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创业项目的涉海类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2021-05-20 14:11董良雄李军王帅军袁强
水运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董良雄 李军 王帅军 袁强

【摘 要】 为适应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结合涉海类专业硕士的培养要求和特点,提出一种以创新创业项目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介绍该模式下创新创业项目的立项、开展和培养体系构建等内容,分析创新创业项目在研究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及效果,实现创新创业项目与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有机整合,形成一种切实可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关键词】 专业硕士;创新创业项目;培养模式;立项

0 引 言

当前,随着各专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推广及应用模式的改变,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素质的培养面临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求培养兼备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综合性、专业性高端人才,促进专业领域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一种将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纳入到研究生培养体系中,使研究生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科技创新创业项目相结合,从而拓宽学生的眼界、训练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获取创业灵感的培养模式,越来越引起高校研究生管理部门的重视。相应地,如何在该模式下使创新创业项目融入到课程教学、科研实践、论文写作等培养环节,真正提高研究生素质,也成为了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和实践的热点话题。

1 涉海类专业硕士培养的现状

目前,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体制尚不完善,高校多数专业硕士生导师具有指导学术型研究生资格,因此常将专业硕士当作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在培养方案上也无法将二者进行区分。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在课程安排、论文选题的要求上大致无异,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规定有校外实践教学任务,而高校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并没有严格规范校外实训内容,缺乏严谨的校外实践和教学的考核方法。

浙江海洋大学的涉海类专业内容非常广泛,包含了船舶修造、交通运输管理、渔业设施及江海联运工程等领域,涉及了数量多、差别大而又不可分割的专业知识体系,从而使专业面庞杂难以组织[1];由于涉海类专业的特殊性,研究生的研究课题可能与实际生产脱离,课题缺乏实践教学的支撑,多数专业硕士生根据导师科研任务,通过扎根实验室进行物理实验和仿真模拟来完成硕士论文。企业担心学生缺少实践经验,出于安全等方面考虑,不愿意让研究生进行实践学习。因此,浙江海洋大学涉海类专业硕士普遍存在缺乏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的问题,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专业内涵的发展理念,培养模式的优化迫在眉睫。

创新创业项目主要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等方法,侧重于实践能力的锻炼,能切实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和理论知识素质。目前创新创业项目虽然在研究生培养中开展较少,但在本科生培养中非常普遍。依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本科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加强了技术推广和与企业单位间的合作,加速了先进科研成果、生产经验和管理经验的引进,提升了学生的技术创新与技术服务能力。[2]因此,借鉴本科生培养的成功经验,浙江海洋大学推进了将创新创业项目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的模式,以期利用创新创业项目的优势来提高研究生素质。

2 基于创新创业项目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

2.1 开展研究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立项工作

为了促进研究生把握专业前沿知识、发现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并进行创新性研究,其参与的创新创业项目应与本科生有所区别,必须以综合培养研究生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导向,做好创新创业项目的选择和立项工作。

对此,浙江海洋大学基于创新创业项目的培养模式,强化了研究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立项工作,通过对研究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使研究生参与的创新创业项目能适应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立项主要依据浙江省高校分类考核评价体系中的学科竞赛项目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学科竞赛评估项目、专业对口针对性强的学科竞赛项目等,并力求提升研究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竞赛的成绩和质量。同时浙江海洋大学还对学科竞赛进行系统规划,重点立项扶持浙江省高校分类考核评价体系中的学科竞赛项目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学科竞赛评估项目,其中,包括教育部举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活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等,都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扶持。同时,根据涉海类专业的特点,学校还主办了浙江省海洋知识大赛,从而凝聚相关院校的资源力量,给研究生提供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

2.2 健全研究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培养体系

在创新创业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必须打造一个师生合作交流的学习研究共同体,组建教师、企业技术人员、研究生协同发展的创新创业团队,营造合作交流的学習研究氛围,真正使专业硕士从实践活动中受益。

为此,浙江海洋大学健全了研究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培养体系,设立专门指导研究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部门,在学校举办各种科技竞赛,大力宣传创新创业活动,让研究生不仅能够感受到创新创业的必要性,又能够在参与各种科技竞赛、制作科技作品的过程中对创新创业活动有更好的认同感。开展通过科技竞赛辅导,举办创新创业沙龙等活动,使研究生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有助于研究生转变学习观念,致力于创新创业;此外,学校举办涉海类创新创业讲坛,邀请船舶制造业、航运业人士来校进行讲座,分享一些该领域的创新创业经验,增强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并营造一种创新创业的氛围。

2.3 完善研究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全周期过程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的专业性教育,为避免创新创业项目占用较多时间及降低研究生学术水平提升的效益,在创新创业项目开展中,还必须将创新创业实践贯穿到研究生培养的全周期中。

创新创业项目开展的核心是创新,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的。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要以提升研究生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为主要目的。为此,浙江海洋大学在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时,将课程教学、科研实践、论文写作等培养环节融合,使研究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全周期过程(见图1)。在项目设计中,以研究生培养方向为背景,重点关注研究生实践能力要素,设计优质的创新创业项目;在项目开展阶段,以问题为导向,重点关注研究生理论素质的提高,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在项目完成阶段,以目标为导向,既能在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得奖励,又能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从而确保研究生学术水平的提升。

3 基于创新创业项目的研究生 培养效果分析

3年来,浙江海洋大学作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坚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硕士培养的有机融合,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其创新创业学院入选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浙江海洋大学专业硕士在各类学科性竞赛中获得大量的国家级奖及省部级奖,同时研究生在理论分析方面的研究水平也得到提升,具体表现在:

(1)实践能力得到提升。研究生通过围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及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或新设计,锻炼了查阅、选取、分析、总结文献的能力及写作能力。

(2)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研究生的创造力是在研究型思维的基础上实现的,研究型思维是创新创业的源泉,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需要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效促进了研究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3)专业研究能力得到增强。研究生在作品制作过程中对科研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激发创新的灵感,特别是在参加高层次科技竞赛中,随着赛事的不断升级,对作品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对作品的评价过程中,创新性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标准。

4 基于创新创业项目的研究生 培养问题及展望

涉海类专业的创新创业项目对参与人的知识面包括实操技能、心理素质、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等多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基于创新创业项目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营造民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培养模式,如何将创新创业项目与研究生学术水平的提升有机融合,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了进一步发挥创新创业项目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浙江海洋大学根据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以同时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理论素质为规划目标,持续为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综合服务。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一方面以工程实际问题、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为导向,不断构建优质创新创业项目,为研究生培养提供真正有用的平台;另一方面不断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实现创新创业项目与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有机融合,力求建立长效机制,形成一种切实可行有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5 结 语

研究生參与创新创业项目及科技竞赛,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有力保证。浙江海洋大学实施该培养模式,有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创业项目与学位论文的有机结合,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以用促学,进而锻炼创新思维,提高创业能力。同时,作为一种新的培养模式,还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问题,需要在应用的过程中积极地探讨培养模式,使培养模式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董良雄,周文强,卢金树,等.新形势下轮机节能素质培养与教学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18(3):54-57.

[2] 欧宗启.如何在研究性教学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6):12-15.

猜你喜欢
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文献保护与修复职业资格认证模式调查与分析
多学科协同的项目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产学对接路径重构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体育学科专业硕士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