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朝阳
永嘉,是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永嘉学派”的诞生地。我们所说的这个“永嘉”为“文化永嘉”。422年(南朝宋)谢灵运贬至永嘉郡,他在永嘉做太守期间,开辟了山水诗之路,也奠定了山水诗的文学史地位。南宋时永嘉学者辈出,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与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三足鼎立,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流派。
所谓“地理永嘉”,则有大永嘉与小永嘉的概念。公元323年,东晋析临海郡温峤岭以南地区所设的永嘉郡;唐高宗上元二年改置州,名温州;724年唐玄宗改温州为永嘉郡,辖四县;758年唐肃宗复改永嘉郡为温州。永嘉地理版图亦千年多变,“大永嘉”指永嘉郡,古亦有“温州”之称谓,郡守駐地在今之温州鹿城区;而“小永嘉”则指今驻地上塘的永嘉县,即为温州市所辖之永嘉县也。
永嘉之谓,“水长而美”也。谢灵运遇到了永嘉山水,便使山水自然真正显示出了自美面目,突出了山水的审美属性。永嘉山水遇到了谢灵运,实现了山水诗的美丽蜕变。自谢灵运以降,天下诗人踏着大谢诗踪而来。孟浩然《宿戌浦江客舍逢张子容》诗云:
卧闻海潮至,起视江月斜。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
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代著名诗人纷至沓来,据说王维、韩愈都曾到过永嘉,永嘉山水成为诗之山水,从这个意义上说,浙东唐诗之路,也就是谢灵运的山水诗之路。苏轼羡慕不已地写道:“自言官长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陆游也曾多次来永嘉,而有“远来不负东皇意,一绝清诗手自题”之赞叹。
永嘉的耕读文化非常发达,也非常深厚。永嘉的耕读文化,集生态文化、隐逸文化、道德文化与礼乐教化等于一体。那些至今依然保存完好的众多书院与古村落,点缀于奇美的永嘉山水间,成为永嘉千年耕读文化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社会、规划和美学价值,已经引起了海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
这个专辑的四篇文章多侧面地展现了永嘉的山水文化、宋文化、耕读文化的亮丽景观,以期引起读者对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更多遐思。
——王志清(文学教授、文化学者、王维专家)
瓯江全长388公里,从水源头丽水锅帽尖到入海口温州洞头岛,永嘉县地处瓯江山水诗路的核心地。
永嘉县,素有“千年古县”与“溪山邹鲁”之称,其所处地理环境,具有得天独厚的山水优势。《浙江通志》记载:
楠溪太平险要,扼绝江,绕郡城,东与海会,斗山错立,寇不能入。
永嘉楠溪江山清水秀,相对封闭而富足,有世外桃源之誉,自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永嘉设郡以来,来永嘉任太守或县令的就有王羲之、谢灵运、颜延之、裴松之、张又新、张子容、杨蟠、张九成、楼钥、文林、何文渊、郭钟岳、张宗祥等,他们在“成教化,助人伦”之余,写下了大量歌咏温州山水的诗词。特别是谢灵运,任永嘉太守期间,留下了31首山水诗,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山水诗开山,也使瓯江沿线的古永嘉成了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
《永嘉县志》曰:
往者谢康乐为郡,好游名山,由是山水闻于天下。天下之士行过是邦者,亦莫不俯仰流连,吟咏不辍,以诧其胜。
天下诗人踏着谢灵运的诗踪,寻来永嘉,游山玩水,留下了大量的诗歌。李白《与周生》:
康乐上官去,永嘉遊石门。
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
孟浩然《宿戌浦江客舍逢张子容》:
卧闻海潮至,起视江月斜。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
北宋绍圣二年(1095)杨蟠任永嘉郡守期间,有《咏永嘉》诗百余首,其诗写永嘉云:
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
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帏绕画楼。
是处有花迎我笑,何时无月逐人有。
西湖宴赏争标日,多少珠帘不下勾。
陆游也曾先后二次经温入闽,其《戏题江心寺僧房壁》:
史君千骑驻霜天,主簿孤舟冷不眠。
也与使君同惬意,卧听鼓角大江边。
南宋文天祥也有《过江心屿》诗云:
万里风霜鬓已丝,飘零回首壮心悲。
罗浮山下雪来未,扬子江心月照谁。
只谓虎头非贵相,不图羝乳有归期。
乘潮一到中川寺,暗读中兴第二碑。
永嘉在外才俊官宦,吟诗作赋歌颂家乡美景,如永嘉四灵、王十朋、曹豳、陈经正经邦兄弟、叶绍翁、林景熙、李孝光、陈高、刘伯温、张璁、王瓒、章伦、高友玑、何白等人。永嘉四灵之翁卷《南塘即事》诗曰:
半窗含日满村烟,红树青林古岸边。
渔子不知何处去,渚禽飞落拗罾船。
清初永嘉诗人潘耒所作山水诗就有千余首。
永嘉区域环境特殊,自古山水怡人,社会宁静祥和,生活富足稳定,以及逐步发达起来的水陆交通,为楠溪江成为诗乡提供了丰厚的生态沃土。
