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嫚 陈茜
淋巴瘤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指发生于淋巴结和结外部位组织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受累全身各组织器官等,其主要的临床方式为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但受化疗周期时间长、副作用大、治疗费用高等因素影响,不仅易导致放化疗相关不良反应,还易引起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而心理护理是临床常用的护理,可引导病患舒缓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但其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加之淋巴瘤放化疗患者备受疾患及治疗的折磨,易导致护理效果欠佳,故如何有效做好淋巴瘤放化疗期间的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而SBAR模式是一种基于现况(S)、背景(B)、评估(A)、建议(R)等流程的标准化沟通方式,已逐渐被应用于医疗领域中,可提高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效率,有利于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关于其在淋巴瘤放化疗护理中的应用报道较少[3]。对此,本研究通过给予淋巴瘤放化疗患者基于SBAR模式的心理护理,探讨其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以为临床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本院淋巴瘤放化疗患者120例,按随机表分为SBAR组和常护组,每组60例,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n=60
1.2 纳入标准 经临床症状、病史、实验室、影像学等检查为淋巴瘤[4],均接受首次放化疗治疗,年龄>18岁、无精神病病史,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预计生存期<6个月,有放化疗禁忌证,有心、肝、肾等严重病,④有血液、神经、消化等系统严重病。
1.3 方法
1.3.1 常护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口头方式讲解淋巴瘤放化疗、饮食指导、并发症预防处理、发放相关知识手册、叮嘱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等。
1.3.2 SBAR组:在常护组基础上给予基于SBAR模式的心理护理,即小组成立和培训,由科室护士长组织护士成立淋巴瘤放化疗护理小组,组长负责指导监督组员实施护理,组员负责对患者实施相关护理措施及记录评估患者情况;护理计划制订及培训,组长指导组员收集及评估淋巴瘤放化疗患者情况,并召开会议以集思广益的方式,依据SBAR模式[现况(S)、背景(B)、评估(A)、建议(R)]设计和制作淋巴瘤放化疗患者基于SBAR模式的心理护理表,组长组织组员通过课程、讲座等形式加强学习淋巴瘤放化疗相关知识、SBAR模式及心理护理等内容,1.5 h/次,共4次,1次/周,务必使医护人员深刻了解其重要意义、熟悉相关理论知识及临床应用方法;护理实施,组长向组员发放《淋巴瘤放化疗患者的基于SBAR模式的心理护理表》,组员依据表格内容对淋巴瘤放化疗患者进行护理,在实施过程中,对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或报告,并记录实施情况、依表留档,需避免单一打“√”记载模式并注意信息的简洁与规范性、字迹应公正,组长每月通过会议形式对出现的异常情况或不足之处,以集思广益的方式制定相应有效的措施并纳入至表格中,最后进行总结分析及改善,以确保和促进护理质量改进。见表2。
表2 淋巴瘤放化疗患者的基于SBAR模式的心理护理表
1.4 指标观察 比较2组心理状态、不良反应、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于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评估[5],Cronbach’α信度系数分别为0.896、0.893,均采用4级评分法(1-4分),共20项,总分×1.25为总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不良反应,记录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生存质量,于护理前后采用生存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估[6],Cronbach’α信度系数分别为0.892,包括角色、情绪、认知、社会、躯体等方面的功能评分,每项评分均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④护理满意度,于护理后采用自制《抑郁症患者护理满意问卷》,Cronbach’α信、效度系数为0.895,包括护理效果、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心理支持、治疗指导等,总分100分,<60分为不满意,60~80分为满意,>80分为非常满意,满意率=(满意数+非常满意数)/总例数×100%。
2.1 2组SAS、SDS评分比较 2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BAR组和常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SBAR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常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SAS、SDS评分比较 n=60,分,
2.2 2组不良反应比较 SBAR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不良反应比较 n=60,例(%)
2.3 2组各项QLQ-C30评分比较 SBAR组和常护组护理前各项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BAR组和常护组护理后各项QLQ-C30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SBAR组护理后各项QLQ-C30评分明显高于常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各项QLQ-C30评分比较 n=60,分,
