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晓纹,贾子欣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三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急性脑梗死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脑动脉血流中断,进而引发局部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1]。近年来,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呈上升趋势,但目前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依达拉奉为常见的神经保护剂,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自由基对脑细胞的损伤,进而降低神经元的受损程度,但单独用药治疗效果不突出[2]。急性脑梗死在中医学属中风范畴,瘀血阻络为主要病机,银杏内酯注射液含有白果内酯、银杏内酯 A、B、C 等主要成分活性成分,由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的银杏中提取而来,可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保护微血管、抗炎等作用[3]。研究[4]表明,银杏内酯注射液在缺血再灌注啮齿动物模型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为进一步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因此开展本研究,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以2017 年10 月-2018 年10 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三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男41例,女34例;年龄45~75 岁,平均(59.83±7.9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56 h,平均(24.76±10.52)h。对照组,男39例,女36例;年龄47~78 岁,平均(60.86±8.0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5~60 h,平均(26.92±11.23)h。2 组临床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通过。
1.2 纳入标准 1)发病时间<72 h 者;2)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5》[5]、《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相关诊断者;3)首次发病者;4)入院前未经溶栓、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者;5)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者。
1.3 排除标准 1)外伤所致者;2)颅内占位性病变、脑出血者;3)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4)有出血倾向与既往有脑卒中病史者;5)合并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慢性肝病、肾病者;6)妊娠或哺乳期妇女;7)合并全身性感染者;8)因病情加重或其他原因中途退出研究者等。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依达拉奉注射液(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71130,国药准字H20080592,20 mL:30 mg)治疗,取30 mg依达拉奉注射液溶于氯化钠注射液(100 mL,0.9%)中静脉滴注,每日2 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银杏内酯注射液[成都百裕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60912,国药准字Z20110035,每支装2 mL(含萜类内酯10 mg)]治疗,取10 mL 银杏内酯注射液溶于氯化钠注射液(100 mL,0.9%)中静脉滴注,每日1 次。2 组均连续治疗14 d。
1.5 观察指标
1.5.1 2 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疗效评定标准[7]: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可将2 组治疗后的疗效分为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低于18%)。
1.5.2 2 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8]与欧洲卒中评分(ESS)[9]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估2 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其中NIHSS 评分共15 个项目,分数0~42分,得分越高表示神经损伤越严重;ESS 评分共14 个项目,分数0~80 分,得分越低表示神经损伤越严重。
1.5.3 2 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及脑损伤标志物水平比较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4 ℃条件下2 000 r/min 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水平。
1.6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计量资料以[n(%)]、均数±标准差()表示,以χ2检验、t检验比较。
2.1 2 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n =75 )
2.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 和ESS 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 和ESS 评分比较(,n =75) 分
表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 和ESS 评分比较(,n =75) 分
注: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MCP-1、CRP、TNF-α 水平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MCP-1、CRP、TNF-α 水平比较(n =75)
2.4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损伤标志物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 组患者BDNF 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NSE 和S100β 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损伤标志物水平比较(n =75 ) μg/L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10],约50%~70%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会遗留神经功能障碍[11]。依达拉奉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常用药物,可增加脑血流量、减轻脑水肿,减少由于缺血而导致的脑组织的损害,最终减轻神经元损伤,但单独用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2]。
急性脑梗死在中医学属于“中风”的“中经络”范畴,风、瘀、热(火)、浊、痰湿等是其主要病因,而其主要病机在于正气尚充、邪气盛实,血瘀痰浊闭塞心脉、心脉不通,气虚血瘀证、痰瘀互阻证、寒凝心脉证及正虚阳脱证为常见症候[13]。银杏具有通经活络、止血化瘀、敛肺平喘与化浊降脂等功效,中医常用于瘀血阻络、胸痹心痛及中风偏瘫等治疗[14]。银杏内酯是银杏的药效成分,研究[15]显示,银杏内酯注射液可减轻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且安全有效。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而ESS 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银杏内酯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银杏提取物具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防治老年痴呆等作用,动物实验[16]显示,银杏内酯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升高,进而缓解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老龄大鼠的神经损伤;急性脑梗死发生后,轻度的缺血可诱导级联炎症反应,导致大量炎症介质释放,加重急性脑梗死[17]。秦德友等[18]研究发现,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急性脑梗死,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同时,也可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脑损伤的炎症反应,改善脑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MCP-1、CRP、TNF-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银杏内酯注射液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神经细胞损伤,从而缓解病情。
BDNF 可有效修复神经组织损伤,当其含量降低时,表示神经损伤严重;NSE 有维持神经元细胞膜兴奋性的作用,急性脑梗死发生后,NSE 含量可显著升高;S100β 可阻碍神经损伤的修复,加重患者病情[19]。银杏内酯注射液具有显著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脑血管的作用,文献[20]显示,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未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抑制炎性反应,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此外,银杏内酯注射液可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有效提升线粒体呼吸链功能,改善脑组织代谢水平,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缺血、缺氧对神经元与胶质细胞的损伤[2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NSE、S100β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BDNF 水平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可更有效地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损伤标志物水平。
综上所述,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MCP-1、CRP、TNF-α水平,抑制炎性反应,同时减轻神经损伤,改善脑功能,且其效果优于单纯依达拉奉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