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中小学教育课程化的问题与路径

2021-05-19 09:53刘颖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6期
关键词:课程化资源整合中小学

刘颖

摘 要: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主动开发中小学教育课程,融入国家教育体系是时代之义。但目前博物馆中小学生课程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细分不足、与学校教育契合度不高、互联网思维缺乏等问题。加强资源整合、打造自身特色、实现深层次馆校合作、课程教育分众化、借助新媒体为博物馆教育课程化提供了一些发展路径。

关键词:博物馆;中小学;教育;课程化;资源整合

2020年10月19日,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博物馆教育再次引发热议。目前,许多国家已经通过有效的措施将博物馆正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博物馆设计相关课程服务中小学生已是普遍现象。截至2019年底,我国备案的博物馆已有5500余家。在国家不断提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博物馆作为特殊的教育机构,应积极挖掘文物资源,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课程,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履行时代的使命与责任。

1 博物馆教育课程化的时代背景

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殿堂,肩负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社会教育的责任。1984年《新世纪的博物馆》一书中的名言“若典藏是博物馆的心脏,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被博物馆界奉为圭臬。2015年我国《博物馆条例》首次把“教育”放在“收藏”与“研究”之前,强化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教育部、文物局多次发文,对博物馆开发青少年教育课程提出建设性指导意见。2015年《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关于加強文教结合、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的指导意见》提出“重参与、重过程、重体验”的教育理念。①2020年10月19日,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进一步指出要健全博物馆与中小学校的合作机制,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提升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的学习效果。

广义的博物馆教育包含博物馆展开的各种含有教育功能和意义的活动,比如文化体验活动、参观体验、教育课程、流动展览等多种类型。博物馆课程即博物馆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学习需要开设的主题课程。②课程教育作为博物馆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注重传播思想与创新性的当下,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将博物馆教育内容逐步课程化,与学校教育密切结合,更好地发挥博物馆“以文化人”的作用,促进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和爱国情怀的培养是时代赋予博物馆的重要使命。

目前,各大博物馆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中小学教育活动,也出版了一些优秀的中小学生教育书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博物馆资源和学校课堂教育、实践活动等的结合。但博物馆教育资源课程化亟待形成长效化机制,馆校合作需要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博物馆优秀的课程化经验推广不足,可复制可推广的思路与模式尚未形成。厘清现状、探索路径依然是摆在博物馆人面前的难题。

2 博物馆教育课程化的现状与问题

2.1 课程资源的梳理与开发亟待提升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打破“唯教材论”,形成多元课程资源结构已经成为共识。博物馆拥有大量的实物资源,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截至2019年底,全国已备案博物馆5535家,藏品数量共计4223.98万件(套)。2019年全年举办展览2.86万个,教育活动33.46万场。③海量的藏品、形式多样的精彩展览为中小学生教育提供了丰厚的资源,成为学生课程资源的源头活水。

目前各大博物馆教育活动以参观讲解、文化体验活动为主,教育课程开发总体水平不高,相对零散,不成系统,作用亟待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是博物馆对可开发教育资源的梳理不足。尽管我国已经开展了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对不可移动文物情况进行了摸底,但信息采集、公开工作尚未完成,多数信息类似“信息孤岛”,仅为少数文博专家、学者所掌握,与社会其他教育系统联系松散,信息闲置与浪费现象严重,文物“活”起来尚有很长的路要走。各大博物馆对自身可用于学生教育的文物梳理工作不够扎实,这就直接导致文物信息利用率低,教育课程数量不足;社会教育部门对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更是一知半解,已经开发与利用的资源仅为冰山一角。

2.2 课程开发细分不足、定位不明

博物馆中小学生群体从学段上包括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不同学段的学生有迥异的认知规律与学习需求;同一学段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等不同,在生理、心理及社会认知等方面也差距悬殊。对中小学生群体进行细分,合理设计符合不同群体接受习惯、理解能力等的课程内容和实施手段,才能达到教育效果最大化。

尽管不少博物馆已经开发出了针对中小学生的教育课程,但教育人员缺乏相应的教育知识,对中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信息习惯等缺乏必要的了解,对受众细分认知不足,“无差异教学”现象较为严重,缺乏针对不同年龄孩子的个性化的阐释和精准授课;课程目标较为模糊,往往是展览、活动等内容的简单重复,缺乏完整的教育设计。

2.3 博物馆课程与学校课程契合度不高

博物馆作为重要的“非正式教育”,是学习性社会、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中小学生学校教育中的很多课程,比如德育、历史、艺术、语文、体育、生物等内容和博物馆的教育资源高度契合。但由于机制体制问题、教育系统的封闭性等,博物馆与学校彼此不甚了解,缺乏有效的沟通,学校对参与博物馆教育课程积极性不高……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融合度太低,两个教育系统相对孤立。博物馆青少年课程教育就是要找到彼此之间的契合点,将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结合,两大教育系统融合共生。

2.4 墨守成规,互联网思维运用不足

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数量9.04亿,其中学生群体最多,占比26.9%。①互联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体成为中小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博物馆学习的方式也随之变化。

传统博物馆课程多通过博物馆教育人员在博物馆场景内开展,受时空局限较多,受众辐射面较小。虽然博物馆积极运用各种设备、网络平台增强信息传递的便捷性,但多流于工具表面,博物馆课程开发与传播中缺乏真正的互联网思维。将互联网思维贯穿博物馆课程教育始终,积极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发适合于网络传播与青少年学习习惯的“网络化的文物教育课程及其他教学资源”是博物馆教育课程化的发展方向。

3 博物馆教育课程化的路径

3.1 资源整合,形成博物馆教育课程开发合力

我国博物馆教育尚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各自为政,相互割裂。博物馆中小学生教育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过程,应整合、利用有形、无形的教育资源,逐步向精细型转变,最终建立一个完善的、多层次的博物馆青少年课程教育体系。