永嘉县以浙江省“四条诗路”建设为契机,聚焦诗路项目发展,创新打造诗路文旅的融合品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了永嘉的山水诗文化。永嘉县以谢灵运、舴艋舟、陶弘景、古村落为主题,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总要求,重点打造了四条诗路文旅专线。
一是围绕“谢灵运”打造山水诗带。谢灵运遇到了永嘉山水,便使山水自然真正显示出了自美面目,突出了山水的审美属性。永嘉山水遇到了谢灵运,实现了山水诗的美丽蜕变。自从谢灵运在永嘉播下诗的种子后,形成了历代此起彼伏的朝圣永嘉山水的高潮。唐代诗人不少只是因为仰慕谢灵运其人其诗,而爱上了永嘉山水的。由于唐代的交通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他们中不少人“永嘉游石门”也只是“神游”而已。也就是说,吟咏永嘉的诗,不少出于尚未来过永嘉的诗人之手。如今交通十分便捷,生活条件极大改善,永嘉山水也越发清丽,应该吸引更多游客,招引更多诗人作家前来打卡。永嘉县以谢灵运《登永嘉绿嶂山》《登石门最高顶》等25首诗中所提到的足迹为重点,对谢公田等20多处山水诗资源进行保护提升,投入6000多万元在谢灵运后裔村,建设谢公岭山水诗主题公园,开设谢灵运纪念馆,打造“跟着谢灵运游楠溪”山水诗体验游线路5条,并结合楠溪江文化旅游节推出“跟着谢灵运游楠溪”活动。
二是围绕“舴艋舟”打造乡愁诗带。永嘉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诗句为意境,深入挖掘山水诗路上的舴艋舟元素,位于楠溪江源头的岩坦镇源头村,依山傍水,自然风光得天独厚,这里还是楠溪江独有的舴艋舟始发地,具有深厚的舴艋舟文化沉淀。源头村还在楠溪江旧埠头的鹅卵石滩上,建起了一座外形酷似船头的舴艋舟文化馆,这座国内独一无二的舴艋舟文化馆拿下了北美设计大奖。为了促进舴艋舟文化传承,推动楠溪江端午舴艋舟竞渡复兴,永嘉县岩坦镇举行了“千年舴艋,诗路岩坦”中国·楠溪江第二届舴艋舟文化旅游节,举办楠溪江舴艋舟竞渡活动,央视为此进行了一天三次的专题报道。我们还策划了“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的游历,利用舴艋舟、农耕田园秀相结合,打造渔樵耕读之乡等。
三是围绕“陶弘景”打造养生诗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见证了这位“山中宰相”与永嘉山水的梦幻缘分,他在信中写道: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实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这写的是永嘉十二峰的美景,是他隐居之处。陶弘景(456-536),南朝著名的道教思想家、文学家、炼丹家和医药家,梁武帝再三征召而不仕。据传陶公炼丹,梦中得仙人指引,说是“三永”(指永康、永宁、永嘉)间有仙药。梁天监九年(516),陶公来永嘉,隐居于十二峰里的大若岩石室山洞(现名为陶公洞)著书炼丹,一年后《真诰》书成。《浙江通志》里记载,大若岩石室,高十七丈,深六十步,可坐千人。这里山峰迥异,瀑布四处悬挂,涧水缥碧,晨昏间白云缭绕,宛若琅苑仙境。陶公有诗云: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堪自怡悦,不可持赠君。
今日之陶公洞处,乃永嘉风景的极美处,以陶弘景隐居地陶公洞景区为主体,打造集养眼、养心、养身于一体的“诗带”,打响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江南韵古村落之乡、中国山水诗之乡、中国乌牛早茶文化之乡、中国梯田风光之乡品牌。
四是围绕古村落打造文化寻踪诗带。瓯江山水诗路,与永嘉传统耕读文化有着密切关系,而如珠如翡散落于楠溪江兩岸的古村落,皆极富诗意,几乎每个村落都有“十景”“八景”的,如“金山十景”“廊下十景”“埭头十景”“合溪八景”“鹤阳八景”“江心十景”等等。而苍坡、芙蓉等村落的建筑规划,都蕴含了诗意的愿景,苍坡溪门上楹联:“四壁青山藏虎豹,双池碧水储蛟龙。”“溪山揽胜怀先哲,门第添辉望后昆。”芙蓉陈氏大宗楹联:“地枕三崖崖吐名花明昭万古;门临象水水生秀气荣阴千秋。”诗歌在永嘉深入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直到现在,村里但凡婚娶、建房、过渡、撑船等民间习俗,也常有诗歌唱酬,或竹枝词、或打油诗、或七律、或五言。2020年12月,经中华诗词学会评定,正式授予永嘉县“中华诗词之县”称号,同时授予枫林镇“中华诗词之乡”称号,授予鹤盛镇鹤阳村“诗词之村”称号。
永嘉县以锁定“长三角一流的山水田园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12310”为发展路径,全力打造永嘉旅游“升级版”,将永嘉县独有的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有机结合而相得益彰,通过文化创意来提升旅游的内涵和质量,开创文旅融合发展新局面,把“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
