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煦霏
2021年全国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参加研究生考试人数达到了377万,计划招生111.4万人,竞争激烈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今年高校毕业生高达909万,另一方面是国内疫情稳定后还在复苏中的市场呈现出依旧严峻的就业形势,再加上留学生回归国内考研的“内卷化”加持,加剧了将考研视为“就业”最佳选择的趋同性社会共识,这就违背了研究生培养的初衷。尽管各大院校在不斷加大推免比例,但效果并不理想。为此,一些国内知名高校开始尝试改革现有研究生招生考试选拔制度,将综合能力考察纳入初试,对国家初试合格线进行加权确定入围资格,这种小试牛刀的创新搅动了多年来一成不变的“唯分数”论选拔模式,开启了“考试+材料”的类同博士生选拔的探索。
2021年全国研究生报考生源构成特征
纵观近10年考研国家线分数,A类、B类地区所有专业的分数都不同程度地上涨,虽然录取人数从40万增长至约110万,但录取人数的增长速度与报名人数激增的匹配还有很大距离。全国研究生考试竞争的加剧让400+的初试成绩不再那么耀眼,很多人不禁感叹考研的“内卷化”日趋严重。2021年考研压力主要来自以下方面:
首先是考研“大军”迅速壮大,而推免生已占据约1/3—1/2的席位。据相关统计显示,双一流高校推免率正在逐年提高,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的保研率都在30%以上,北京大学2021年保研率高达56%。
其次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原本选择出国留学的毕业生重新回归考研大军,有些新冠肺炎疫情前就已经留学申请负增长的热门国家更是成为回归主流。
最后是就业压力让很多毕业生选择二战或三战,这一群体约占到报考群体人数的1/2,尤其是非双一流高校,部分高校的这一群体已超过六成。
研究生招生开启改革之旅考评结合趋势显现
多年来一成不变的统考选拔制度主要体现在对考生分数和应试能力的单一考评上。虽然硕士培养目标与博士培养目标不尽相同,但是总体目标都是培养创新型研究人才和应用人才,最终目标都是培养高精尖的储备人才。因此,无论是博士生还是硕士生的选拔都是针对综合素质、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核。在2021年的硕士研究生招考过程中,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就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统考成绩不再“一锤定音”
新时期下我国研究生培养开始进入严守“出入口”的新常态,对于学术不端更是“零容忍”。为此,各大高校严把研究生毕业关,加强研究生入学后的中期考核和年度考核,对于不适合继续攻读的学生进行及时清退。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全国多所高校共清退1300名硕博研究生。在收紧“研毕关”的同时,很多高校顺应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开启了新时代下研究生培养路径的探索。
在辛丑牛年的全国研究生考试中,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率先对入围考生进行多元化的考核或考评,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初试高分者不再具有绝对优势。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已将“材料评价”加权成绩作为复试的入场券,开创了初试改革的先河。该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史萍将这次改革定义为“选好种子,育好苗子,收获果子”。
在初试改革方面,中国传媒大学针对传媒类专业文综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大力改革了初试的考核内容,将初试入围考核分成了两部分:一是将原本集中于艺术学、广播电视类的相关知识点考查进行拓展,纳入对于中国文学史、中国哲学体系、媒介社会学、世界文明史等文史哲范畴的基本素养考核科目,并设立了“主题写作”考核实操能力。二是达到国家线A类的考生,必须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外语等级、科研成果等展示综合能力的相关材料。在新选拔机制下,报考中国传媒大学的考生只要达到2021年国家A类地区的分数线,无论你是仅高于分数线1分还是高出50分,都有机会提交学习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证明材料。这种选拔模式对于大一就开始专心准备考研和无实操作品或历练的考生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抬高后的中国传媒大学入场券标准需要“应试”与综合实力并举。
在复试考核改革方面,清华大学考试复试中侧重考核入围考生的“创新”能力,考核题目基本都是开放式的问题,不设“标准”答案,相关领域的教授或专家考官现场灵活多样地考核考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等确定答辩分数。中国人民大学则在关于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方面提出,硕士生招生要“强化复试在人才选拔中的重要作用,凸显学术评价,注重品学兼优”。
(2)“严进严出”倒逼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
根据社会对研究生考试改革的关注点和经历改新考试模式的考生反馈,对考试规则的细化、透明化还是给予很大期望。例如,什么样的回答是具有创新性的?材料评审环节的外语能力、科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材料每部分的占比?只有量化了考核标准才能让备考学生补齐短板,减少因为目前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来自考生以及社会的误解。“清退”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培养成本”已经产生,从资源利用最大化的角度,初试成绩权重下降、复试难度加大、权重提高,也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明智选择。由于学生数量也是衡量办学水平的标准之一,这也间接促成研究生在学规模超过了25年前本专科在校生规模的现实,在读研究生“延毕”成为了“常态化”。虽然其中存在明暗客观原因,但是硕士生的自身原因仍是主要因素,这个群体中的多数并未将“学业与科研”列为“首位”。
教育乃国之根本。我国研究生报名人数从2000年的不足50万,到2021年已经增加到了377万,“考研热”与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持续需求和人们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等因素密不可分。因此,各高校只有在优化“入口”关的选拔机制,以及对考生的统考成绩、专业素养、创新能力进行整体考查时,提升培养过程中的质量要求,优化中期考核,严把毕业关,才能持续保障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