博物馆需要对现有的资源进行系统梳理,推进稳定开发流程的形成,加强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与系统性。一方面博物馆可按照“代表性”“高价值”“较强欣赏性”等原则梳理文物资源,同时加强“展教合一”理念,在展览藏品挑选、展线设计、展陈布置等方面考虑学生的接受习惯和接受能力,逐步形成博物馆可开发资源数据库,为博物馆特色教育课程体系的形成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加强与社会教育系统,比如学校、科学研究所等的资源整合,强强联合,健全社会教育网络,形成资源合力。博物馆可以联络社会教育人员共同开展“教师研习班”“名师讲堂”等活动,加强交流;主管部门可以牵头建立博物馆教育委员会,邀请博物馆教育人员、学校教师、社会教育人员共同参与,开展业务培训与讨论。

3.2 深化馆校合作,联合开发课程

为更好推进博物馆课程与学校课程融合发展,应改变博物馆独自研发课程的模式,由双方合作联合开发。学校教育人员的加入有助于强强联合,使博物馆能够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美国著名的社会教育学家泰勒提出的课程开发流程:明确课程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学习经验②,这个流程同样适用于博物馆中小学生教育课程的开发。

以历史课为例:课程开发前期,博物馆教育人员应当与学校密切沟通,了解不同年级历史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需要,与博物馆的历史文物、文献资源以及教育内容进行对比研究,积极寻求契合点,实现资源互补;课程开发中,博物馆可利用丰富的藏品、展览资源以及优秀的专家团队服务于教学,设计教学方案、研究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后期,双方教师可通过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积极观测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将已有知识与博物馆知识进行融合,强化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的理解,引发思考。

3.3 重体验,打造博物馆特色教育课程

被称为学生“第二课堂”的博物馆具有鲜明的教育特色:依托藏品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有助于青少年文化修养的提升;利用具体情景展开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将所学与实际相衔接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转化与运用;以探究式学习为主,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性,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有学者认为“场馆教育区别于普通科学教育的最大特征是在于直观性,可以通过探究学习的方式展开教育活动”①,我国政府层面也提倡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要按照“重参与、重过程、重体验”的理念,进一步突出博物馆教育特色。博物馆课程设计需要深挖自身特色,打破传统教育课程单向化传播的弊端,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开发系列“体验式”课程,利用博物馆中的模拟场景增强对知识的吸收。

首先,特色教育理念的形成。树立“博物馆服务教育”的理念,从场馆空间布置与设计、展览策划与实施、教育空间的安排与陈设等入手,营造适合中小学生的沉浸式学习场域。其次,特色教育手段的运用。博物馆应积极设计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群体的直观性强、可观察、可触摸的课程教具,充分发挥“以物为师”的作用,让中小学生通过观察、触摸、聆听、记录等多种方式丰富中小学生的感官体验。再次,特色课程体系的完善。博物馆应逐步形成“体验课”“实践课”“研学课”“讲座课”等形式多样、手段各异的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博物馆教育特色,逐步形成博物馆教育品牌。

3.4 精准定位、博物馆教育课程分众化

传播学分众理论认为:人们有着不同的性别、年龄、职业、学历、文化,有着不同的个人属性和社会属性,因而他们的媒介需求、接触动机、兴趣和爱好也不同,媒介要对受众进行精准的定位,就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②

关于博物馆教育课程分众化,许多国家已有较为成功的经验。首先,课程教学目标差异化。法国博物馆对12岁以下学生主要是博物馆兴趣培养为主,知识的获得和相关背景的理解也是重要目标;12—18岁青少年则更侧重于观点的形成与探究性学习的引导。其次,教育手段差异化。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对13岁以下中小学生主要采取课堂内教学为主,而13岁以上则采取野外或者室内学习。再次,教学内容差异化。美国纽约自然博物馆针对3~9年级学生设计专门的讲座内容。

由此,博物馆中小学生课程教育全过程均需要有清晰的目标与定位、明确的受众、行之有效的差异化实施路径。例如,针对小学生,博物馆课程可以更多采用互动游戏、角色扮演、舞台剧、科学实验等趣味性较强的形式,侧重“寓教于乐”;针对初中生,则可以通过讲座、辅助读物等方式,聚焦观点形成与理解;高中生则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研学等方式,发挥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5 借助新媒体,加强博物馆教育课程网络化建设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在线教育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2020年3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达4.23亿,较2018年底增长110.2%,占网民整体的46.8%。③当下的信息传播环境与教育环境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面对汹涌而来的互联网浪潮,博物馆课程教育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开发适合互联网传播的课程内容,最大限度提升博物馆教育课程的辐射面,提升博物馆文化服务水平。首先,打造综合性、开放的网络教育平台。博物馆可整合文物、展览、社教资源,形成“人人可参与”的网络平台,进一步扩大教育群体与传播效果。例如苏州博物馆近年来推出的“再造·云课堂”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次,博物馆需要开发系列视频课程,借助网络媒体平台进行传播,与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无缝衔接,扩大博物馆课程的传播途径。再次,鑒于学生的时间限制,博物馆也可以为学生开设网络直播课程,通过展厅实地讲授等方式,打破博物馆围墙,辐射更多中小学教育群体。最后,在博物馆课程设计过程中可以加强增强现实技术、可穿戴设备等的运用,提升博物馆课程的体验感。

猜你喜欢
课程化资源整合中小学
国有企业发展养老产业的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MDX数据库的译者参考资源整合对翻译工具能力培养的意义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对“家庭教育课程化”的认识、探索与建议
京津冀一体化视角下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浅谈班级主题课程与环境区域的有效运用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校园文化“课程化”构建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化探索