一是强化保护和利用的基本理念。习总书记说:“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永嘉既要金山银山,又要保护好绿水青山。今日之永嘉县,开发诗路,正是基于保护绿水青山之目的。为守护好这片灵山秀水,让更多人为永嘉山水驻足留步,永嘉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防止碎片化开发,永嘉形成了整体性保护、活态性保护、原真性保护和永续性发展理念,应保尽保,适度合理,提升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换,实现可持续发展耕读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对策。2013年成功举办“全省美丽乡村现场会”,创成“省级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被国务院农改办列为全国“一事一议”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2018年,成功创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乡村振兴工作获得省政府专项表彰并被列入首批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1999年、2001年楠溪江两次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009年,楠溪江古村落整体被授予当时国内唯一“中国景观古村落群”称号,芙蓉村、埭头村、屿北村、茶园坑、暨家寨、林坑村、岩龙村、坑口村等8个村入选“中国景观村落”名录,保有量在全省范围内名列前茅。
二是坚持文化为魂、产业落地的文化发掘。“杭州有宋城,永嘉有宋村”,永嘉倚靠永嘉古村落资源,推进“两岛两村”系列项目建设,做足做深楠溪江“宋文化”,全力推进以芙蓉古村为核心节点的宋村打造,将青瓷、茶道、书画等宋文化精髓装入永嘉宋村,彰显宋之风雅,更好地将空间场景赋予文化内涵,传达永嘉的宋文化生活美学理念,完成岩头长滩岛和自然岛的打造。这种活态化打造的新“宋村”,成为了可进入、可观赏、可体验的文旅融合项目,改造提升历史古村与文化街区的业态,增加与游客互动,使古村落更显文化特征,丰富了诗路的内涵,提升了诗路的形象。我们还积极参与永嘉学派的研究和挖掘工作,在永嘉书院整合“楠溪讲坛”资源,举办永嘉学派高峰论坛,传承与发展永嘉学派,扎实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同时,还积极吸引一批内外永嘉文化艺术名人在岩头镇芙蓉古村、丽水街、滩地音乐公园等处建立文化艺术名家工作室,推进楠溪乡村艺术研究院项目落地,发挥楠溪书院、永临书院、溪山书院等艺术阵地的人才集聚功能,为入驻名家开展学术文化研究和创作项目提供平台支撑,发挥文化名家在各自领域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开展文化艺术展示、演出、培训、研学和游客体验等活动,实现文化赋能,带动旅游发展。我们还广泛整理家谱、族谱、乡村记忆、优美传说、传统艺术、地方民俗、人文典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本土的永嘉学派、永嘉四灵、永嘉禅宗、永嘉画派、永嘉医派、永嘉杂剧各种形式的遗存,以文字、图画、照片、影像等形式展示与展出。
三是强化诗路的文化消费理念。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本质是消费山水背后的文化附加值。近年来,永嘉依托国内唯一以山水田园风光见长的楠溪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点打造丽水街、楠溪江滩地音乐公园等美丽乡村,精心推出主题鲜明、形式多元的“夜产品”,全面打响“夜游楠溪”品牌,让“朝游楠溪江,夜宿桃花源”的永嘉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而作为美丽乡村夜经济的重要载体,楠溪江民宿发展态势良好,通过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开发一批山水诗路、宋文化等特色主题民宿,已拥有300多家精品民宿,较高文化品位的如楠溪花开、墟里民宿、悦庭楠舍、锦里云舍、君兰云上等精品民宿,在业界有很高的知名度,也深为旅行社热捧。在狮子岩、大若岩等板块形成几个集聚性强、较大规模的民宿群,获评2018美丽中国首选旅游目的地、全国首批民宿产业发展示范区。同时,还加强对主要旅游点古村落的保护和修缮,恢复修缮的文化书院有芙蓉书院、琴山书院、明文书院等,先后开辟了多条文旅融合旅游线路,结合古村落、红色游、诗词之乡游为主的耕读文化旅游,融入了更多耕读文化元素,大力打造了以苍坡、芙蓉、丽水街、屿北、林坑等为主的古民居旅游,并将古村落旅游与秀丽的楠溪江滩林、十二峰、崖下库、石桅岩、龙湾潭等风景旅游相结合,创成了全市唯一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岩头镇、枫林镇等发挥人文资源优势,重点提升丽水街历史文化街区、芙蓉古村、苍坡古村、楠溪江漂流等项目。茗岙则结合文旅发展挖掘梯田文化,以独特的云雾梯田为资源基础,以中高端休闲度假为核心,茗岙梯田体验游的开发将与楠溪江“江南第一宋村”文旅项目相得益彰,将茗岙打造成观光、摄影、养生、度假、农事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旅游综合服务小镇。
永嘉县文旅产业的增长空间还很大,正通过本土历史文化的挖掘,提升永嘉山水诗发祥地的影响,全面推进“瓯江山水诗路核心地”打造,以诗路建设助推文旅产业的全速发展。
(作者系中共永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