2.4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SBAR组护理满意率明显低于常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n=60,例(%)
3.1 淋巴瘤放化疗患者的护理问题分析 放化疗是淋巴瘤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有效环境患者的病情,但放化疗治疗过程中,不仅会凋亡淋巴瘤细胞,还会会机体内正常细胞造成损伤,从而导致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加之患者对放化疗效果及预后康复的担忧,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使患者生存质量降低[7,8]。
有研究显示,常规护理虽能够满足淋巴瘤放化疗患者基本需求,但其缺乏针对性,尤其是患者对淋巴瘤及放化疗缺乏认知,常易与医生及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时间和沟通内容往往不够充分,影响了临床护理效果[9,10]。放化疗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及负性情绪[11,12],而心理情绪又是影响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负性情绪降低患者的耐受程度而导致患者更易发生不良反应[13,14],因此如何有效改善患者的耐受程度对减少其不良反应及改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有研究报道,SBAR模式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沟通模式之一,主要用于医护、病房转移、转诊等医疗沟通交接中,近年来逐渐被部分医疗机构应用于临床护理中,可保证病情汇报和护理记录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有利于减少沟通不良引起的不利因素而提高护理质量[15,16]。
3.2 基于SBAR模式的心理护理对淋巴瘤放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SBAR组和常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SBAR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常护组,表明基于SBAR模式的心理护理改善了淋巴瘤放化疗患者心理状态。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基于SBAR模式的心理护理中,按照现况(S)、背景(B)、评估(A)、建议(R)设计和制作淋巴瘤放化疗患者基于SBAR模式的心理护理流程,建立了医护、护护、护患之间的沟通桥梁,尤其是通过沟通患者病情、心理问题、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等使护士能更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并更针对性地了解患者放化疗过程中的真实护理需求,有利于患者获得个性化的临床指导和心理支持,逐渐唤醒了患者的主观乐观意识,且通过加强了针对患者自身需求的护理干预响应,使患者在与医护人员的护理沟通中得到了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协助患者建立了对抗艾滋病的治疗信心,满足了患者的心理需求,从而改善了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3.3 基于SBAR模式的心理护理可减少淋巴瘤放化疗患者不良反应 本研究还发现,SBAR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护组,表明基于SBAR模式的心理护理减少了淋巴瘤放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基于SBAR模式的心理护理中,对淋巴瘤放化疗患者实施了更为有效的心理护理,密切关注了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并予以疏导,减轻了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患者耐受程度的影响,使患者能够更好、更耐受放化疗,从而减少了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3.4 基于SBAR模式的心理护理对淋巴瘤放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 本研究中,SBAR组和常护组护理后各项QLQ-C30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SBAR组护理后各项QLQ-C30评分明显高于常护组,表明基于SBAR模式的心理护理提高了淋巴瘤放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基于SBAR模式的心理护理中,在淋巴瘤患者放化疗期间及时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及干预,尤其提高了护患之间的沟通效率,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真实想法,继而能够针对性地借助成功治疗案例的讲解、语言上的鼓励及安慰等方式缓解患者内心的焦虑、担忧等负性情绪,使患者能够以健康的心态、顺利配合化疗治疗,并提高了患者对胃肠道不良反应的耐受能力,为后期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保障作用,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3.5 基于SBAR模式的心理护理可提高淋巴瘤放化疗患者护理满意度 此外, 本研究还发现,SBAR组护理满意率明显低于常护组,表明基于SBAR模式的心理护理提高了淋巴瘤放化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基于SBAR模式的心理护理中,强调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着重于淋巴瘤放化疗患者临床实际的评估,对患者实施了更关怀有效的护理服务,且有效改善了患者心理状态及减少其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进一步使患者更认同医护人员及其工作,最终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基于SBAR模式的心理护理可改善淋巴瘤放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减少其不良反应,有利于提高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