出作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提高他们对作业的接受程度。

三、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具体策略

(一)设计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的兴趣是他们开展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有助于拓宽他们的思维,使其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促进其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在新课改这样一种大背景下,教师应着重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强化他们对语文学科的认知。基于此,语文教师应突出作业的趣味性,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使其更加积极地投入语文学习中。例如,在学习《山居秋暝》这节课时,笔者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展示“山居秋暝”的景观图,在学生理解本首诗的基础上,让他们根据诗中描写的景观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这样的话能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和创作欲,在很大程度上尊重了学生的思维独创性,锻炼了他们的创新型思维。

(二)创新作业设计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现在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意识,他们很有自己的想法,语文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上也应尊重他们的个性。因此,教师需要对作业进行“改头换面”,创新作业设计的方式,这样一来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动力,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比如,学生总是谈作文色变,那么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创建了班级微信公众号,让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分布上去,笔者和学生共同评选出优秀作品,并将优秀作品放在班级展览栏中进行展示。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作文创作欲望,整个公众号也会更加活跃。但是笔者发现毕竟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是少数,渐渐地学生发布作品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于是,笔者想了一个办法,学生可以在作品下方进行评论,最终评选出“最佳人气作品”,评论最多的学生评为“最佳评论员”的称号,这样全班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也增加了他们的参与感与体验感。

(三)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突出作业设计的层次性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是必要的,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讲,语文作业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个性,对他们的智力进行差异化对待,这样才能根据其自身的特点设计适合他们的语文作业。分层化的作业设计,教师可以进行“套餐式”设计,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选择套餐A,不仅观察要仔细,还要描写细致、语言生动,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对于基础能力中等的学生可以选择套餐B,要求他们语言条理清晰,描写要具体;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选择套餐C,让他们在抓住事物特点的前提下,语言尽可能流畅。

(四)体现作业设计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新课改教学目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带动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氛围中,培养他们的探索欲,使其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思维,提高他们的解题技巧,从而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老虎的形体特征,笔者在课后时间带领学生去周边的动物园进行参观,之后,布置作业,以演讲的形式谈一谈自己对这次游览的感悟,笔者最后对他们进行点评、批改。这样一种实践型作业的设计方式,一方面能够满足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拓宽他们的视野,另一方面还能优化作业批改形式,有助于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结构。

总之,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应回归本真,让学生在充满童趣的氛围中完成作业,这样能够使其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限乐趣,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这对于其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有效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肖运发.优化小学语文作业提高小学语文质量[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09):122-123.

[2]胡荞丽.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34):45-46.

[3]高林.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江西教育,2017(21):42.

猜你喜欢
生本理念作业设计小学语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生本课堂实践探索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漫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