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血管超声与MSCT血管造影在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系统中的应用价值*

2021-05-21 07:17马文斌欧志强江虹虹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度颈动脉斑块

马文斌 欧志强 江虹虹

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功能科(广东 佛山 528315)

2.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影像科(广东 广州 510220)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类型,较多文献报道,急性脑梗死的病因与脑的大、中等管径动脉粥样硬化、继发血栓的形成或者脱落有关,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可间接引发管腔狭窄或者闭塞,血流通过受阻,血管供应大脑区域出现组织坏死。因为中老年人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可加速动脉硬化,故为急性脑梗死高发人群,且该病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影像学检查是临床中诊断、评估急性脑梗死病情的主要手段,其中包括血管超声检查(CVUS)、MSCT血管造影(SCTA)[1-3]。为进一步分析颈部血管超声、MSCT血管造影诊断急性脑梗死动脉系统中的可行性,本研究对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影像学、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52~79岁,平均年龄(64.85±8.43)岁。纳入标准:患者影像学检查、临床资料完整;所有患者均符合由临床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4];经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者。排除标准:碘过敏者、幽闭空间恐惧症者;存在肝、肾功能不全;同时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临床资料中显示既往合并长期药物依赖史者。患者经脑血管造影检查闭塞6例、重度狭窄30例、中度狭窄23例、轻度狭窄15例。

1.2 SCTA检查设备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64排螺旋CT,患者取仰卧位。首先将患者头部按照正中矢状位摆好,将患者下巴部位稍微回收,定位听眦线,将患者定好位置,设置扫描范围:从听眦线向上进行连续扫描80~90mm。CT扫描设置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300mA/s,层厚2.5mm,螺距1.375。随后经过患者肘静脉,进行增强扫描,后期采用相关后处理技术进行处理[图像处理表示法(SSD)、容积再现法(VR)、多平面法(MPR)及最大投影法(MIP)]。

1.3 CVUS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设备购于美国GE公司,型号:Voluson E9),探头频率12HMZ,测量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动脉分叉部的内径和内膜,检测部位:颈总动脉远端近分叉部1cm,分叉部及颈内动脉起始部上方1cm处后壁进行测量。粥样斑块诊断标准:对患者部位扫查过程中,内膜出现局限性增厚、超声回声影像显著变强。

1.4 观察指标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由两名放射科诊断医师对其检查图像进行观察、总结,检查患者的颈动脉情况,内容主要包括检查左侧狭窄、右侧狭窄以及双侧狭窄的情况,对比CVUS、SCTA检查对狭窄的检出率。以DSA检查为“金标准”,颈动脉狭窄程度评定依据NASCET进行测量,以远心端颈内动脉作为颈内动脉狭窄的对照,闭塞、重度狭窄、中度狭窄以及轻度狭窄,狭窄率分别为100%、70%~99%、30%~69%以及≤29%。

1.5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正态计量采用(±s)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计数资料等资料采用率和构成比描述,采用χ2检验,P<0.05为具体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CVUS、SCTA检查对狭窄的检出率对比CVUS、SCTA检查均检出53例患者出现颈动脉狭窄,参照NASCET法计算可知,SCTA颈动脉狭窄率(37.15±12.36)%,CVUS颈动脉狭窄率(35.85±13.08)%,两者颈动脉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5,P=0.600),见表1。

表1 CVUS、SCTA检查对狭窄的检出率对比(%)

2.2 CVUS、SCTA检查对血管狭窄程度诊断比较SCTA检查发现闭塞、重度狭窄、中度狭窄以及轻度狭窄分别为4例、25例、19例、26例, CVUS检查发现闭塞、重度狭窄、中度狭窄以及轻度狭窄分别为6例、29例、22例、17例,其中1例重度狭窄误诊为中度狭窄,2例中度狭窄误诊为轻度狭窄。两种检查方式对血管狭窄程度诊断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χ2=2.800,P=0.424),详情见表2。

表2 CVUS、SCTA检查对血管狭窄程度诊断比较(例)

2.3 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比较SCTA检查总检出41例患者存在64个斑块,检出率55.40%;CVUS检查总检出57例患者存在85个斑块,检出率77.02%,CVUS检查斑块率高于SCTA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32,P=0.005)。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作为一种突发性疾病,致残和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早期脑梗死初期,应用纤溶酶原激活剂一类的溶栓药物,直接/间接溶解血栓,促使患者阻塞血管再通,临床称该治疗手段为“溶栓治疗”,实际上溶栓治疗有严格的时间限制,错过最佳时间窗,治疗效果不佳。其病症的形成原因目前临床认为是因脑血栓的形成,引发血管腔闭塞和狭窄,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脑神经细胞受损均因血流受阻相关[5-7]。在临床病理研究中发现急性脑梗死致病原因较为复杂,动脉粥样硬化可降低血管收缩功能,是脑梗死的主要诱发因素,由于急性脑出血患者继发性损伤可使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相关症状如偏瘫、偏盲等,早期检查颅外颈动脉相关状态可为患者预防和治疗脑梗死[8-9]。

影像学检查可有效发现出血部位,从不同角度显示出血情况,目前已应用于临床各类疾病的诊断。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可重复测量性高,脑血管形态、血流动力学变化检测中,检查操作简单,同时CVUS的优势在于评估血管内实时血流状态,通过测量计量资料,以此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斑块[10-12]。国内外较多文献认为,CVUS在诊断过程中受诊断者主观意识影响过大,需要操作者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技巧,才能有效评估血管的狭窄程度[13-14]。本研究中, SCTA检查发现闭塞、重度狭窄、中度狭窄以及轻度狭窄分别为4例、25例、19例、26例,CVUS检查发现闭塞、重度狭窄、中度狭窄以及轻度狭窄分别为6例、29例、22例、17例,其中1例重度狭窄误诊为中度狭窄,2例中度狭窄误诊为轻度狭窄,提示对于高度狭窄、轻/中度动脉狭窄,CVUS及SCTA也存在误诊率。

SCTA是基于螺旋CT扫描后期三维图像重建技术,对人体注射对比剂后,增强观察部位与其他范围的对比情况,同时加强了血流、血管壁间的区别,使诊断者能从多方位、多角度清晰显示血管结构,可极快获得狭窄血管管腔内壁表面仿真重建影像,在检出斑块上优势明显[15]。SCTA检查总检出41例患者存在64个斑块,检出率55.40%;CVUS检查总检出57例患者存在85个斑块,检出率77.02%,CVUS检查斑块率高于SCTA检查,充分证实了该观点。

综上所述,颈部血管超声与MSCT血管造影均可有效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MSCT血管造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更高。

猜你喜欢
中度颈动脉斑块
责任斑块狭窄度及颅内斑块总数与复发性卒中相关:基于高分辨血管壁成像的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超声对颈动脉蹼的识别意义探讨
小米手表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西华县2017年秋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与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